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越南肉桂种子组培繁殖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6648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越南肉桂种子组培繁殖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农业生物技术中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技术领域。所述的越南肉桂种子组培繁殖方法,包括越南肉桂种子采集及消毒、越南肉桂种子诱导培养、生根壮苗和炼苗步骤。通过越南肉桂种子进行组培,所得到的幼苗污染率低,分化率高;遗传形状稳定,为后续茎段诱导不定芽进行增殖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快速简便地获得大量低成本的越南肉桂组培种苗。操作相比扦插、茎段组培等育苗更简单,易上手。易上手。易上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越南肉桂种子组培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物技术中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越南肉桂种子组培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越南肉桂(Cinnamomum loureirii Nees)属樟科植物,为热带、南亚热带常绿乔木,原产越南清化省常春县,又叫大叶清化桂、清化桂或南玉桂,于 1962年由越南引种,在广东、广西等地有大面积栽培。越南肉桂为常用中药,有补火助阳、散热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并且是药食兼用的珍贵树种。且越南肉桂具有精油含量高,肉桂醛占比高等特点。王世伟对国产肉桂与大叶清化桂的形态组织、挥发油及其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叶清化桂皮挥发油和桂皮醛含量(分别为2.06%和61.20%)均高于中国肉桂(分别为1.98 和52.92%),可见,其质量要优于中国肉桂。近年来,市场对肉桂精油和肉桂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加大了农民对越南肉桂生产的积极性,农民对肉桂良种壮苗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传统的种子繁殖,耗种量大、效率低、周期长;而扦插繁殖苗木长势参差不齐,成本高,良种的形成和苗木的大规模生产有缺陷。目前有学者对肉桂茎段进行组培繁殖技术研究,但结果并不理想。而肉桂种子的种皮坚硬,利用组培技术不易诱导萌发,所以目前关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肉桂繁殖的信息非常少,制约了肉桂植物优良品系的选育工作。因此,研究越南肉桂组织培养技术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越南肉桂种子组培繁殖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越南肉桂种子组培繁殖方法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0006]一种越南肉桂种子组培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越南肉桂种子采集及消毒:将越南肉桂种子清洗干净后用赤霉素浸泡,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越南肉桂种子;
[0008](2)越南肉桂种子诱导培养:将步骤(1)得到的处理后的越南肉桂种子接种到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直至种子萌发并分化形成有两片小叶的幼苗;
[0009](3)生根壮苗:将步骤(2)所得的幼苗转接于生根壮苗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21000lx,温度为24~26℃;8小时暗培养,温度为20~22℃;上述光照和暗培养交替进行;直至培养获得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小苗:高度≥4.0cm、长出长度≥3cm的根至少2条;所述小苗为可出瓶种植种苗;
[0010](4)炼苗:将步骤(3)获得的小苗进行炼苗,然后移栽至移栽培养基质中培养,即得越南肉桂苗。
[0011]步骤(2)中将步骤(1)得到的处理后的越南肉桂种子接种到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
培养前还可以包括先将步骤(1)得到的处理后的越南肉桂种子沿长度方向切开的操作,即:将步骤(1)得到的处理后的越南肉桂种子沿长度方向切开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
[0012]步骤(1)中,所述的越南肉桂种子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用河沙含着越南肉桂果实揉搓,将越南肉桂果实的果肉去除,即可得到越南肉桂种子。
[0013]步骤(1)中,所述的清洗的方法优选为用自来水揉搓25~35min,在流水下冲洗1~3h;更优选为用自来水揉搓30min,在流水下冲洗2h。
[0014]步骤(1)中,所述的赤霉素优选为0.4~0.6mg/L的赤霉素;更优选为 0.5mg/L的赤霉素。
[0015]步骤(1)中,所述的浸泡的时间优选为22~26h;更优选为24h。
[0016]步骤(1)中,所述的消毒处理的方法优选为:用75%~80%乙醇溶液浸泡,无菌水冲洗,再用含有0.1%升汞溶液消毒,无菌水冲洗。
[0017]所述的用75%~80%乙醇溶液浸泡的时间优选为4~5min。
