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感应电的拆接线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39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感应电的拆接线工具。所述拆接线工具包括绝缘隔离单元、接地泄流单元和螺杆;绝缘隔离单元包括固定手柄和转动手柄;接地泄流单元包括接地线引出端子;绝缘固定手柄为C字形半开口结构,固定手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套筒接头;螺杆一端连接绝缘转动手柄,另一端穿过螺纹孔,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套筒接头;接地线引出端子一端连接固定手柄,另一端连接接地线;第一套筒接头和第二套筒接头均连接套筒;操作时,通过旋转手握绝缘转动手柄及绝缘固定手柄,带动螺杆穿过螺纹孔,夹住需要拆接的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彻底把工作人员和设备外壳绝缘隔离进行拆接线工作,保证了试验操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人身安全。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感应电的拆接线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感应电的拆接线工具。

技术介绍

[0002]近年电力系统新增一种叫做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管道输电线路的电气设备,又称GIL。由于GIL的长度很长,其外壳为金属外壳,感应电压很高,所以正常运行中的GIL设备须外壳须多点重复接地,运行中GIL外壳与大地相连接,设备外壳是没有感应电的。
[0003]为了保证设备健康运行,每年的维护需要对500kV电压等级的GIL设备进行停电预防性试验工作,试验过程中由于工作需要须对这些已停电的GIL设备外壳的接地引出连片进行拆除。此时,被测试GIL设备虽然已经停电,但由于变电站内还有其它间隔GIL设备和架空母线还带电正常运行,被试设备受到周围强电场的交变电磁场感应的影响,设备的金属外壳以及设备的金属本体由于所处电场分布影响下会产生感应电压,因GIL设备长度较长,这些已停电的GIL设备的接地引出连片对地感应电压数值一般会去到2000伏到5000伏之间,非常之高,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就会在拆除(或装接)接地连片或者引线时受到感应电压的伤害,造成对拆接工作人员人身构成危害,因此需要研究防止感应电伤害的拆接线方法和工具。
[0004]现时方法是在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过程中,对于已经停电的500kV电压等级GIL设备,由于还处于周围带电的500kV电场内,受周围交变电场分布的影响,特别是外壳会产生悬浮电位的GIL电气设备进行接地连片拆除引线或者拆除接地连片时,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就会被过高的感应电压伤害。因此,及时消除过高感应电的危害和影响,是拆接线时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0005]参考:《防止高压静电感应电压的几种方法》论文,以往在此阶段消除感应电的做法是:
[0006]1、按带电作业标准,工作人员穿着静电感应防护服进行工作,称之为“静电服方法”。表面上,这是比较保险的做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各部分连接不良则可能进一步导致更大的静电感应电压。同时,对某些工作需频繁转移地点等而言,由于穿戴防护服和导电鞋既繁锁又不方便。
[0007]2、第二种方法是工作人员戴塑胶绝缘手套进行,也可以防止感应电伤害,称这种为“绝缘手套方法”。这种方法不错,但因手指的活动受限,仅适合对手指的灵活性要求不高的操作。戴塑胶绝缘手套进行拆接工作是不方便的,有效率低、速度慢的情况存在。如果可以改进成不戴塑胶绝缘手套进行拆接工作也可以的话,就可以提高效率。
[0008]3、第三种方法是:使用金属线将工作人员的人体接地从而释放所接触GIL设备的外壳或本体金属过高电压,称这为“金属线释压法”。也就是在现场临时用一段金属导线,将人体与大地连接,以达到释放人体感应电荷的目的。尽管这个方法比较有效,但可靠性值得注意,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0009]以上现存三种方法各有弊端,在电力行业500kV电压GIL设备的预防性试验作业
中,停电试验设施中产生的感应电对作业人员来说,是一种严重威胁作业人员安全的电击隐患。
