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于肩手综合征缓解的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344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于肩手综合征缓解的康复装置,其包括呈筒柱状的臂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于肩手综合征缓解的康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训练设备
,具体为一种助于肩手综合征缓解的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肩手综合征是指在原发性疾病恢复过程中出现于患侧上肢的一系列症状的统称

肩手综合征的常见表现包括上肢部位的突然肿胀

疼痛等,这种疾病在发病时不仅限制了患者肩手部位的运动功能,也会引起患处出现炎性水肿和疼痛,影响正常生活

[0003]申请号为
CN202120722025.8
公开了肩手综合征防护用具,该肩手综合征防护用具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片和后片,前片和后片的衔接处延伸连接有第一包裹件,第一包裹件围合设置于患肢的大臂部位周围,利用前片和后片的连接配合,有效减轻了患肢下垂时所受重力影响,降低疼痛感;而第一包裹件和第二包裹件的作用在于,能够利用挤压作用进一步促进血液

淋巴的回流

[0004]该肩手综合征防护用具主要通过一种静态的施压而缓解上肢疼痛感和促进血液回流,然而长时间的静态施压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助于肩手综合征缓解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柱状的臂囊
(100)、
臂囊
(100)
两端外设置有展囊组件
(200)
和臂囊
(100)
前端设置的扭臂组件
(400)
,所述臂囊
(100)
的前端顶部设有进气嘴
(101)
,所述臂囊
(100)
的后端面设有放气嘴
(102)
,所述展囊组件
(200)
包括套设于臂囊
(100)
前后端的囊套
(210)
和用于撑开一对囊套
(210)
的一对螺纹杆组
(220)
,所述螺纹杆组
(220)
由呈首尾紧密插接的若干螺纹杆组成,所述扭臂组件
(400)
包括悬置于臂囊
(100)
中心轴前端的扭块
(410)、
与扭块
(410)
同轴并被其带动旋转的传动齿环
(420)
和与螺纹杆组
(220)
前端套接的传动齿轮
(430)
,所述传动齿轮
(430)
与传动齿环
(420)
啮合,所述扭块
(410)
位于传动齿环
(420)
的内部且其上下方呈对称设置有在竖向和水平状态之间切换的卡销
(440)
,一对所述卡销
(440)
向扭块
(410)
的同侧转动,所述扭块
(410)
的中心开设有呈圆角矩形的指槽
(411)
,所述扭块
(410)
呈扁圆柱体且其外侧面等间距设有用于带动卡销
(440)
转动的若干拨片
(412)
,所述扭块
(410)
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卡销
(440)
呈水平状态的调向环
(45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于肩手综合征缓解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环
(420)
的内部设置有与其同轴的内环套
(421)
,所述扭块
(410)
与所述内环套
(421)
套接并可旋转,所述传动齿环
(420)
与内环套
(421)
之间等间距设有若干加强筋
(422)
,其中位于上下方的一对加强筋
(422)
内部开设有与卡销
(440)
卡接的定向槽
(423)。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于肩手综合征缓解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槽
(423)
的底部与内环套
(421)
内部相连通,所述定向槽
(423)
的竖向侧面只贯穿加强筋
(422)
的一侧,所述定向槽
(423)
的顶部呈圆弧面且其圆心轴前后方均开设有沉孔
(424)
,所述沉孔
(424)
的大径端贯穿加强筋
(422)
的前后端面,所述卡销
(440)
的顶部转轴前后端均套设有扭簧
(441)
,若干所述加强筋
(422)
与内环套
(421)
的连接处开设有扁口
(425)
,所述调向环
(450)
的外侧面且靠近其两端处设有拨块
(45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于肩手综合征缓解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套
(210)
的径向两侧均开设有插孔
(211)
,所述螺纹杆组
(220)
前后端处的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件根武亮范维娇王茜马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小汤山疗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