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料提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258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提升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料提升机,包括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上表面焊接有两组立板,位于左侧立板的左侧面焊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电机,所述立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左端与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平键连接,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收卷辊。该建筑物料提升机,通过升降块在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上滑动,实现了限位功能,使承载盒保持较为垂直的状态升降,提高了该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升降块的左侧面与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接触,使承载盒升降时不易旋转,使得承载盒升至高处后不易晃动,能避免承载盒内建筑物料脱落的情况发生。况发生。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料提升机


[0001]本技术涉及提升机
,具体为一种建筑物料提升机。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在实际建筑行业中,如何快速将物料进行运输一直是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在建筑墙体时,随着墙体高度的不断砌筑,需要将相关的建筑砖块等建筑物料运送到相应的高度,因此需要使用到提升机,现有的建筑物料提升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限位结构,使得提升机在上升过程中易发生晃动,由于高处的风力较大,提升装置在空中摇晃摆动,十分危险,且操作起来繁琐,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物料提升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料提升机,包括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上表面焊接有两组立板,位于左侧立板的左侧面焊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电机,所述立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左端与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平键连接,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收卷辊,所述稳定板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一支块,所述第一支块外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套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部插设有螺栓,所述第一支块的下表面焊接有方形块,位于底部方形块的外表面套装有第二支块,所述稳定板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一限位柱,第一限位柱的底端焊接有圆形块,位于底部圆形块的外表面套装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支块的下表面焊接有底板,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右侧面焊接有承载盒,所述承载盒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组挂耳,所述收卷辊的外表面缠绕有钢丝绳。
[0007]优选的,所述支板的下表面对称焊接有两组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下表面与稳定板的上表面焊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上表面的中心处均开设有供方形块插入的方形槽。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柱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焊接,所述第二限位柱和第一限位柱的顶端均开设有供圆形块插入的圆形槽。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块的左侧面与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的右侧面齐平,所述连接环为凹形板。
[0011]优选的,所述钢丝绳距离收卷辊较远的一端穿过稳定板缠绕在两组挂耳的外表面。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物料提升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建筑物料提升机,通过升降块在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上滑动,实现了限位功能,使承载盒保持较为垂直的状态升降,提高了该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升降块的左侧面与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接触,使承载盒升降时不易旋转,使得承载盒升至高处后不易晃动,能避免承载盒内建筑物料脱落的情况发生。
[0015]2、该建筑物料提升机,通过电机、立板、转杆、收卷辊和钢丝绳之间相互配合,实现了该装置的提升功能,便于将地面的建筑物料提升至高出,且该装置操作简便,便于工作人员使用,通过在承载盒的对称设置两组挂耳,便于钢丝绳缠紧,使钢丝绳能固定在承载盒的中心处,便于钢丝绳提升承载盒,提高了该装置的提升效果。
[0016]3、该建筑物料提升机,通过第一支块、方形块、第二支块、第一限位柱、圆形块和第二限位柱之间相互配合,实现了该装置的拼装功能,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该装置的高度,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螺栓穿过不同的连接环,实现了该装置的固定功能,使该装置拼装后较为牢固,使后续提升建筑物料时不易晃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稳定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第一支块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稳定板;2、立板;3、支板;4、电机;5、转杆;6、收卷辊;7、第一支块;8、连接环;9、螺栓;10、方形块;11、第二支块;12、第一限位柱;13、圆形块;14、第二限位柱;15、底板;16、升降块;17、承载盒;18、挂耳;19、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料提升机,包括稳定板1,稳定板1的上表面焊接有两组立板2,位于左侧立板2的左侧面焊接有支板3,支板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电机4,立板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5,且转杆5的左端与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平键连接,转杆5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收卷辊6,且收卷辊6的长度与两组立板2内侧面之间的间距相同,使得收卷辊6在两组立板2内旋转的更为稳定。
[0023]在本技术中为了提高该装置结构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因此在支板3的下表面对称焊接有两组加固板,加固板的下表面与稳定板1的上表面焊接,使支板3较为稳定的安置在稳定板1上,能提高电机4运行的稳定性。
[0024]请参阅图1

3,稳定板1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一支块7,第一支块7外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套装有连接环8,通过螺栓穿过不同的连接环8,实现了该装置的固定功能,使该装置拼装后较为牢固,使后续提升建筑物料时不易晃动,连接环8的内部插设有螺栓9,第一支
块7的下表面焊接有方形块10,位于底部方形块10的外表面套装有第二支块11,稳定板1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一限位柱12,第一限位柱12的底端焊接有圆形块13,位于底部圆形块13的外表面套装有第二限位柱14,通过第一支块7、方形块10、第二支块11、第一限位柱12、圆形块13和第二限位柱14之间相互配合,实现了该装置的拼装功能,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该装置的高度,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第二支块11的下表面焊接有底板15。
[0025]在本技术中为了提高该装置的拼接效果,因此在第一支块7和第二支块11上表面的中心处均开设有供方形块10插入的方形槽,便于方形块10卡入方形槽内,使第一支块7与第二支块11拼装,第二限位柱14的底端与底板15的上表面焊接,使第二限位柱14在底板15上安置牢固,第二限位柱14和第一限位柱12的顶端均开设有供圆形块13插入的圆形槽,便于圆形块13卡入圆形槽内,使第一限位柱12和第二限位柱14拼装。
[0026]请参阅图1

3,第一限位柱1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升降块16,通过升降块16在第一限位柱12和第二限位柱14上滑动,实现了限位功能,使承载盒17保持较为垂直的状态升降,提高了该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升降块16的左侧面与第一支块7和第二支块11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料提升机,包括稳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板(1)的上表面焊接有两组立板(2),位于左侧立板(2)的左侧面焊接有支板(3),所述支板(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电机(4),所述立板(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5),且转杆(5)的左端与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平键连接,所述转杆(5)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收卷辊(6),所述稳定板(1)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一支块(7),所述第一支块(7)外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套装有连接环(8),所述连接环(8)的内部插设有螺栓(9),所述第一支块(7)的下表面焊接有方形块(10),位于底部方形块(10)的外表面套装有第二支块(11),所述稳定板(1)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一限位柱(12),第一限位柱(12)的底端焊接有圆形块(13),位于底部圆形块(13)的外表面套装有第二限位柱(14),所述第二支块(11)的下表面焊接有底板(15),所述第一限位柱(1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升降块(16),所述升降块(16)的右侧面焊接有承载盒(17),所述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海玉唐明亮段振曹江涛梁孟孟钱光耀建阳阳李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