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625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疗设备,所述电疗设备包括:主机、术前电极带及术后电极带,所述术前电极带和所述术后电极带均包括:电极带主体及设于所述电极带主体上的两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设于所述电极带主体接触体表皮肤的一表面;在所述主机与所述术前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电气连接时,所述电疗设备工作于术前模式,此时,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术前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释放术前电刺激脉冲;在所述主机与所述术后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电气连接时,所述电疗设备工作于术后模式,此时,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术后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释放术后电刺激脉冲。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疗设备,用于术前消除肢体肿胀和术后帮助肌肉康复。帮助肌肉康复。帮助肌肉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疗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理治疗器械中的电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骨科诊疗水平得到飞速发展,越来越多国人能够得到满意的手术,然而与之并不相符的是相对落后的骨科围手术期的管理水平,极大地影响了患者肢体功能的治疗和康复。
[0003]骨科围手术期是围绕骨科手术的一整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一段时间。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操作本身,而且相当大程度上与术前及术后处理这些围手术期的环节密切相关。
[0004]在创伤骨科中,肢体肿胀是影响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与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表现为:
[0005]1)术前过度肿胀者无法尽早接受手术,错过最佳手术时机;
[0006]2)术前下肢骨折患者通常需要牵引制动;
[0007]3)肿胀严重者可阻塞周围动静脉诱发肌肉缺血坏死,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若不及时处置将有截肢风险;且若肌肉坏死范围过大,肌溶解坏死产生的各类毒素吸收可能导致肝肾功能障碍,出现死亡风险;
[0008]4)术后过度肿胀不利于伤口愈合;
[0009]5)术后患者因疼痛减少患肢活动等均可导致局部血流缓慢,局部血管损伤或创伤应激反应等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使得围手术期并发心脑血管意外及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风险显著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0010]与此同时,废用性肌萎缩也一直是困扰骨科治疗后临床功能康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表现为:
[0011]1)病理改变是肌纤维的横截面积缩小,肌纤维在纵向上的挛缩,影响肌肉的延展性,肌肉弹性变差;
[0012]2)由于肌肉长时间没有足够的运动,肌肉块(特别是下肢部位)变细,肌肉绷紧放松的时候比患病前更为松垮,力量更小,同样的动作完成困难,甚至是无法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1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疗设备,用于术前消除肢体肿胀和术后帮助肌肉康复。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疗设备,所述电疗设备包括:
[0015]主机、术前电极带及术后电极带,所述术前电极带和所述术后电极带均包括:电极带主体及设于所述电极带主体上的两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设于所述电极带主体接触体表皮肤的一表面;
[0016]在所述主机与所述术前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电气连接时,所述电疗设备工作于术
前模式,此时,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术前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释放术前电刺激脉冲;
[0017]在所述主机与所述术后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电气连接时,所述电疗设备工作于术后模式,此时,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术后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释放术后电刺激脉冲。
[0018]可选地,所述术前电极带和所述术后电极带均还包括:主机安装座,设于所述电极带主体远离体表皮肤区的一表面;所述主机通过所述主机安装座安装于所述术前电极带或所述术后电极带上,并与所述术前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或所述术后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电气连接。
[0019]可选地,对于所述术前电极带,所述主机安装座设于所述电极带主体的一端,两个所述电极片设于所述主机安装座的同一侧;对于所述术后电极带,所述主机安装座设于所述电极带主体的中部,两个所述电极片设于所述主机安装座的两侧。
[0020]可选地,所述主机上设有电极带安装槽,所述术前电极带或所述术后电极带通过所述电极带安装槽安装于所述主机上;
[0021]在所述术前电极带通过所述电极带安装槽安装于所述主机上时,所述主机与所述术前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电气连接;
[0022]在所述术后电极带通过所述电极带安装槽安装于所述主机上时,所述主机与所述术后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电气连接。
[0023]可选地,在所述电疗设备工作于术前模式时,其佩戴部位为膝关节腓骨长短肌腓骨头附着部与胫骨结节连线对应的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体表皮肤区,其中,两个电极片中的负电极片位于腓骨长短肌腓骨头附着部位置,两个电极片中的正电极片位于胫前肌胫骨附着部位置,刺激对象为胫骨结节与腓骨长短肌腓骨头附着部连线区域的肌肉神经;在所述电疗设备工作于术后模式时,其佩戴部位为胫骨嵴的体表皮肤区,其中,两个电极片分别位于胫骨前肌肌腹两侧位置,刺激对象为胫骨前肌。
[0024]可选地,所述术前电刺激脉冲的波形包括单极性方波或非对称双极性脉冲,其中,所述单极性方波和所述非对称双极性脉冲的频率均介于0.1Hz

