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等离子灭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6996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等离子灭菌装置,包括灭菌柜、柜门,所述灭菌柜与所述柜门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灭菌柜内设置有灭菌舱、进气组件、真空组件、注入组件、控制终端,所述进气组件输出端、所述真空组件输入端、所述注入组件输出端与所述灭菌舱内部连通,所述控制终端下表面与所述灭菌柜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等离子低温灭菌的消毒方式,解决了内窥镜传统浸泡灭菌消毒方式耗时长,灭菌消毒效果不稳定等的技术问题,而且等离子低温灭菌过程低温干燥,耗时短,无有害物质残留,极具安全和环保性,灭菌后干燥包裹好的内窥镜可立即使用或存储备用,具有低温、无毒、灭菌力强、快速高效等优点。快速高效等优点。快速高效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等离子灭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耳鼻喉科消毒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等离子灭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耳鼻喉内窥镜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光学设备,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耳鼻喉科手术被内窥镜诊断、治疗所替代,内窥镜的使用频率急剧增加,内窥镜及附件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而内窥镜作为一类侵入性器械,在使用中直接与病人皮肤,黏膜,分泌物,体液及无菌组织接触,从而在受到污染时直接把病原体带入体内,造成医源性感染传。
[0003]目前的常规方案中,内窥镜灭菌采用环氧乙烷灭菌,灭菌时间需要12~16h,还可采用2%的戊二醛浸泡10h灭菌,然而这种常规灭菌消毒方式耗时长,消毒溶液大多易挥发,浓度不稳定,使灭菌消毒效果具有不确定性,灭菌消毒后的内窥镜会有消毒溶液的残留,还需要人工擦洗、烘干之后才可使用,降低了内窥镜的循环使用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等离子灭菌装置,用以解决常规灭菌消毒方式耗时长,消毒溶液大多易挥发,浓度不稳定,使灭菌消毒效果具有不确定性,灭菌消毒后的内窥镜会有消毒溶液的残留,还需要人工擦洗、烘干之后才可使用,降低了内窥镜的循环使用的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等离子灭菌装置,包括: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等离子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菌柜、柜门,所述灭菌柜与所述柜门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灭菌柜内设置有灭菌舱、进气组件、真空组件、注入组件、控制终端,所述进气组件输出端、所述真空组件输入端、所述注入组件输出端与所述灭菌舱内部连通,所述控制终端下表面与所述灭菌柜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灭菌柜内设置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侧壁与所述灭菌柜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灭菌柜外部设置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右侧面与所述灭菌柜左侧面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灭菌舱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安装框中,所述灭菌舱外壁与所述固定架的安装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灭菌舱内设置有射频电极、置物架、导轨、气压传感器;
[0009]所述射频电极设置在所述灭菌舱的舱体中,所述射频电极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射频电极对称设置在所述灭菌舱舱体的顶部和底部;
[0010]所述导轨设置若干,若干所述导轨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灭菌舱两侧内壁,所述导轨一侧设有滑槽,所述置物架两侧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导轨远离滑槽一侧与所述灭菌舱内壁固定连接;
[0011]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灭菌舱右侧,所述气压传感器侧面与所述灭菌舱内壁
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进气组件包括:进气管、进气泵、第一电磁阀;
[0013]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灭菌舱左侧外部,所述进气管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进气泵、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进气管一端贯穿所述灭菌柜,与所述空气净化器内部连通,所述进气管另一端与所述灭菌舱内部连通。
[0014]优选的,真空组件包括:真空管、真空泵;
[0015]所述真空管设置在所述灭菌舱左侧外部,所述真空管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下方,所述真空管中点设置有所述真空泵,所述真空管一端贯穿所述灭菌柜,与所述空气净化器内部连通,所述真空管另一端与所述灭菌舱内部连通。
[0016]优选的,注入组件包括:过氧化氢储存罐、导管、第二电磁阀、射流器、计量泵;
[0017]所述过氧化氢储存罐设置在所述灭菌柜远离所述控制终端一端,所述过氧化氢储存罐底部与所述灭菌柜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氧化氢储存罐右侧面与所述灭菌柜右侧内壁固定连接;
[0018]所述导管设置在所述灭菌舱右侧外部,所述导管一端与所述灭菌舱内部连通,所述导管另一端与所述过氧化氢储存罐内部连通,延伸至所述过氧化氢储存罐底部,所述导管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射流器、所述计量泵。
[0019]优选的,所述柜门右侧设置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背面与所述灭菌柜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操作面板、所述气压传感器、所述进气泵、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真空泵、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射流器、所述计量泵电性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灭菌柜外部设置两个散热除尘器,两个所述散热除尘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灭菌柜顶部和右侧,所述散热除尘器一侧与所述灭菌柜内部连通。
[0021]优选的,在所述散热除尘器与所述灭菌柜之间设置快拆组件,快拆组件包括:卡扣、定位槽、锁舌、卡套;
