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空地线覆冰厚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636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架空地线覆冰厚度测量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套设在架空地线上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容置空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开口端;设置在所述壳体长度方向两端的标识板,所述标识板具有用于架空地线穿过的通孔,且所述标识板还设置有多个标识圈,所述标识圈与所述通孔同圆心设置,且多个所述标识圈的半径不同,在利用该测量装置进行架空地线覆冰厚度时,通过将架空地线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以及所述通孔中,实现固定,且通过在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具有标识圈的标识板,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观测,直接获取覆冰厚度,从而方便线路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维护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架空地线覆冰厚度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测量工具
,更进一步的,涉及一种架空地线覆冰厚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架空输电线路通常会存在跨越山地、丘陵的情况,且在途径冰区时,受气象、地形及温度、湿度、冷暖空气对流以及风等因素影响,会出现导地线覆冰的情况,线路结冰是严重的供电系统自然灾害,容易造成因地线弧垂下降,导致线路跳闸,甚至出现地线断线事故。
[0003]现有的覆冰厚度测量手段是通过在观冰站和铁塔基础附近架设的模拟导线和导线覆冰监测装置估算导线覆冰厚度,但误差较大,对地线覆冰则无测量和记录手段,使得运维人员无法及时预警并提前采取措施。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架空地线覆冰厚度测量装置,通过结构设计,设置有标识圈的标识板,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观测,直接获取覆冰厚度,从而方便线路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维护效率。
[0006]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架空地线覆冰厚度测量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套设在架空地线上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容置空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开口端;设置在所述壳体长度方向两端的标识板,所述标识板具有用于架空地线穿过的通孔,且所述标识板还设置有多个标识圈,所述标识圈与所述通孔同圆心设置,且多个所述标识圈的半径不同。
[0008]在本方案中,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套设在架空地线上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有标识板,且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标识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以及所述容置空间用于与架空地线相互配合,实现所述测量装置在架空地线的安装;且在所述标识板上设置有多个标识圈,其中多个标识圈相对所述通孔同圆心设置,且多个所述标识圈的半径不同,在利用该测量装置进行架空地线覆冰厚度时,通过将架空地线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以及所述通孔中,实现测量装置在架空地线上的固定,且通过在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有标识板,在标识板上设置有标识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观测,直接获取覆冰厚度,从而方便线路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维护效率。
[000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设置,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相互配合时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一侧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相互铰接,所述上壳体的另一侧与所述下壳体的另一侧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标识板包括上标识板以及下标识板,所述上标识板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端部,所述下标识板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端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标识板还设置有开口结构,当所述标识板与架空地线配合时,架空地线可通过所述开口结构进入到所述通孔中。
[0013]进一步的,所述标识板为透明材料。
[0014]进一步的,所述标识板为憎水性材料。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胶垫,所述胶垫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胶垫的一个侧面用于与所述容置空间的侧壁连接,所述胶垫的一个侧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用于与架空地线相互配合。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报警结构,所述报警结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标识板的激光发射器、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标识板的激光接收器以及报警模组;所述激光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信号;所述报警模组与所述激光接收器信号连接,当所述激光接收器未接受到激光信号时,所述报警模组向外发送报警信息。
[0017]进一步的,所述报警结构还包括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报警信号的无线传输模组,所述无线传输模组与所述报警模组信号连接。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架空地线覆冰厚度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套设在架空地线上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有标识板,且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标识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以及所述容置空间用于与架空地线相互配合,实现所述测量装置在架空地线的安装;且在所述标识板上设置有多个标识圈,其中多个标识圈相对所述通孔同圆心设置,且多个所述标识圈的半径不同,在利用该测量装置进行架空地线覆冰厚度时,通过将架空地线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以及所述通孔中,实现测量装置在架空地线上的固定,且通过在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有标识板,在标识板上设置有标识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观测,直接获取覆冰厚度,从而方便线路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维护效率。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架空地线覆冰厚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在标识板上结冰示意图。
[0025]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6]100

壳体、110

上壳体、120

下壳体、200

标识板、210

通孔、220

标识圈、230

上标识板、240

下标识板、300

胶垫、400

冰。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技术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技术。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0029]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空地线覆冰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具有用于套设在架空地线上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壳体(100)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容置空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开口端;设置在所述壳体(100)长度方向两端的标识板(200),所述标识板(200)具有用于架空地线穿过的通孔(210),且所述标识板(200)还设置有多个标识圈(220),所述标识圈(220)与所述通孔(210)同圆心设置,且多个所述标识圈(220)的半径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空地线覆冰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上壳体(110)以及下壳体(120),所述上壳体(110)与所述下壳体(120)可拆卸设置,当所述上壳体(110)与所述下壳体(120)相互配合时形成所述容置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架空地线覆冰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0)的一侧与所述下壳体(120)的一侧相互铰接,所述上壳体(110)的另一侧与所述下壳体(120)的另一侧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架空地线覆冰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板(200)包括上标识板(230)以及下标识板(240),所述上标识板(230)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10)的端部,所述下标识板(240)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20)的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暘袁茂生彭智谋刘玮卢锐郭暐杨磊张剑陈凌天魏成亮张健杨雄余俊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