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TC板线束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573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PTC加热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C板线束防护结构,设于PTC板上,通过线束外侧包设有线束防护套,具体的,线束防护套可采用多层电气胶带缠绕包覆或采用绝缘套管套接防护,还包括线束卡扣,线束卡扣包括固定于PTC板底端上的固定部,以及连接于固定部一端的卡槽部,线束穿设于卡槽部限位,PTC板底端固定有支撑肋,支撑肋的高度高于线束卡扣的高度,以避免线束在整包振动过程中,易偏移受模组和PTC板的挤压压迫,导致线束表面绝缘皮破损同PTC铝板接触,导致在绝缘检测过程中整包绝缘不合格的问题。过程中整包绝缘不合格的问题。过程中整包绝缘不合格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TC板线束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PTC加热板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PTC板线束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动力电池包生产过程中,电池包绝缘故障频发,包括在整车使用环境中,偶发的动力电池绝缘故障,通过对电池包进行拆解分析发现,在PTC装配过程中,PTC加热铝板上的线束缺乏防护,容易发生位置偏移,尤其在整包振动过程中,易偏移受模组和PTC板的挤压压迫,导致线束表面绝缘皮破损同PTC铝板接触,导致在绝缘检测过程中整包绝缘不合格,为防止后续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此类问题,对此提出一种新型PTC板线束防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PTC板线束防护结构,以解决PTC板上的线束缺乏防护,容易发生位置偏移,尤其在整包振动过程中,易偏移受模组和PTC板的挤压压迫,导致线束表面绝缘皮破损同PTC铝板接触,导致在绝缘检测过程中整包绝缘不合格的问题。
[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PTC板线束防护结构,设于PTC板上,包括:
[0005]线束防护套,包设于线束外侧;
[0006]线束卡扣,线束卡扣包括固定于PTC板底端上的固定部,以及连接于固定部一端的卡槽部,线束穿设于卡槽部限位;
[0007]支撑肋,固定设于PTC板底端,支撑肋的高度高于线束卡扣的高度。
[0008]优选地,线束卡扣为弹片,弹片两端开设有装配孔,弹片中间设有固定于PTC板上的卡箍,弹片一端弯折并穿设于卡箍,以叠放于另一端的上边,从而弹片位于卡箍的一端贴合叠放,并通过装配孔装配固定于PTC板上,以形成固定部,弹片位于卡箍的另一端为开口状,以形成卡槽部,用以供线束穿设弹片的开口端限位。
[0009]优选地,装配孔开设有若干个。
[0010]优选地,支撑肋设计呈T型形状,且支撑肋远离PTC板一端为宽面的T型平台。
[0011]优选地,支撑肋底端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远离支撑肋一端连接有弧形卡爪,用于卡接线束限位。
[0012]优选地,PTC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用于和外箱体定位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线束外侧包设有线束防护套,具体的,线束防护套可采用多层电气胶带缠绕包覆或采用绝缘套管套接防护,还包括线束卡扣,线束卡扣包括固定于PTC板底端上的固定部,以及连接于固定部一端的卡槽部,线束穿设于卡槽部限位,PTC板底端固定有支撑肋,支撑肋的高度高于线束卡扣的高度,以避免线束在整包振动过程中,易偏移受模组和PTC板的挤压压迫,导致线束表面绝缘皮破损同PTC铝板接触,导致在绝缘检测过程中整包绝缘不合格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线束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弹片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限位杆和弧形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为:
[0021]1、PTC板;2、线束;3、线束防护套;4、线束卡扣;41、固定部;42、卡槽部;5、支撑肋;6、装配孔;7、卡箍;8、限位杆;9、弧形卡爪;10、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4]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PTC板线束防护结构,设于PTC板1上,包括包设于线束2外侧的线束防护套3,还包括线束卡扣4,线束卡扣4包括固定于PTC板1底端上的固定部41,以及连接于固定部41一端的卡槽部42,线束2穿设于卡槽部42限位,PTC板1底端固定有支撑肋5,支撑肋5的高度高于线束卡扣4的高度。
[0025]本技术中,如图1所示,为PTC板1的仰视图,具体的,PTC板1设于电池包外箱体内底端,PTC板1顶端上为电池模组,PTC板1上的加热线束通电,以通过铝板热传导加热电池模组,线束2外侧包设有线束防护套3,具体的,线束防护套3可采用多层电气胶带缠绕包覆或采用绝缘套管套接防护,还包括线束卡扣4,线束卡扣4包括固定于PTC板1底端上的固定部41,以及连接于固定部41一端的卡槽部42,线束2穿设于卡槽部42限位,PTC板1底端固定有支撑肋5,支撑肋5的高度高于线束卡扣4的高度,以避免线束2在整包振动过程中,易偏移受模组和PTC板1的挤压压迫,导致线束表面绝缘皮破损同PTC铝板接触,导致在绝缘检测过程中整包绝缘不合格的问题。
[002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线束卡扣4为弹片,弹片两端开设有装配孔6,弹片中间设有固定于PTC板1的卡箍7,弹片一端弯折并穿设于卡箍7,以叠放于另一
端的上边,从而弹片位于卡箍7的一端贴合叠放,并通过装配孔6装配固定于PTC板1上,以形成固定部41,弹片位于卡箍7的另一端为开口状,以形成卡槽部42,用以供线束2穿设弹片的开口端限位。
[0027]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装配孔6开设有若干个,从而对于不同线束2或线束防护套3尺寸,拉动上边的弹片沿卡箍7横移,以沿不同装配孔6装配连接,以调节一端的卡槽部42的开口大小。
[002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支撑肋5设计呈T型形状,且支撑肋远离PTC板1一端为宽面的T型平台,以通过T型平台稳固支撑于外箱体上。
[002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支撑肋5底端连接有限位杆8,限位杆8远离支撑肋5一端连接有弧形卡爪9,用于卡接线束2限位,以利于线束2的进一步限位防护,防止线束2随振动偏移至支撑肋5位置,受挤压而破损。
[003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PTC板1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10,用于和外箱体定位固定连接,可选的,定位孔10、装配孔6处均可采用螺钉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TC板线束防护结构,设于PTC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防护套,包设于线束外侧;线束卡扣,所述线束卡扣包括固定于所述PTC板底端上的固定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一端的卡槽部,线束穿设于所述卡槽部限位;支撑肋,固定设于所述PTC板底端,所述支撑肋的高度高于所述线束卡扣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TC板线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卡扣为弹片,所述弹片两端开设有装配孔,所述弹片中间设有固定于PTC板上的卡箍,所述弹片一端弯折并穿设于所述卡箍,以叠放于另一端的上边,从而所述弹片位于所述卡箍的一端贴合叠放,并通过所述装配孔装配固定于所述PTC板上,以形成所述固定部,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唐庆伟孙卫琛周扬汪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