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524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5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该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包括:本体,可滑动地结合到设置在车辆内侧的侧表面上的安装区域,并且乘客能够将手臂放置在本体上;移动引导件,从本体突出并插入设置在安装区域中的安装槽中以引导本体沿安装槽移动;以及安装单元,设置在安装区域中,并且支撑本体并固定在安装区域中滑动以拉出的本体的位置。滑动以拉出的本体的位置。滑动以拉出的本体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诸如滑动门饰板的结构的扶手能够在内板上可滑动以拉出而防止扶手与门的开闭路径发生干涉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在车辆的门板上设置有门饰板以改善门板的外观并防止将噪声引入车辆室内,并且在门饰板上基本上设置有扶手、拉手、地图袋等以增加乘客便利性。门饰板的扶手设置在侧门上,并且通常制造为与用于开闭门的把手、收纳空间、用于升降侧门窗玻璃的开关等一体的结构。
[0003]此外,扶手通常由芯部(core)和表皮(skin)的组件形成,芯部被构造成形成扶手的整体外观并且通过与门饰板结合而具有耐用性,表皮被构造成围绕芯部并且由软材料形成。另外,扶手平行于车辆的行驶方向设置在门饰板内侧,并被构造成使得车辆内的驾驶员或乘客可以将手臂放置在扶手上,并且用于开闭门的把手和各种便利设备与扶手一体形成。
[0004]近来,正在尝试将车辆门饰板的结构从门饰板围绕车辆的B柱的中心轴线旋转的类型改变为滑动结构应用于门饰板的类型。然而,由于这种滑动门饰板中的扶手平行于车辆的行驶方向设置在车辆内侧,因此当应用滑动结构时,扶手会干涉设置在第二排的门的操作路径,因此可能损坏扶手或无法打开门。
[0005]本部分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做出本专利技术以致力于解决与现有技术关联的上述问题,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其中扶手通过轨道与设置在用于车辆的第二排座椅的空间中的安装区域结合,使得扶手响应于用户操作在安装区域中滑动以选择性地拉出,以防止在门以可滑动的方式开闭的结构中扶手与门的开闭路径发生干涉。
[0007]在一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该扶手装置可以包括:本体,可滑动地结合到设置在车辆内侧的侧表面上的安装区域,并且被构造成使得乘客能够将手臂放置在本体上;移动引导件,被构造成从本体突出并插入设置在安装区域中的安装槽中以引导本体沿安装槽移动;以及安装单元,设置在安装区域中,并且被构造成支撑本体并固定在安装区域中滑动以拉出的本体的位置。
[000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体可以包括:主体,结合到安装区域;以及结合构件,与主体的后表面结合而突出,并且在安装槽的一个端部插入安装单元中。另外,安装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引导槽,被构造成沿结合构件的插入方向形成第一路径;第二引导槽,被设置为从第一引导槽分支并向上延伸,并且被构造成根据结合构件的移动形成第二路径;以及第三
引导槽,被设置为从第一引导槽分支并向下延伸,并且被构造成根据结合构件的移动形成第三路径。
[0009]第一引导槽至第三引导槽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卡合区域(engaging area),卡合区域被构造成具有与设置在结合构件的一个端部的卡合件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以使卡合件与卡合区域的内侧卡合。安装单元被构造成使得结合构件可以突出以插入第二引导槽或第三引导槽中,从而调节主体的高度,并且结合构件的突出可以分级调节。
[0010]另外,本体可以包括:主体,结合到安装区域并被构造成具有C形,使得从安装区域的内表面突出的安装单元保持在主体中;以及插入构件,设置在主体中并响应于主体的滑动而选择性地插入安装单元中。插入构件可以由磁性材料形成,并且插入构件插入安装单元中的位置可以通过插入构件和设置在安装单元中的磁体之间的磁性结合来固定。
[0011]在插入构件插入安装单元中时,插入构件可以与安装单元的头部结合,并且在主体围绕插入构件旋转以调节主体的角度时,连接到头部的延伸构件可以容纳在设置在主体中的角度调节引导件中。本体可以进一步包括:固定构件,折叠并安装在主体的一个表面上,随着通过主体的旋转来调节主体的角度,固定构件由于固定构件的重量而从折叠状态展开以突出,并且插入设置在安装区域的内表面中的插入凹槽中。另外,固定构件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固定构件的长度选择性地朝向插入凹槽延伸。
[0012]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和优选实施例在下文讨论。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在下文讨论。
附图说明
[0014]现在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例性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在下文中仅以说明的方式给出,因此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并且其中:
[0015]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的安装位置的立体图;
[0016]图2A和图2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的本体的结合结构的视图;
[0017]图3A和图3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的本体的滑动的视图;
[0018]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的本体的突出位置的视图;
[0019]图5A和图5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中的本体与安装单元之间的结合关系的视图;
[0020]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中的本体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视图;
[0021]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中的结合构件的插入状态的视图;
[0022]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中的安装单元的延伸的视图;
[0023]图9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中的本体的结合结构的视图;
[0024]图10A至图10C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的本体的滑动的视图;
[0025]图1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的角度调节引导件的视图;
[0026]图1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的本体的初始状态的视图;以及
[0027]图13A和图13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的本体的旋转状态的视图。
[0028]应理解的是,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呈现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各种优选特征的稍微简化的表示。如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例如具体尺寸、取向、位置和形状的具体设计特征将部分地由特定的预期应用和使用环境确定。
[0029]在附图中,附图标记在附图的几个图中指代本专利技术的相同或等同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下文中,现在将详细参照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下文描述。尽管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将理解的是,本描述并非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于那些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仅涵盖示例性实施例,而且涵盖可以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和范围内的各种替代、修改、等同形式和其它实施例。
[003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以及用于实现这些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从下文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方面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
[0032]然而,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包括:本体,可滑动地结合到设置在车辆内侧的侧表面上的安装区域,并且乘客能够将手臂放置在所述本体上;移动引导件,从所述本体突出并插入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中的安装槽中以引导所述本体沿所述安装槽移动;以及安装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中,并且支撑所述本体并固定在所述安装区域中滑动以拉出的所述本体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其中,所述本体包括:主体,结合到所述安装区域;以及结合构件,与所述主体的后表面结合而突出,并且在所述安装槽的一个端部插入所述安装单元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其中,所述安装单元包括:第一引导槽,沿所述结合构件的插入方向形成第一路径;第二引导槽,从所述第一引导槽分支并向上延伸,并且根据所述结合构件的移动形成第二路径;以及第三引导槽,从所述第一引导槽分支并向下延伸,并且根据所述结合构件的移动形成第三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槽至所述第三引导槽中的每一个包括卡合区域,所述卡合区域具有与设置在所述结合构件的一个端部的卡合件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以使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卡合区域的内侧卡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扶手装置,其中,所述结合构件突出以插入所述第二引导槽或所述第三引导槽中,从而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智雅赵民浩黄珍皓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