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稠油的多段开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494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藏开发和采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稠油的多段开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段塞的方式将降粘剂注入储层,每一段塞注入的降粘剂采用不同的浓度、注入液量和注入排量;每一段塞降粘剂的浓度范围为有效浓度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稠油的多段开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藏开发和采油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稠油的多段开 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稠油资源极为丰富,已在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南襄盆地、准噶尔 盆地、二连盆地等12个大中型含油盆地和凹陷发现70多个稠油油田,储量超 过80
×
108t。稠油受自身粘度的影响,在储层中持续渗流的阻力很高,对于大 多数稠油油田,除了蒸汽吞吐和蒸汽驱等热采方法外,其他采油方法的采收率 非常低,不足原始储量的5%。但热采过高的前期投资与运行成本导致稠油生 产难以实现盈利,继而无法达到效益开发,极大地限制了稠油的开采程度。此 外,作为目前稠油主力采油技术的蒸汽吞吐,经过多轮次注汽,储层汽窜严重, 含水骤升,甚者出现暴性水淹,导致区块储量整体浪费。热采之外的其他采油 技术,难以维持稠油油藏的长期正常生产,且随着稠油粘度的上升,稠油开发 愈加困难,特超稠油、深层稠油、敏感性稠油和薄层稠油高达1.3亿吨的探明 储量处于难动用状态。
[0003]稠油受自身高粘度的影响,在储层的渗流机制中运移非常困难。对于原油 饱和度较高的储层,岩心所测数据并不代表实际的储层渗透率。因为稠油流经 孔隙时会吸附于岩石表面,令渗流通道变窄,造成相对渗透率的下降,继而不 利于稠油的持续生产。鉴于热采成本过高,稠油有效开采方法匮乏的现状,化 学降黏凭借开发成本低、措施便捷、有效生产周期长、储层损伤程度低等特点 成为稠油开采最具潜力的接替方法。
[0004]然而,鉴于油藏条件较为复杂,化学降黏在目前的现场应用中尚有诸多问 题亟待解决:1.仅以降黏率作为药剂筛选指标,未考虑储层对药剂本身的吸附, 目前药剂多数不具备普适性;2.仅以室内降粘结果设计现场药剂使用浓度,未 考虑储层采出程度与含水的影响,造成药剂注入浓度偏低无效或过高浪费;3. 仅采用统一的渗透率和孔隙度设计注入液量,忽略了储层非均质性的问题,导 致现场施工高压难注或波及范围不足;4.现场施工采用固定的注剂速度和段塞 浓度,对现场注剂中出现的压力变化无应对措施,导致注剂效果严重受限;5. 施工结束后的关井扩散时间过长,且依经验而定,缺乏有效的参数进行判断和 优化。
[0005]中国专利申请CN104265254A公开了一种深层超稠油多段塞注油溶性降粘 剂和液态CO2采油工艺方法,其注油溶性降粘剂和液态CO2分四段塞式注入, 油溶性降粘剂注入强度2~3t/m,CO2注入强度15~20t/m,油溶性降粘剂和CO2注入比例1:6~12,油溶性降粘剂注入速度8~12m3/h,液态CO2注入速度 10~15t/h。第一段塞注入占油溶性降粘剂总注入量40%的油溶性降粘剂,注入 速度8~12m3/h;第二段塞注入占液态CO2总注入量33%的液态CO2,注入速度 10~15t/h,注入20%油溶性降粘剂,注入速度8~12m3/h;第三段塞注入33%的 液态CO2,注入速度10~15t/h,注入20%油溶性降粘剂,注入速度8~12m3/h; 第四段塞注入33%的液态CO2,注入速度10~15t/h,注入20%油溶性降粘剂, 注入速度8~12m3/h,采用正注,高温防膨剂溶液顶替,关井焖井10~15天开井 生产。该方法虽然采用多段注入,但
每一段塞均采用相同浓度的降粘剂。
[0006]对于稠油的开采,目前仍需要提高采收率更为有效的开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稠油的多段开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步骤简 单,实施成本低、作用效果显著,有效作用时间长、周期累油高。
[0008]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稠油的多段开采方法,采用多段塞的方式将降粘剂注入储层,每一段 塞注入的降粘剂采用不同的浓度、注入液量和注入排量;每一段塞降粘剂的浓 度为有效浓度的1

