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一次性成苗培养基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10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成苗培养基,所述一次性成苗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1.0~1.25mg/L的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成苗培养基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培植
,具体地,涉及一种一次性成苗培养基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血叶兰的学名为:Ludisia discolor(Ker

Gaw1.)A.Rich.,为兰科血叶兰属植物,全属4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原产于我国海南岛。血叶兰外形漂亮,锦叶玉花,十分精美,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根茎匍匐,茎节明显,如蚕卧于石上,又名叫“石蚕”或“石上藕”。血叶兰先端急尖或短尖,上表面黑绿色,具有5条金红色有光泽的脉,背面淡红色,着生方式等独特,是极具观赏价值的观叶类兰科植物之一。
[0003]此外,血叶兰也是民间传统的中草药,全草可入药,有滋阴润肺、清热凉血的功效,治疗肺结核咯血等症的疗效,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血叶兰味甘、性凉,滋阴润肺、健脾、安神,主治肺痨咯血、食欲不振、神经衰弱等症,其药用功效在南方作为民间中草药被广为采用。
[0004]血叶兰用途广泛,但其种子微小且在野生状态下难以繁殖,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再加上人为过度开采,导致濒临灭绝,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0005]目前,现有的血叶兰种苗培植方法主要包括分株繁殖方法、扦插繁殖方法、组织培养方法(茎段、顶芽、未开裂的果实作为外植体)、人工授粉辅助的种子无菌繁殖方法等。其中,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所需母体材料多,成活率低、繁殖速度慢,周期长,难以满足规模化种植需求;组织培养则是从选取茎段、顶芽、未开裂果实等作为外植体,经诱导产生类原始球茎、类原始球茎增殖、类原始球茎分化及壮苗、生根培养、炼苗等繁杂步骤,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素养要求极高,移植无菌苗成活率低,且存在分化率不高、增殖倍数低、变异等风险,不利于血叶兰功效的保持和大范围推广;人工授粉辅助的种子无菌繁殖法要求提前采集血叶兰花粉和无菌操作,但实际情况是血叶兰花期短,提前采集花粉比较困难,花粉经储存后活力降低,后期的种子无菌发芽培养对设施设备要求高,增加了生根培养、炼苗培养等步骤,实际应用时成本高,且繁殖得苗率低。
[0006]因此,目前急需一种繁殖率高的血叶兰组培快速繁育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一次性成苗培养基及其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成苗培养基。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上述一次性成苗培养基在诱导血叶兰一次性成苗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诱导血叶兰一次性成苗的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上述方法在诱导血叶兰一次性成苗中的应用。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0013]一种一次性成苗培养基,所述一次性成苗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1.0~1.25mg/L的6

BA、1.5~2.0mg/L的NAA、100~200g/L的土豆泥、20~30g/L的蔗糖、6.5~7.5g/L的琼脂和1.0~1.5g/L的活性炭;所述一次性成苗培养基的pH为5.6~5.8。
[0014]优选地,所述一次性成苗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1.0mg/L的6

BA、1.5mg/L的NAA、100g/L的土豆泥、25g/L的蔗糖、6.5g/L的琼脂和1.5g/L的活性炭。
[0015]更优选地,所述土豆泥的制备方法为:将土豆捣碎,即得。
[0016]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上述任一所述的一次性成苗培养基在诱导血叶兰一次性成苗中的应用。
[0017]一种诱导血叶兰一次性成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取血叶兰的茎段进行消毒,分割消毒后的茎段,使得每个茎段长2.5~3cm,并带1~2个节,得到处理好的茎段;
[0019]S2.将步骤S1得到的处理好的茎段接种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成苗培养基中,放入培养室中培养至茎段长至7~10cm高,并长出4~5片叶子时,得到组培苗;
[0020]S3.将步骤S2得到的组培苗炼苗,使用杀菌剂浸泡,得到处理好的组培苗;
[0021]S4.将步骤S3得到的处理好的组培苗移植至培养土中培养。
[0022]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消毒的具体步骤为:将去除叶片和根系后的血叶兰茎段用体积分数为10~20%的洗衣粉溶液冲洗3~5min,然后流水冲洗3~5遍,接着用体积分数为75~95%的酒精处理20~30s,然后用体积分数为0.01~0.03%的HgCl2处理5~7min,无菌水冲洗4~5次。
[0023]更优选地,所述酒精为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所述HgCl2为体积分数为0.01%的HgCl2。
[0024]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培养具体为:接种后第1周置于黑暗培养,第2~4周光照时间为6~8h/d,第2个月光照时间为8~10h/d,第3个月开始光照时间为10~12h/d;所述光照强度1500~2000lx。
[0025]更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培养具体为:接种后第1周置于黑暗培养,第2~4周光照时间为8h/d,第2个月光照时间为10h/d,第3个月开始光照时间为12h/d。
[0026]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炼苗时间为5~7天。
[0027]优选地,所述杀菌剂为多菌灵。
[0028]更优选地,所述多菌灵的浓度的体积分数为1~3%。
[0029]优选地,所述培养土为经过消毒剂消毒后的培养土。
[0030]更优选地,所述消毒剂为高锰酸钾。
[0031]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培养土为泥炭土、珍珠岩和松树皮按照体积比=2~3:1~2:1~3混合而成。
[0032]更优选地,所述培养土为泥炭土、珍珠岩和松树皮按照体积比=3:1:1混合而成。
[0033]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培养具体为:在25~28℃,光照强度为2800~3000lx,湿度为70~75%的环境下培养。
[0034]更优选地,所述光照强度为3000lx,湿度为75%。
[0035]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上述任一所述的方法在诱导血叶兰一次性成苗中的应用。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成苗培养基,所述一次性成苗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1.0~1.25mg/L的6

BA、1.5~2.0mg/L的NAA、100~300g/L的土豆泥、20~30g/L的蔗糖、6.0~7.5g/L的琼脂和1.0~1.5g/L的活性炭;所述一次性成苗培养基的pH为5.6~5.8。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一次性成苗培养基,以血叶兰茎段作为外植体,诱导其进行一次性成苗,不仅解决了血叶兰自身繁殖能力差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组培繁育苗培育周期长且生长弱小、成活率低等问题,对提高血叶兰组培产品品质和产品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保证血叶兰产业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可以有效保护血叶兰野生种质资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成苗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成苗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1.0~1.25mg/L的6

BA、1.5~2.0mg/L的NAA、100~200g/L的土豆泥、20~30g/L的蔗糖、6.5~7.5g/L的琼脂和1.0~1.5g/L的活性炭;所述一次性成苗培养基的pH为5.6~5.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成苗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成苗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1.0mg/L的6

BA、1.5mg/L的NAA、100g/L的土豆泥、25g/L的蔗糖、6.5g/L的琼脂和1.5g/L的活性炭。3.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次性成苗培养基在诱导血叶兰一次性成苗中的应用。4.一种诱导血叶兰一次性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血叶兰的茎段进行消毒,分割消毒后的茎段,使得每个茎段长2.5~3cm,并带1~2个节,得到处理好的茎段;S2.将步骤S1得到的处理好的茎段接种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成苗培养基中,放入培养室中培养至茎段长至7~10cm高,并长出4~5片叶子时,得到组培苗;S3.将步骤S2得到的组培苗炼苗,使用杀菌剂浸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希强陈耀丽冯雪萍郭梨锦钟云芳赵莹王健陈英转杨泽秀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