[0022]所述卡扣设置四个,所述卡扣呈矩形阵列分布设置在所述灭菌柜开口处四角,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灭菌柜的安装槽中,所述卡扣一侧与所述安装槽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扣另一侧设置所述定位槽;
[0023]所述锁舌设置在所述卡扣远离所述定位槽的一端,所述锁舌一端与所述卡扣固定连接,所述锁舌另一端设置有齿槽;
[0024]所述卡套包括:壳体、套筒、伸缩杆、弹簧、卡槽、棘轮、旋钮;
[0025]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散热除尘器中,所述壳体一侧与所述散热除尘器内壁固定连接;
[0026]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套筒位置与所述定位槽位置对应,所述套筒远离所述灭菌柜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另一端外壁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0027]所述伸缩杆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伸缩杆外壁与所述套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靠近所述灭菌柜一端可与所述定位槽底部接触;
[0028]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灭菌柜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0029]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套筒一侧,所述卡槽与所述锁舌位置对应,所述卡槽与所述锁舌滑动连接;
[0030]所述棘轮设置在所述卡槽靠近所述套筒一侧,所述棘轮可与所述锁舌的齿槽相啮合;
[0031]所述旋钮设置在所述散热除尘器外部,所述旋钮通过连杆与所述棘轮固定连接,所述连杆贯穿所述散热除尘器、所述壳体,所述连杆与所述散热除尘器、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003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中采用等离子低温灭菌的消毒方式,解决了内窥镜传统浸泡灭菌消毒方式耗时长,灭菌消毒效果不稳定等的技术问题,而且等离子低温灭菌过程低温干燥,耗时短,无有害物质残留,极具安全和环保性,灭菌后干燥包裹好的内窥镜可立即使用或存储备用,具有低温、无毒、灭菌力强、快速高效等优点。
[0033]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装置来实现和获得。
[003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3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等离子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菌柜(1)、柜门(2),所述灭菌柜(1)与所述柜门(2)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灭菌柜(1)内设置有灭菌舱(3)、进气组件、真空组件、注入组件、控制终端(4),所述进气组件输出端、所述真空组件输入端、所述注入组件输出端与所述灭菌舱(3)内部连通,所述控制终端(4)下表面与所述灭菌柜(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等离子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柜(1)内设置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侧壁与所述灭菌柜(1)两侧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等离子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柜(1)外部设置空气净化器(6),所述空气净化器(6)右侧面与所述灭菌柜(1)左侧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等离子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舱(3)设置在所述固定架(5)的安装框中,所述灭菌舱(3)外壁与所述固定架(5)的安装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灭菌舱(3)内设置有射频电极(7)、置物架(8)、导轨(9)、气压传感器(10);所述射频电极(7)设置在所述灭菌舱(3)的舱体中,所述射频电极(7)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射频电极(7)对称设置在所述灭菌舱(3)舱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导轨(9)设置若干,若干所述导轨(9)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灭菌舱(3)两侧内壁,所述导轨(9)一侧设有滑槽,所述置物架(8)两侧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导轨(9)远离滑槽一侧与所述灭菌舱(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10)设置在所述灭菌舱(3)右侧,所述气压传感器(10)侧面与所述灭菌舱(3)内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等离子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组件包括:进气管(11)、进气泵(12)、第一电磁阀(13);所述进气管(11)设置在所述灭菌舱(3)左侧外部,所述进气管(11)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进气泵(12)、所述第一电磁阀(13),所述进气管(11)一端贯穿所述灭菌柜(1),与所述空气净化器(6)内部连通,所述进气管(11)另一端与所述灭菌舱(3)内部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等离子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组件包括:真空管(14)、真空泵(15);所述真空管(14)设置在所述灭菌舱(3)左侧外部,所述真空管(14)设置在所述进气管(11)下方,所述真空管(14)中点设置有所述真空泵(15),所述真空管(14)一端贯穿所述灭菌柜(1),与所述空气净化器(6)内部连通,所述真空管(14)另一端与所述灭菌舱(3)内部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等离子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注入组件包括:过氧化氢储存罐(16)、导管(17)、第二电磁阀(18)、射流器(19)、计量泵(20);所述过氧化氢储存罐(16)设置在所述灭菌柜(1)远离所述控制终端(4)一端,所述过氧化氢储存罐(16)底部与所述灭菌柜(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氧化氢储存罐(16)右侧面与所述灭菌柜(1)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管(17)设置在所述灭菌舱(3)右侧外部,所述导管(17)一端与所述灭菌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敬亮陈尚岳武亮吕春梅于海霞韩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北京市小汤山康复医院北京国际药膳博物馆北京市健康管理促进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