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30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7
一种板对板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插座端子及插座加强件,所述插座本体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纵向两端向上凸出形成的插座侧壁、形成于所述插座本体横向两端的插座引导部及自所述底壁向上凸出形成的岛部,所述插座引导部包括插头引导部接收腔、横向外周壁及一对纵向外周壁,所述插座加强件包括覆盖于所述横向外周壁表面的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纵向两侧沿横向方向延伸覆盖于所述横向外周壁外的顶面遮盖部与纵向外周壁遮盖部及自所述纵向外周壁遮盖部延伸至所述横向外周壁靠近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一侧的弹性臂部,所述主体部与顶面遮盖部靠近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一侧向下折弯形成有连续的内圆角。本申请板对板插座具有更好的引导性能。的引导性能。的引导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对板插座


[0001]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板对板插座。

技术介绍

[0002]板对板连接器组件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当前智能手机及可穿戴设备均对空间要求极高,零组件的尺寸同样在缩减,一线板对板厂家的板对板插头与插座配合后的最低高度已经达到了0.6mm的超低高度,端子间距也达到了0.25mm的距离,如此微小的连接器,对于连接器结构强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相较于传统板对板连接器组件,现有智能手机大规模的功能集成,对电流承载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02010513475.6号专利是申请人研发的一款可传输大电流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产品,该产品可满足10A的电流传输,但是该产品的插座加强件与中央引导部采用一体设计结构,使所述中央引导部只能通过组装的方式卡扣于所述岛部的被保护部上,导致二者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同时,插座加强件的主体部朝向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一侧仅通过打薄形成斜面的方式来引导,导引效果仍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板对板插座,通过在插座加强件位于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一圈折弯形成内圆角,使其具备更好的引导保护性能,避免插接损坏。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板对板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插座端子及插座加强件,所述插座本体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纵向两端向上凸出形成的插座侧壁、形成于所述插座本体横向两端的插座引导部及自所述底壁向上凸出形成的岛部,所述插座引导部包括插头引导部接收腔、位于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横向外侧的横向外周壁及位于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纵向两侧的一对纵向外周壁,所述插座加强件包括覆盖于所述横向外周壁表面的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纵向两侧沿横向方向延伸覆盖于所述横向外周壁外的顶面遮盖部与纵向外周壁遮盖部及自所述纵向外周壁遮盖部延伸至所述横向外周壁靠近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一侧的弹性臂部,所述主体部与顶面遮盖部靠近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一侧向下折弯形成有连续的内圆角。
[0005]优选地,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顶面遮盖部的结合角处也成型有内圆角以将所述主体部的内圆角与顶面遮盖部的内圆角连通形成连续的内圆角。
[0006]优选地,所述插座本体的横向外周壁包括支撑肩部及位于所述支撑肩部纵向内侧连通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的弹性避让部,所述弹性臂部可于所述弹性避让部内在纵向方向上产生弹性形变。
[0007]优选地,所述支撑肩部包括位于横向外侧的薄壁部及位于横向内侧的厚壁部,所述弹性避让部位于所述薄壁部处在纵向方向具有较宽的宽度,所述薄壁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厚壁部的厚度,所述弹性臂部在插头的挤压下,沿纵向方向朝所述薄壁部内侧面产生弹性形变;所述支撑肩部的顶面被所述顶面遮盖部所覆盖。
[0008]优选地,所述支撑肩部的纵向外侧形成有安装台阶部,所述纵向外周壁遮盖部延伸于所述安装台阶部上,所述支撑肩部至少在横向方向的一端形成有连通所述弹性避让部与安装台阶部的连通空隙。
[0009]优选地,所述弹性臂部包括自所述纵向外周壁遮盖部横向一端折弯并延伸于所述连通空隙上的拉紧部、自所述拉紧部在横向方向上延伸于所述弹性避让部上的弹性主体臂及自所述弹性主体臂冲压形成的凸出至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内的接触凸部。
[0010]优选地,所述内圆角的折弯处形成有内弧引导面,在垂直投影方向上,所述内圆角完全遮盖所述弹性主体臂,所述接触凸部不被所述内圆角所遮盖。
[0011]优选地,所述内圆角的折弯处形成有内弧引导面,所述主体部内侧向下延伸形成有下延部,所述顶面遮盖部内侧向下延伸形成有保护部,所述内圆角设于所述下延部与保护部的折弯处,所述保护部的底端内侧向外拍薄。
[0012]优选地,所述顶面遮盖部还包括在垂直投影方向上分别至少部分遮盖所述弹性主体臂与拉紧部的保护边缘与遮盖端部,所述保护部的内表面相较于所述保护边缘更靠近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
[0013]优选地,所述板对板插座还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插座本体上的保护盔甲,所述插座端子与插座加强件插装于所述插座本体上,所述岛部的横向两端形成有被保护部,所述保护盔甲包括暴露于所述插座本体的底壁表面的贴装部及自所述贴装部折弯延伸并包裹于所述被保护部上的盔甲部,所述贴装部包括沿纵向延伸的贴装主体、自所述贴装主体纵向两端朝横向外侧延伸形成的一对焊接脚及形成于一对焊接脚之间的避让部,所述避让部避开所述插座加强件的主体部,所述盔甲部包括自所述贴装主体向上折弯形成的覆盖于所述被保护部横向端面上的横向盔甲、自所述横向盔甲顶部水平折弯覆盖于所述被保护部顶面上的盔甲顶部及自所述盔甲顶部纵向两侧向下折弯延伸形成的覆盖于所述被保护部纵向两端面上的纵向盔甲。
[0014]本申请板对板插座通过将所述插座加强件与所述保护盔甲分体设计,将所述保护盔甲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于所述插座本体内以使所述盔甲部更好地保护所述岛部的被保护部,同时,所述插座加强件组装于所述插座本体以保持弹性。
[0015]本申请板对板插座的内圆角设置成无缝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引导所述插头的性能。所述主体部、顶面遮盖部及其二者的结合处均形成有内圆角,使所述插座加强件在对应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的三面形成无缝的内弧引导面,使其具有更好的引导性能。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17]图1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头的立体组合图;
[0018]图2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头的插头本体的立体图;
[0019]图3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头的插头加强件的立体图;
[0020]图4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头的插头加强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1]图5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座的立体组合图;
[0022]图6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座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0023]图7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座的插座本体的立体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0024]图8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座的插座加强件与保护盔甲的立体图;
[0025]图9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座的插座加强件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0026]图10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座的插座加强件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0027]图11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座的插座加强件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0028]图12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座的插座加强件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0029]图13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座的保护盔甲的立体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插头