[0010]因此在500kV电气GIL设备外壳进行拆除引线或者拆除接地连片时(或装接引线或接地连片时),需要使用一种更好的防止感应电伤害的拆接线工具,以有效防止与这些停电的GIL设备相接触的检修工作人员受到感应电压的伤害;同时,为避免以往拆接GIS电气设备的外壳接地连片时必须戴绝缘手套、或者穿防护服等才能进行,就还要保证体积小,以及使用方便等人体工学要求,从而让这些500kV的GIL电气设备的停电试验更加科学高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为完全改善以上几种不足,公开了一种防止感应电的拆接线工具,用于实时消除电场中的已停电GIL电气设备外壳感应电的电击影响,实现手工器具与消除感应电装置的有机融合。原理为手工器具配合带有消除感应电装置接地线的方法去克服外壳感应电的影响,研制思路为:拆接线工具的手柄为绝缘手柄,人员与设备无物理接触,另外手柄尾部有一组延长接地线引出,使危险的高感应电压降低至安全范围,保护人员的安全,使工作人员拆接线时不受感应电的伤害。
[0012]本技术的目的至少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之一实现。
[0013]一种防止感应电的绝缘拆接线工具,包括绝缘隔离单元、接地泄流单元和螺杆;绝缘隔离单元包括固定手柄和转动手柄;接地泄流单元包括接地线引出端子;
[0014]固定手柄为C字形半开口结构,固定手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套筒接头;螺杆一端连接转动手柄,另一端穿过螺纹孔,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套筒接头;
[0015]接地线引出端子一端连接固定手柄,另一端连接接地线;
[0016]第一套筒接头和第二套筒接头均连接不同尺寸的套筒;
[0017]操作时,通过旋转转动手柄,带动螺杆穿过螺纹孔,使得第一套筒接头和第二套筒接头上的套筒夹住需要拆接的部件。
[0018]进一步地,固定手柄和转动手柄均由绝缘材料制作而成。
[0019]进一步地,固定手柄和转动手柄的表面包裹有绝缘材料。
[0020]进一步地,第一套筒接头和第二套筒接头连接的套筒的尺寸根据需要拆接的部件的大小进行选择。
[0021]一种防止感应电的绝缘拆接线工具的拆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将接地线引出端子连接接地线;
[0023]S2、根据需要拆接的部件的尺寸大小,选择匹配的套筒套进第一套筒接头和第二套筒接头;
[0024]S3、旋转转动手柄,带动螺杆穿过螺纹孔,使得第一套筒接头和第二套筒接头上的套筒夹住需要拆接的部件;
[0025]S4、双手分别握持固定手柄和转动手柄对需要拆接的部件进行拆接。
[0026]相比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7]本技术将固定手柄底部的接线引出端子将感应电荷泄流下地,就能够先行有效消除并能实时有效消除可能造成对人身安全有伤害的感应电,防止误串入感应电回路的操作人员的人体受到电击伤害;同时还能够将停电作业区段的所有导体连成等电位导体,
从而使作业人员与作业区段导体处于同一电位点,防止静电感应对人体的电击伤害;
[0028]同时利用固定手柄和转动手柄彻底把工作人员和设备外壳绝缘隔离进行拆接线工作,保证了试验操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0029]本技术可实现在停电但有感应电可能的50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管道输电线路设备上拆接连片或引下线时不用戴塑胶绝缘手套的传统消除感应电电击方法。
[0030]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拆接线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进行详细说明。
[0033]实施例:
[0034]本实施例中,需要拆接的部件为已停电的GIL设备接地引出连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感应电的拆接线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隔离单元、接地泄流单元和螺杆(3);绝缘隔离单元包括固定手柄(2)和转动手柄(1);接地泄流单元包括接地线引出端子(4);固定手柄(2)为半开口结构,固定手柄(2)一端设置有螺纹孔(2

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套筒接头(2

2);螺杆(3)一端连接转动手柄(1),另一端穿过螺纹孔(2

1),螺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套筒接头(5

1);接地线引出端子(4)一端连接固定手柄(2),另一端连接接地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感应电的拆接线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套筒接头(2

2)和第二套筒接头(5

1)均连接套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感应电的拆接线工具,其特征在于,转动手柄(1)通过旋转带动螺杆(3)穿过螺纹孔(2

1),使得第一套筒接头(2

2)和第二套筒接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耀辉张红玉谭键权练文广周远波黄健光郭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