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弛缓性膀胱康复训练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器械
,具体为一种弛缓性膀胱康复训练设备
。
技术介绍
[0002]弛缓性瘫痪又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周围性瘫痪
。
其是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即脊髓前角细胞或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病变所致
。
根据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
年第
11
卷第
10
期,临床护理,脊髓损伤病人是协调弛缓性膀胱功能训练探讨一文中提到:提高弛缓性膀转化成反射性膀胱能力可通过对患者进行卧位或坐位的生物反馈训练的物理疗法
。
总结出通过刺激膀胱的大腿内肌肉
、
尿道括约肌和肛门的括约肌产生条件反射训练,以寻得引起排尿动作的部位,而帮助患者建立自主排尿的意识
。
[0003]申请号为
CN201620116241.7
公开了电动式膀胱训练辅助器具,该电动式膀胱训练辅助器具设置有可沿轴向上下来回移动的磁性活动轴,并在磁性活动轴外周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弛缓性膀胱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于腹部的腹贴板
(100)
及其腹贴板
(100)
正面设置的排尿刺激装置
(200)
,所述腹贴板
(100)
的正面中部开设有呈方形的通口
(101)
,所述排尿刺激装置
(200)
包括嵌设于通口
(101)
内并可上下摆动的压腹轮
(210)、
压腹轮
(210)
转轴两端上方均设置的磁力柱
(220)、
磁力柱
(220)
外侧缠绕的导电线圈
(230)、
用于接通导电线圈
(230)
的接电杆
(240)、
用于驱动接电杆
(240)
往复平移的伺服电机
(250)
以及用于提供电力的电池组
(260)
,所述压腹轮
(210)
与通口
(101)
卡接且宽度相等,所述压腹轮
(210)
的转轴两端且位于同一径向一侧和另一侧分别设置有铁块
(211)
,一对所述磁力柱
(220)
呈斜角对称设置,所述磁力柱
(220)
的顶部设置有与接电杆
(240)
接触的一对导电线
(222)
,每对导电线
(222)
分别与电池组
(260)
正极和导电线圈
(230)
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导电线圈
(230)
的另一端与电池组
(260)
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
(250)
的输出轴端同轴连接有凸轮
(251)
,一对所述接电杆
(240)
的靠近端均与凸轮
(251)
的外弧面贴合,所述通口
(101)
前方外部设置有用于罩住排尿刺激装置
(200)
的空壳罩;所述腹贴板
(100)
的底部且置于其后方转动连接有排尿反射装置
(300)
,所述排尿反射装置
(300)
包括呈半圆环结构的穿裆杆
(310)、
穿裆杆
(310)
中部外弧面设置的用于滚压大腿内侧的压腿机构
(320)
以及位于腹贴板
(100)
正后方的用于抬肛收缩的抬肛机构
(33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弛缓性膀胱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柱
(220)
的顶部套设有柱套
(221)
,一对所述导电线
(222)
嵌设于柱套
(221)
一侧并从底面穿出,所述柱套
(221)
与空壳罩通过插销插接配合,所述电池组
(260)
的外壳通过螺栓固定于空壳罩前方内侧,所述压腹轮
(210)
的两端嵌设于空壳罩的左右两侧并可旋转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弛缓性膀胱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杆
(240)
的中部套设有托套
(241)
,所述托套
(241)
与空壳罩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接电杆
(240)
靠近凸轮
(251)
的一端套设有压簧
(242)
,所述伺服电机
(250)
与电池组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弛缓性膀胱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贴板
(100)
呈弧面三角板结构且其顶部内侧设置有腰带
(400)
,所述腰带
(400)
的一端嵌设有带套
(410)
,其另一端嵌设有卡套
(420)
,所述腰带
(400)
的中部内侧设置有带套
(410)
,此带套
(410)
的外侧粘接有与腰带
(400)
插接的限位套
(430)
,所述腹贴板
(100)
的顶部前侧面等间距设有若干卡块
(104)
,所述腹贴板
(100)
顶部两侧开设有卡槽
(10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件根,武亮,靳沙沙,张芹,马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小汤山疗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