A;插座

B;插头本体

10;顶壁

11;插头侧壁

12;岛部接收腔

13;插头引导部

14;底表面

141;横向外侧面

142;纵向外侧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对板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插座端子及插座加强件,所述插座本体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纵向两端向上凸出形成的插座侧壁、形成于所述插座本体横向两端的插座引导部及自所述底壁向上凸出形成的岛部,所述插座引导部包括插头引导部接收腔、位于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横向外侧的横向外周壁及位于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纵向两侧的一对纵向外周壁,所述插座加强件包括覆盖于所述横向外周壁表面的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纵向两侧沿横向方向延伸覆盖于所述横向外周壁外的顶面遮盖部与纵向外周壁遮盖部及自所述纵向外周壁遮盖部延伸至所述横向外周壁靠近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一侧的弹性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顶面遮盖部靠近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一侧向下折弯形成有连续的内圆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顶面遮盖部的结合角处也成型有内圆角以将所述主体部的内圆角与顶面遮盖部的内圆角连通形成连续的内圆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的横向外周壁包括支撑肩部及位于所述支撑肩部纵向内侧连通所述插头引导部接收腔的弹性避让部,所述弹性臂部可于所述弹性避让部内在纵向方向上产生弹性形变。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肩部包括位于横向外侧的薄壁部及位于横向内侧的厚壁部,所述弹性避让部位于所述薄壁部处在纵向方向具有较宽的宽度,所述薄壁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厚壁部的厚度,所述弹性臂部在插头的挤压下,沿纵向方向朝所述薄壁部内侧面产生弹性形变;所述支撑肩部的顶面被所述顶面遮盖部所覆盖。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肩部的纵向外侧形成有安装台阶部,所述纵向外周壁遮盖部延伸于所述安装台阶部上,所述支撑肩部至少在横向方向的一端形成有连通所述弹性避让部与安装台阶部的连通空隙。6.如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义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