一种高地热隧道应力放散锁定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6761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地热隧道应力放散锁定的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位移观测桩;S2、拆卸扣件;S3、支垫滚轮;S4、做位移观测标记;S5、撞轨、应力放散;S6、计算拉伸量,并进行对应处理;S7、拉伸钢轨或撞轨以配合多点观测确保放散均匀;S8、单元轨节锁定;S9、对位移观测标记编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在高地热隧道内进行施工时,由于轨温过高,常规的两种应力放散方法无法满足放散温度的需要的问题。法无法满足放散温度的需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地热隧道应力放散锁定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施工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高地热隧道应力放散锁定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应力放散是指无缝线路某一区段的轨条中存在着与设计不符的温差力时,将其重新按照设计要求温度锁定钢轨的作业。由于现场施工中焊接接头应力集中,导致单元轨节中存在应力分散不均匀现象,以及早晚温差原因,导致钢轨热胀冷缩,长此以往钢轨将产生断轨或者胀轨跑道现象。因此需要在现场施工时将应力分布均匀,到达设计轨温,保障钢轨的使用寿命。
[0003]常规的应力放散分为自然放散和拉伸放散。自然放散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拆扣件—垫滚筒—安装撞轨器—撞轨—钢轨反弹—拆滚筒—上扣件—做位移观测标记。而拉伸放散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拆扣件—垫滚筒—安装撞轨器—末端安装拉伸器—每隔相同距离设置临时观测点—测轨温计算各点拉伸量—拉伸钢轨并用撞轨器撞轨、观测各点位移量—各观测点位移量到达要求—停止拉伸钢轨—撞轨—钢轨反弹后停止撞轨—锁定末端钢轨—拆滚筒—上扣件—做位移观测标记。
[0004]而由于高地热隧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地热隧道应力放散锁定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位移观测桩;在需要进行放散锁定施工的长钢轨单元轨节处设置若干个位移观测桩;位移观测桩按锁定单元轨节设置,若存在道岔区则按道岔单元轨节设置;相邻的两个位移观测桩之间距离相等,在纵向的相错量不得超过30m;S2、拆卸扣件;操作人员拆除已铺设单元轨节扣件,将锁紧弹条取下;S3、支垫滚轮;将钢轨抬起,每隔15

16个枕木空垫放一个滚筒于枕木空中间;保证钢轨目视平顺,可以自由伸缩;S4、做位移观测标记;在单元轨节的两端及中部每隔100m的位置做一个钢轨位移观测标记,以观测钢轨在应力放散过程中相对于标记的移动量;S5、撞轨、应力放散;采用拉伸器和撞轨器对单元轨节进行应力放散锁定施工,其中先对单元轨节进行零应力放散,以确保结算拉伸量时钢轨处于零应力状态;在使用拉伸器进行操作前,先在轨道上布置临时位移观测点;S6、计算拉伸量,并进行对应处理;按照下式计算拉伸量:ΔL=αxLx(TSS

TP)式中;ΔL为拉伸量,又称作放散量,其单位为mm;α为钢轨钢的线膨胀系数,正常情况下,α=11.8x10
‑6/℃;L为单元轨节长度,其单位为mm;TSS为实际锁定轨温,其单位为℃;TP为铺轨时的平均轨温,其单位为℃;若ΔL 为负值,说明实际锁定轨温低于铺轨平均轨温,放散后单元轨节会缩短,此时准备一根短轨,放在单元轨节的未锁定端,作临时连接用;若ΔL 为正值,说明实际锁定轨温高于铺轨平均轨温,放散后单元轨节会胀长,此后则需进行锯轨操作;S7、拉伸钢轨或撞轨以配合多点观测确保放散均匀;用撞轨器撞击钢轨,同时观测各个临时位移观测点的位移量变化情况;只有当钢轨位移发生反弹且各点位移均变化时,视为钢轨达到自由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龚楠富陈吉林范刘杰肖晓荚赵明龙周琴李赵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