10Hz之间,最大脉冲电压均介于40V

120V之间,最大脉冲电流均介于20mA

40mA,脉冲宽度均介于100μs

1000μs;所述术后电刺激脉冲的波形包括对称双极性方波或非对称双极性脉冲,其中,所述对称双极性方波和所述非对称双极性脉冲的频率均介于5Hz

150Hz之间,最大脉冲电压均介于40V

120V之间,最大脉冲电流均介于20mA

40mA,脉冲宽度均介于100μs

1000μs。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疗设备,所述电疗设备包括:
[0026]主机及共用电极带,所述共用电极带包括:电极带主体及设于所述电极带主体上的至少三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设于所述电极带主体接触体表皮肤的一表面;其中,所述电极片包括术前电极片和术后电极片;
[0027]在所述主机选择进入术前模式时,所述电疗设备工作于术前模式,所述主机与所述共用电极带的术前电极片电气连接,并通过所述术前电极片释放术前电刺激脉冲;
[0028]在所述主机选择进入术后模式时,所述电疗设备工作于术后模式,所述主机与所述共用电极带的术后电极片电气连接,并通过所述术后电极片释放术后电刺激脉冲。
[0029]可选地,在所述电极片的数量为三个时,三个所述电极片中的一个为共用电极片,其与另外两个所述电极片中的一个构成术前电极片,其与另外两个所述电极片中的另一个构成术后电极片;在所述电极片的数量为四个时,四个所述电极片中的两个为术前电极片,
另外两个为术后电极片。
[0030]可选地,在所述电疗设备工作于术前模式时,其佩戴部位为膝关节腓骨长短肌腓骨头附着部与胫骨结节连线对应的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体表皮肤区,其中,两个电极片中的负电极片位于腓骨长短肌腓骨头附着部位置,两个电极片中的正电极片位于胫前肌胫骨附着部位置,刺激对象为胫骨结节与腓骨长短肌腓骨头附着部连线区域的肌肉神经;在所述电疗设备工作于术后模式时,其佩戴部位为胫骨嵴的体表皮肤区,其中,两个电极片分别位于胫骨前肌肌腹两侧位置,刺激对象为胫骨前肌。
[0031]可选地,所述术前电刺激脉冲的波形包括单极性方波或非对称双极性脉冲,其中,所述单极性方波和所述非对称双极性脉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疗设备包括:主机、术前电极带及术后电极带,所述术前电极带和所述术后电极带均包括:电极带主体及设于所述电极带主体上的两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设于所述电极带主体接触体表皮肤的一表面;在所述主机与所述术前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电气连接时,所述电疗设备工作于术前模式,此时,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术前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释放术前电刺激脉冲;在所述主机与所述术后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电气连接时,所述电疗设备工作于术后模式,此时,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术后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释放术后电刺激脉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术前电极带和所述术后电极带均还包括:主机安装座,设于所述电极带主体远离体表皮肤区的一表面;所述主机通过所述主机安装座安装于所述术前电极带或所述术后电极带上,并与所述术前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或所述术后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电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术前电极带,所述主机安装座设于所述电极带主体的一端,两个所述电极片设于所述主机安装座的同一侧;对于所述术后电极带,所述主机安装座设于所述电极带主体的中部,两个所述电极片设于所述主机安装座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上设有电极带安装槽,所述术前电极带或所述术后电极带通过所述电极带安装槽安装于所述主机上;在所述术前电极带通过所述电极带安装槽安装于所述主机上时,所述主机与所述术前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电气连接;在所述术后电极带通过所述电极带安装槽安装于所述主机上时,所述主机与所述术后电极带的两个电极片电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疗设备工作于术前模式时,其佩戴部位为膝关节腓骨长短肌腓骨头附着部与胫骨结节连线对应的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体表皮肤区,其中,两个电极片中的负电极片位于腓骨长短肌腓骨头附着部位置,两个电极片中的正电极片位于胫前肌胫骨附着部位置,刺激对象为胫骨结节与腓骨长短肌腓骨头附着部连线区域的肌肉神经;在所述电疗设备工作于术后模式时,其佩戴部位为胫骨嵴的体表皮肤区,其中,两个电极片分别位于胫骨前肌肌腹两侧位置,刺激对象为胫骨前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术前电刺激脉冲的波形包括单极性方波或非对称双极性脉冲,其中,所述单极性方波和所述非对称双极性脉冲的频率均介于0.1Hz

10Hz之间,最大脉冲电压均介于40V

120V之间,最大脉冲电流均介于20mA

40mA,脉冲宽度均介于100μs

1000μs;所述术后电刺激脉冲的波形包括对称双极性方波或非对称双极性脉冲,其中,所述对称双极性方波和所述非对称双极性脉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李嘉彦陈重庞琪陈晓熠李宏彭铁刚张倩
申请(专利权)人:国科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