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双转台五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635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头双转台五轴,包括加工中心主体与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位于加工中心主体的侧面,用于对加工中心主体提供控制,所述加工中心主体的正面固定有驱动箱。该双头双转台五轴,通过在加工中心主体设置两个五轴摆头,并配合两个转台,转台由驱动机构带动进行旋转,且转台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料工位与加工工位,使得五轴摆头在对加工工位上的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可通过上料工位进行上料,当加工完毕后,转台旋转,使得加工好的工件移出,而未加工的工件,则通过转台旋转,进入到加工中心主体内进行加工,加工时不存在时间差,相比传统的加工中心,加工效率可提高30%,占地面积减少40%,人工减少50%。人工减少50%。人工减少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头双转台五轴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中心
,具体为双头双转台五轴。

技术介绍

[0002]加工中心是从数控铣床发展而来的。与数控铣床的最大区别在于加工中心具有自动交换加工刀具的能力,通过在刀库上安装不同用途的刀具,可在一次装夹中通过自动换刀装置改变主轴上的加工刀具,实现多种加工功能。
[0003]例如中国授权专利(公告号:CN 208614208 U)中公开了一种加工中心,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具有容纳腔、加工腔和用于使容纳腔和加工腔相连通的穿设口;刀盘机构,刀盘机构设置在容纳腔内,刀盘机构包括刀盘和刀库门体,刀库门体与刀盘相连接,刀盘上设置有多个刀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加工中心的换刀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
[0004]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存在有如下问题,在加工中心上,通常只是设置有一个工位,当工件加工完毕后,需将工件取出后进行后序加工,然后再进行另外工件的加工,这就导致加工中心使用时,存在时间差,无法最大程度上使用加工中心,降低了产能,鉴于此,提出一种双头双转台五轴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双头双转台五轴,具备加工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加工中心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头双转台五轴,包括加工中心主体与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位于加工中心主体的侧面,用于对加工中心主体提供控制,所述加工中心主体的正面固定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下表面固定有传动箱,所述加工中心主体正面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转台,所述驱动箱与传动箱内部设有用于带动两个转台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加工中心主体内侧背面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两个五轴摆头,所述转台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上料工位与加工工位;
[0007]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驱动箱内腔底壁左右两端相固定的两个电推杆,两个所述电推杆的输出轴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表面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于驱动箱内底壁的滑轨,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依次贯穿安装板、驱动箱和传动箱,且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位于传动箱内部的主动锥齿轮,所述传动箱的内侧壁固定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正面啮合有蜗轮,所述蜗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有从动锥齿轮,所述蜗轮的内侧固定有转杆,所述转台固定于转杆外表面的底部。
[0008]进一步,所述滑轨的内部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滑块与T形滑槽滑动连接,且滑块为T形滑块。
[0009]进一步,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两个从动锥齿轮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主动锥齿轮水平移动后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
[0010]进一步,所述蜗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固定于传动箱的内壁上。
[0011]进一步,所述加工中心主体正面的底部固定有台板,所述台板位于上料工位的下方。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双头双转台五轴,通过在加工中心主体设置两个五轴摆头,并配合两个转台,转台由驱动机构带动进行旋转,且转台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料工位与加工工位,使得五轴摆头在对加工工位上的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可通过上料工位进行上料,当加工完毕后,转台旋转,使得加工好的工件移出,而未加工的工件,则通过转台旋转,进入到加工中心主体内进行加工,加工时不存在时间差,相比传统的加工中心,加工效率可提高30%,占地面积减少40%,人工减少50%。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滑块与滑轨的连接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加工中心主体、2驱动箱、3传动箱、4驱动机构、401电推杆、402安装板、403滑轨、404滑块、405电机、406主动锥齿轮、407固定板、408蜗杆、409蜗轮、410从动锥齿轮、411转杆、5转台、6五轴摆头、7控制柜、8上料工位、9加工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2,本实施例中的双头双转台五轴,包括加工中心主体1与控制柜7,控制柜7位于加工中心主体1的侧面,用于对加工中心主体1提供控制,加工中心主体1的正面固定有驱动箱2,驱动箱2的下表面固定有传动箱3,加工中心主体1正面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转台5,驱动箱2与传动箱3内部设有用于带动两个转台5旋转的驱动机构4,加工中心主体1内侧背面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两个五轴摆头6,转台5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上料工位8与加工工位9,加工中心主体1正面的底部固定有台板,台板位于上料工位8的下方。
[0021]在本实施例中,上料工位8与加工工位9随着转台5的旋转进行切换,而两个转台5的旋转则通过驱动机构4带动。
[0022]请参阅图3

4,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4包括与驱动箱2内腔底壁左右两端相固定的两个电推杆401,两个电推杆401的输出轴固定有安装板402,安装板402下表面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滑块404,滑块40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于驱动箱2内底壁的滑轨403,安装板402的上表面固定有电机405,电机405的输出轴依次贯穿安装板402、驱动箱2和传动箱3,且电机405的输出轴固定有位于传动箱3内部的主动锥齿轮406,传动箱3的内侧壁固定有两个固定板407,两个固定板407相对的一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
408,蜗杆408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固定于传动箱3的内壁上,蜗杆408的正面啮合有蜗轮409,蜗杆408远离固定板407的一端固定有从动锥齿轮410,主动锥齿轮406与两个从动锥齿轮410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主动锥齿轮406水平移动后与从动锥齿轮410相啮合,蜗轮409的内侧固定有转杆411,转台5固定于转杆411外表面的底部。
[0023]其中,滑轨403的内部开设有T形滑槽,滑块404与T形滑槽滑动连接,且滑块404为T形滑块,提高安装板402在水平移动时的稳定性。
[0024]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4,通过电推杆401带动电机405及主动锥齿轮406水平移动,使得主动锥齿轮406与两个从动锥齿轮410啮合,然后通过电机405工作,在主动锥齿轮406、从动锥齿轮410、蜗杆408和蜗轮409的传动下,带动转杆411及两个转台5旋转,实现对上料工位8与加工工位9的切换。
[0025]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头双转台五轴,包括加工中心主体(1)与控制柜(7),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7)位于加工中心主体(1)的侧面,用于对加工中心主体(1)提供控制,所述加工中心主体(1)的正面固定有驱动箱(2),所述驱动箱(2)的下表面固定有传动箱(3),所述加工中心主体(1)正面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转台(5),所述驱动箱(2)与传动箱(3)内部设有用于带动两个转台(5)旋转的驱动机构(4),所述加工中心主体(1)内侧背面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两个五轴摆头(6),所述转台(5)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上料工位(8)与加工工位(9);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与驱动箱(2)内腔底壁左右两端相固定的两个电推杆(401),两个所述电推杆(401)的输出轴固定有安装板(402),所述安装板(402)下表面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滑块(404),所述滑块(40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于驱动箱(2)内底壁的滑轨(403),所述安装板(402)的上表面固定有电机(405),所述电机(405)的输出轴依次贯穿安装板(402)、驱动箱(2)和传动箱(3),且电机(405)的输出轴固定有位于传动箱(3)内部的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英特诺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