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双色注塑成型刀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615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双色注塑成型刀模,包括定模、动模和型芯,所述定模的外侧设置有动模,且所述动模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注塑口,并且所述动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型芯;还包括: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设置于定模的内侧;固定架,固定安装于定模的外侧,所述固定架的端部安装有第一驱动器,且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滑轨,并且所述滑轨的外侧安装有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均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该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双色注塑成型刀模采用斜口加平口的结合方式,有效提高了结合处的牢固性,提高了注塑稳定性,同时采用刀组阻隔的方式,可以提高软硬胶的结合度,提高了成品的质量。提高了成品的质量。提高了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双色注塑成型刀模


[0001]本技术涉及双色注塑成型刀模
,具体为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双色注塑成型刀模。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主动进去格栅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而汽车主动进去格栅需要通过注塑模具进行成型制造,而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大多采用两种材质制成,因此需要使用到双色注塑工艺,但是现有的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双色注塑模具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0003]如公开号为CN214982723U的一种汽车格栅的双色注塑模具,其通过共用同一个型腔和热流道,只需更换型芯并调整点浇口的长度,即可实现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的注塑成型,而无需采用两幅模具,从而大大降低成本,且操作简便,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型芯进行拆卸更换,同时还需要调整点浇口的长度,从而复杂了注塑过程,降低了注塑效率,存在着一定的使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双色注塑成型刀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双色注塑模具需要对模芯进行更换进而降低了注塑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双色注塑成型刀模,包括定模、动模和型芯,所述定模的外侧设置有动模,且所述动模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注塑口,并且所述动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型芯;
[0006]还包括: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设置于定模的内侧;
[0007]固定架,固定安装于定模的外侧,所述固定架的端部安装有第一驱动器,且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滑轨,并且所述滑轨的外侧安装有第二驱动器;
[0008]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均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0009]优选的,所述动模的内侧设置有加热流道,且所述加热流道呈曲折状,并且所述加热流道与注塑口相连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曲折状的加热流道可以对注塑原料进行加热,进而提高原料的流动性,避免堵塞。
[0011]优选的,所述型芯四周均匀贯通有注塑孔,且所述注塑孔与注塑口相连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注塑口中注入的原料可以通过各注塑孔均匀流向型芯、第一型腔、第二型腔之间,从而有利于产品的稳定成型。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型腔采用水平移动方式,所述第二型腔采用斜向移动方式,且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采用拼接式结构。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可以进行快速、稳定拼接,便于后续的前期的成型和后续的脱模,使得结合处更加牢固,提高了模具的稳定性。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型腔的水平部分边缘处开设有通孔结构,且所述第二型腔与导向柱滑动套接,并且所述导向柱呈倾斜状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采用拼接式结构设置,且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两者之间设置有刀组,并且所述刀组的中间开设有定位孔,同时所述第二腔体的滑动件上表面设置有凸起的限位块,而且所述限位块与定位孔构成卡合结构,所述第二腔体的滑动件与第二驱动器输的端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注塑时,第二驱动器可以带动第二腔体的滑动件进行移动,从而对刀组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可以将型腔分隔,便于后续的分次注塑,从而有效提高了软硬胶的结合稳定性,避免发生跑胶和不牢固的现象。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双色注塑成型刀模采用斜口加平口的结合方式,有效提高了结合处的牢固性,提高了注塑稳定性,同时采用刀组阻隔的方式,可以提高软硬胶的结合度,提高了成品的质量,具体内容如下:
[0020]1、设置有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在进行合模时,第一型腔采用平口式的移动方式,而第二型腔采用斜口的移动方式,使得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可以进行稳定拼接,从而提高了结合处的牢固度,提高了模具的稳定性和注塑效果;
[0021]2、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刀组、定位孔,通过第二腔体上滑动件的限位块,可以配合定位孔对刀组进行稳定限位,同时便于后续对刀组进行拆换,注塑时,通过控制滑动件的移动,可以对刀组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多模腔的分隔,实现双色注塑,有效提高了软硬胶的结合稳定性,避免产生跑胶,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型芯、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型芯、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加热流道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定模;2、动模;3、注塑口;4、加热流道;5、型芯;6、注塑孔;7、第一型腔;8、固定架;9、第一驱动器;10、滑轨;11、第二驱动器;12、第二型腔;1201、第一腔体;1202、第二腔体;1203、限位块;1204、刀组;1205、定位孔;13、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双色注塑成型刀模,包括定模1、动模2和型芯5,定模1的外侧设置有动模2,且动模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注塑口3,并且动模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型芯5;
[0030]还包括:第一型腔7和第二型腔12,设置于定模1的内侧;
[0031]固定架8,固定安装于定模1的外侧,固定架8的端部安装有第一驱动器9,且第一驱动器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滑轨10,并且滑轨10的外侧安装有第二驱动器11;第一型腔7采用水平移动方式,第二型腔12采用斜向移动方式,且第一型腔7和第二型腔12采用拼接式结构。第二型腔12的水平部分边缘处开设有通孔结构,且第二型腔12与导向柱13滑动套接,并且导向柱13呈倾斜状设置,如图1

3所示,当需要进行注塑时,控制第一驱动器9带动第一型腔7和第二型腔12进行移动拼接,此时第一型腔7采用平口移动方式,而第二型腔12会沿导向柱13进行斜口移动,从而实现牢固拼接,提高了模具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发生磨损,同时确保了注塑效果。
[0032]动模2的内侧设置有加热流道4,且加热流道4呈曲折状,并且加热流道4与注塑口3相连通。型芯5四周均匀贯通有注塑孔6,且注塑孔6与注塑口3相连通。第一型腔7和第二型腔12均包括第一腔体1201和第二腔体1202。第一腔体1201和第二腔体1202采用拼接式结构设置,且第一腔体1201和第二腔体1202两者之间设置有刀组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双色注塑成型刀模,包括定模(1)、动模(2)和型芯(5),所述定模(1)的外侧设置有动模(2),且所述动模(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注塑口(3),并且所述动模(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型芯(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型腔(7)和第二型腔(12),设置于定模(1)的内侧;固定架(8),固定安装于定模(1)的外侧,所述固定架(8)的端部安装有第一驱动器(9),且所述第一驱动器(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滑轨(10),并且所述滑轨(10)的外侧安装有第二驱动器(11);所述第一型腔(7)和第二型腔(12)均包括第一腔体(1201)和第二腔体(1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双色注塑成型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2)的内侧设置有加热流道(4),且所述加热流道(4)呈曲折状,并且所述加热流道(4)与注塑口(3)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双色注塑成型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5)四周均匀贯通有注塑孔(6),且所述注塑孔(6)与注塑口(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必正许伟志金玲超王湛喻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正谊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