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锅底料加工用多维度翻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718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锅底料加工用多维度翻炒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中心设有翻炒罐,所述支撑板的顶面边缘一侧固定连接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面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贯穿机架的顶面,并延伸至翻炒罐中,所述搅拌机构的末端固定连接两个径向对称的刮板,两块所述刮板斜向下分布,且两块所述刮板朝向相反,所述刮板的底面与所述翻炒罐的底壁贴合。底壁贴合。底壁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锅底料加工用多维度翻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锅底料加工用多维度翻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锅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中国独创的美食之一,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各类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火锅底料是用于调配火锅汤料的辅料,在火锅店里出现的有骨头浓汤底料、鱼汤底料、仔鸡汤底料等。
[0003]现如今在生产火锅底料时,为了防止油锅底部的配料出现焦糊,通常会利用搅拌杆对油锅内的底料进行夹板翻炒,减少油锅糊底,但是每个搅拌杆之间都留有间隙,搅拌杆之间的配料无法得到搅拌,还是出现油锅糊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火锅底料加工用多维度翻炒装置,通过利用型号为旋转电机的驱动电机驱动主轴进行旋转,主轴带动刮板在翻炒罐的底壁进行旋转,将罐底内的配料刮下来,避免配料粘连在罐底,在刮板在翻炒罐内旋转的同时,与刮板十字交叉分布的搅拌杆在主轴的带动下对从翻炒罐底刮下的配料进行打散搅拌,避免配料出现结块,进一步降低了配料糊底的概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锅底料加工用多维度翻炒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中心设有翻炒罐,所述支撑板的顶面边缘一侧固定连接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面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贯穿机架的顶面,并延伸至翻炒罐中,所述搅拌机构的末端固定连接两个径向对称的刮板,两块所述刮板斜向下分布,且两块所述刮板朝向相反,所述刮板的底面与所述翻炒罐的底壁贴合。
[0006]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的外缘径向旋转连接两个对称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缘轴向设置若干等距离环形分布的叶片,所述转轴的末端固定连接齿轮,所述翻炒罐的顶面开设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槽。
[0007]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面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为旋转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主轴,所述主轴贯穿所述机架的顶面,并与机架的旋转连接,所述主轴延伸至翻炒罐内,所述转轴的外缘与所述转轴旋转连接,所述主轴的外缘固定连接两个径向对称的导杆,所述导杆的下端外缘固定若干等距离分布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斜向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与所述刮板十字交叉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翻炒罐的上端内壁旋转连接挡板,所述挡板为环形,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挡板,并与所述挡板旋转连接,所述叶片位于所述挡板的内部,所述挡板的外缘固定连接两个径向对称的L形块,所述L形块的底面固定连接防尘板,所述防尘板旋转连接在所述齿
槽内,且所述齿轮位于两块所述防尘板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中心贯穿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与所述翻炒罐连通,所述排料管连接排料阀。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利用型号为旋转电机的驱动电机驱动主轴进行旋转,主轴带动刮板在翻炒罐的底壁进行旋转,将罐底内的配料刮下来,避免配料粘连在罐底,在刮板在翻炒罐内旋转的同时,与刮板十字交叉分布的搅拌杆在主轴的带动下对从翻炒罐底刮下的配料进行打散搅拌,避免配料出现结块,进一步降低了配料糊底的概率;
[0013]2、主轴转动的同时带动转轴进行环向旋转,使得固定连接在转轴末端齿轮在翻炒罐顶面上齿槽的作用下带动转轴进行旋转,转轴带动叶片进行旋转,对翻炒罐内漂浮在油面上的配料进行翻炒搅拌,使得配料与滚油接触的更加的充分,与翻炒罐上端内壁旋转连接的挡板避免了沸腾的油溅到外部,导致周围人员被烫伤。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剖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0]其中:1、支撑板;2、翻炒罐;3、挡板;4、机架;5、驱动电机;6、主轴;7、叶片;8、齿轮;9、L形块;10、转轴;11、导杆;12、搅拌杆;13、刮板;14、防尘板;15、齿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火锅底料加工用多维度翻炒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顶面中心设有翻炒罐2,支撑板1的顶面边缘一侧固定连接机架4,机架4的顶面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贯穿机架4的顶面,并延伸至翻炒罐2中,搅拌机构的末端固定连接两个径向对称的刮板13,两块刮板13斜向下分布,且两块刮板13朝向相反,刮板13的底面与翻炒罐2的底壁贴合,搅拌机构包括垂直设置在机架4顶面的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为旋转电机,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主轴6,主轴6贯穿机架4的顶面,并与机架4的旋转连接,主轴6延伸至翻炒罐2内,转轴10的外缘与转轴10旋转连接,主轴6的外缘固定连接两个径向对称的导杆11,导杆11的下端外缘固定若干等距离分布的搅拌杆12,搅拌杆12斜向
分布,搅拌杆12与刮板13十字交叉分布,支撑板1的底面中心贯穿排料管,排料管与翻炒罐2连通,排料管连接排料阀;
[0024]通过利用型号为旋转电机的驱动电机5驱动主轴6进行旋转,主轴6带动刮板13在翻炒罐2的底壁进行旋转,将罐底内的配料刮下来,避免配料粘连在罐底,在刮板13在翻炒罐2内旋转的同时,与刮板13十字交叉分布的搅拌杆12在主轴6的带动下对从翻炒罐2底刮下的配料进行打散搅拌,避免配料出现结块,进一步降低了配料糊底的概率。
[0025]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还公开了,搅拌机构的外缘径向旋转连接两个对称的转轴10,转轴10的外缘轴向设置若干等距离环形分布的叶片7,转轴10的末端固定连接齿轮8,翻炒罐2的顶面开设与齿轮8啮合的齿槽15,翻炒罐2的上端内壁旋转连接挡板3,挡板3为环形,转轴10贯穿挡板3,并与挡板3旋转连接,叶片7位于挡板3的内部,挡板3的外缘固定连接两个径向对称的L形块9,L形块9的底面固定连接防尘板14,防尘板14旋转连接在齿槽15内,且齿轮8位于两块防尘板14之间;
[0026]主轴6转动的同时带动转轴10进行环向旋转,使得固定连接在转轴10末端齿轮8在翻炒罐2顶面上齿槽15的作用下带动转轴10进行旋转,转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锅底料加工用多维度翻炒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顶面中心设有翻炒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面边缘一侧固定连接机架(4),所述机架(4)的顶面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贯穿机架(4)的顶面,并延伸至翻炒罐(2)中,所述搅拌机构的末端固定连接两个径向对称的刮板(13),两块所述刮板(13)斜向下分布,且两块所述刮板(13)朝向相反,所述刮板(13)的底面与所述翻炒罐(2)的底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锅底料加工用多维度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的外缘径向旋转连接两个对称的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缘轴向设置若干等距离环形分布的叶片(7),所述转轴(10)的末端固定连接齿轮(8),所述翻炒罐(2)的顶面开设与所述齿轮(8)啮合的齿槽(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锅底料加工用多维度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机架(4)顶面的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为旋转电机,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主轴(6),所述主轴(6)贯穿所述机架(4)的顶面,并与机架(4)的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凡兵沈定军杨毅耿道仁王胜肖永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汉市佳越立德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