10倍;每一段塞注入排量为10

60m3/h;各段塞注入液量之 和为总注入液量。
[0010]进一步地,上述稠油的多段开采方法中,所述有效浓度为降粘剂在50

70℃ 条件下,针对脱气脱水粘度>30000mPa
·
s的稠油,降粘率>95%时的药剂浓度。
[0011]进一步地,上述稠油多段开采方法中,对于直斜井,所述总注入液量根据 公式Q=πr2LΦ计算得出,其中,L:油层有效厚度,单位m;r:预处理半径, 单位m;Φ:孔隙度;Q:总注入液量,单位m3。
[0012]对于水平井,所述总注入液量根据公式Q=HLWΦ计算得出,其中,H: 油层有效厚度,单位m;L:水平井段长,单位m;W:预计处理距离,单位 m;Φ:孔隙度;Q:总注入液量,单位m3。
[0013]进一步地,对于直斜井,所述多段开采方法优选采用三段塞的方式将降粘 剂注入储层。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三段塞的方式具体为:第一段塞,注入液量为总注入液 量的20

30%,浓度为有效浓度的3~10倍,注入排量为10~20m3/h;第二段塞, 注入液量为总注入液量的20~50%,浓度为有效浓度的1~6倍,注入排量为 40~60m3/h;第三段塞,注入液量为总注入液量的20

30%,浓度为有效浓度的 1~2倍,注入排量为20~40m3/h。
[0015]上述三段塞方式的液量浓度和排量是根据所筛选降粘剂的降粘率确定的, 具体来说,在第一塞段,对于采出程度<5%的储层,近井区域原油动用差,低 排量注入高浓度药剂,可令降粘剂充分与原油接触,实现快速降粘,避免注剂 高压,对于含水>50%的储层,可有效避免后续注剂被过度稀释造成药剂浪费; 第二段塞,高排量注入可令药剂向远端持续推进,避免形成稠油环导致储层堵 塞;第三段塞,降低注入排量并提高注入浓度,进一步提升第二段塞高速注入 下产生的注剂空间内稠油的流度,提高储层出液能力。
[0016]进一步地,对于水平井,所述多段开采方法优选采用四段塞的方式将降粘 剂注入储层。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四段塞的方式具体为:第一段塞,注入液量为总注入液 量的10

20%,浓度为有效浓度的3~10倍,注入排量为10~20m3/h;第二段塞, 注入液量为总注入液量的20~60%,浓度为有效浓度的1

2倍,注入排量为 30~50m3/h;第三段塞,注入液量为总注入液量的20

30%,浓度为有效浓度的 1~2倍,注入排量为40~60m3/h;第四段塞,注入液量为总注入液量的10~20%, 浓度为有效浓度的0.5~1倍,注入排量为20~30m3/h。
[0018]上述四段塞开采方法,第一段塞避免注剂高压,或提高近井积液的药剂浓 度;第
二段塞高排量注入可以增加注剂对水平井水平段未动用区域稠油的波及 效率,提高水平段的整体动用率;第三段塞高排量注入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的多段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多段塞的方式将降粘剂注入储层,每一段塞注入的降粘剂采用不同的浓度、注入液量和注入排量;每一段塞降粘剂的浓度范围为有效浓度的1

10倍;每一段塞注入排量为10

60m3/h;各段塞注入液量之和为总注入液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稠油的多段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浓度为降粘剂在50

70℃条件下,针对脱气脱水粘度>30000mPa
·
s的稠油,降粘率>95%时的药剂浓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稠油的多段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直斜井,所述总注入液量根据公式Q=πr2LΦ计算得出,其中,L:油层有效厚度,单位m;r:预处理半径,单位m;Φ:孔隙度;Q:总注入液量,单位m3;对于水平井,所述总注入液量根据公式Q=HLWΦ计算得出,其中,H:油层有效厚度,单位m;L:水平井段长,单位m;W:预计处理距离,单位m;Φ:孔隙度;Q:总注入液量,单位m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稠油的多段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直斜井,所述多段开采方法优选采用三段塞的方式将降粘剂注入储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稠油的多段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段塞的方式具体为:第一段塞,注入液量为总注入液量的20

30%,浓度为有效浓度的3~10倍,注入排量为10~20m3/h;第二段塞,注入液量为总注入液量的20~50%,浓度为有效浓度的1~6倍,注入排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杰李健康唐洪涛张韬刘全国李永强孙雯王桂勋于同印尚智美冯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