[0018]所述的用75%~80%乙醇溶液浸泡后无菌水冲洗的次数优选为2~4次;更优选为3次。
[0019]所述的用含有0.1%升汞溶液消毒的时间优选为15~25min;更优选为 20min。
[0020]所述的用含有0.1%升汞溶液消毒后无菌水冲洗的次数优选为2~6次;更优选为4次。
[0021]步骤(2)中,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MS+2.0mg/L 6

BA+1.0mg/L IBA+30g/L 蔗糖+8.0g/L琼脂,pH为5.9;
[0022]步骤(2)中,所述的诱导培养的条件优选为:培养温度为23~25℃、空气相对湿度为75%~80%的条件下暗培养至种子萌发,种子萌发后每天光照 16小时,光照强度为21000lx;
[0023]步骤(3)中,所述的生根壮苗培养基为:MS+0.1mg/L IBA+1.0mg/LNAA+30g/L蔗糖+8.0g/L琼脂,pH为5.9。
[0024]步骤(4)中,所述的炼苗的方法优选为:将步骤(3)得到的可出瓶种植种苗转移至常温下炼苗4~6天,然后打开瓶盖,放置3~5天;更优选为:将步骤(3)得到的可出瓶种植种苗转移至常温下炼苗5天,然后打开瓶盖,放置4天。
[0025]步骤(4)中,所述的移栽至移栽培养基质中培养前还包括洗去附着于苗根系上的培养基的操作。
[0026]步骤(4)中,所述的移栽培养基质优选为由泥炭土与河沙按体积比2~4:1混合而成的基质;更优选为由泥炭土与河沙按体积比3:1混合而成的基质。
[0027]步骤(4)中,所述的培养的条件优选为:温度15~35℃,湿度75%~85%,避免阳光直射。
[0028]所述的越南肉桂种子组培繁殖方法在肉桂育苗中的应用。
[0029]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0030](1)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成功得到了越南肉桂苗,所述组培繁殖方法速度快,过程简单,所得越南肉桂苗适于工业化生产。
[0031](2)通过越南肉桂种子进行组培,所得到的幼苗污染率低,分化率高;遗传形状稳
定,为后续茎段诱导不定芽进行增殖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快速简便地获得大量低成本的越南肉桂组培种苗。操作相比扦插、茎段组培等育苗更简单,易上手。
[0032](3)本专利技术在越南肉桂种子诱导培养过程中,将越南肉桂种子对半切开,可快速提高种子萌发的速度。实验发现,完好的种子组培,种子萌发需要14d,而对半切开的肉桂种子萌发仅需7d,大大缩短了育种时间。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越南肉桂种子组培繁殖方法的试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5]下列实施例中涉及的试剂均可从商业渠道获得。
[0036]实施例1:
[0037]一种越南肉桂种子组培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8](1)越南肉桂种子采集及消毒:2021年3月,采收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洪冠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越南肉桂种子组培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越南肉桂种子采集及消毒:将越南肉桂种子清洗干净后用赤霉素浸泡,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越南肉桂种子;(2)越南肉桂种子诱导培养:将步骤(1)得到的处理后的越南肉桂种子接种到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直至种子萌发并分化形成有两片小叶的幼苗;(3)生根壮苗:将步骤(2)所得的幼苗转接于生根壮苗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21000lx,温度为24~26℃;8小时暗培养,温度为20~22℃;上述光照和暗培养交替进行;直至培养获得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小苗:高度≥4.0cm、长出长度≥3cm的根至少2条;所述小苗为可出瓶种植种苗;(4)炼苗:将步骤(3)获得的小苗进行炼苗,然后移栽至移栽培养基质中培养,即得越南肉桂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南肉桂种子组培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步骤(1)得到的处理后的越南肉桂种子接种到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前还包括先将步骤(1)得到的处理后的越南肉桂种子沿长度方向切开的操作,即:将步骤(1)得到的处理后的越南肉桂种子沿长度方向切开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南肉桂种子组培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MS+2.0mg/L 6

BA+1.0mg/LIBA+30g/L蔗糖+8.0g/L琼脂,pH为5.9;步骤(3)中,所述的生根壮苗培养基为:MS+0.1mg/L IBA+1.0mg/L NAA+30g/L蔗糖+8.0g/L琼脂,pH为5.9;步骤(4)中,所述的移栽培养基质为由泥炭土与河沙按体积比2~4:1混合而成的基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南肉桂种子组培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鸿林建浩李雁群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