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线束用复合式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30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线束用复合式冲压模具,涉及冲压模具的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配合连接有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能快速的放置安装铜接片和多个套接有夹套的控制线体,模具使用时,先通过凹形压模将铜接片压持下移成凹形状,而端子片沿挤模槽移动,使压片成垂平状,之后上模板继续下移,再通过多个弧形压块将压片并拢,实现上多个控制线体快速与端子进行压合锁紧效果;控制线体和铜接片被压持时,均能被上模板和下模板进行限位,且通过导柱外滑动套设弹簧座,以及通过L形底模沿底模板滑动并挤压第一弹簧,使控制线体与铜接片能保持相对水平,防止冲压时出现折弯现象。防止冲压时出现折弯现象。防止冲压时出现折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线束用复合式冲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具体为一种控制线束用复合式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控制线束在与端子进行固定连接时,通常使用冲压模具进行冲压连接,目前的冲压模具多是逐一将控制线与对应的端子进行冲压连接,难以实现多个控制线被同时冲压连接处理,且因控制线多是被夹持固定放置,在冲压时,容易因控制线的一端随着铜接片下移而造成接线端子出现折弯现象,后续使用时需要复直处理,造成不必要的加工工序,使冲压效率降低,进行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控制线束用复合式冲压模具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线束用复合式冲压模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线束用复合式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配合连接有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包括有线束压模和凹形压模,所述线束压模和凹形压模固定连接,所述凹形压模上安装有多个弧形压块,所述下模板包括有L形底模和底模板,所述L形底模和底模板滑动连接,所述L形底模和线束压模之间夹设安装有多个线束组件,所述底模板和凹形压模之间夹设安装有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与线束组件卡接连接,线束压模和凹形压模固定连接成的上模板与冲压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滑动连接的L形底模和底模板组成的下模板被固定安装,将多个线束组件和端子组件放置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进行压合,实现多个线束组件快速安装。
[0005]优选地,所述线束压模和凹形压模的上表面均固定设有多个安装座,所述线束压模的底面固定设有多个上弧形块,所述凹形压模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多个弧形压块,多个安装座能与驱动装置进行固定连接,使上模板能随着驱动装置的活动件移动,通过凹形压模将端子组件压持下移,之后再通过弧形压块将端子组件上的多个线束组件进行压合锁紧;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凹形压模螺纹设置有多个螺栓,所述螺栓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凹形压模需要先于多个弧形压块压持端子组件,从而可通过调节螺栓,使连接板带动多个弧形压块移动,调节好多个弧形压块与端子组件的间距;所述L形底模上表面固定设有多个下弧形块,所述底模板上开设有两个矩形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L形底模固定连接,所述底模板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挤模槽,所述底模板上表面固定设有多个导柱,所述导柱与端子组件滑动连接,所述导柱外表面滑动套接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底端与底模板上表面固定连接,多个下弧形块能用于托持线束组件,底模板上的两个矩形槽能使片状的端子组件压合呈凹形状,便于端子组件后续与卡套组合安装,且导柱上设置的弹簧座能具备缓冲效果,使上模板和下模板能
稳定的进行冲压配合;所述第二滑槽内固定设有导杆,所述导杆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设于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内底面之间,L形底模上的托持线束组件被压持,能沿第二滑槽滑动,并挤压第一弹簧,使托持线束组件能与端子组件保持相对水平,防止出现端子折弯现象;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有铜接片,所述铜接片上开设有多个切割槽和圆孔,所述圆孔滑动安装导柱,所述铜接片上固定设有多个端子片,所述端子片上固定设有压片,铜接片能被压合在矩形槽处,形成凹形状,而端子片会先沿挤模槽向下移动,并使压片被挤压垂平状态,之后被弧形压块挤压,从而使端子片内的线束组件被压片固定;所述线束组件包括有控制线体,所述控制线体的一端套接有夹套,所述夹套为铜套,控制线体的一端套接有夹套,之后通过人工放置下弧形块处。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7]1、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能快速的放置安装铜接片和多个套接有夹套的控制线体,模具使用时,先通过凹形压模将铜接片压持下移成凹形状,而端子片沿挤模槽移动,使压片成垂平状,之后上模板继续下移,再通过多个弧形压块将压片并拢,实现上多个控制线体快速与端子进行压合锁紧效果;
[0008]2、控制线体和铜接片被压持时,均能被上模板和下模板进行限位,且通过导柱外滑动套设弹簧座,以及通过L形底模沿底模板滑动并挤压第一弹簧,使控制线体与铜接片能保持相对水平,防止冲压时出现折弯现象。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结构线束组件和端子组件连接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结构上模板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结构端子组件示意图。
[0014]图5为本技术结构下模板示意图。
[0015]图中:1、上模板;11、线束压模;12、上弧形块;13、凹形压模;131、第一滑槽;132、螺栓;133、第一滑块;14、弧形压块;15、连接板;16、安装座;2、下模板;21、L形底模;211、下弧形块;22、底模板;221、矩形槽;223、挤模槽;224、第二滑槽;23、导柱;24、弹簧座;25、导杆;26、第二滑块;27、第一弹簧;3、端子组件;31、铜接片;32、切割槽;33、端子片;34、压片;35、圆孔;4、线束组件;41、控制线体;42、夹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线束用复合式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1,所述上模板1配合连接有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1包括有线束压模11和凹形压模13,所述线束压模11和凹形压模13固定连接,所述凹形压模13上安装有多个弧形压块14,所述下模板2包括有L形底模21和底模板22,所述L形底模21和底模板22滑动连接,所述L形底模21和线束压模11之间夹设安装有多个线束组件4,所述底模板22和凹形压模13之间夹设安装有端子组件3,所述端子组件3与线束组件4卡接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束压模11和凹形压模13固定连接成的上模板1与冲压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滑动连接的L形底模21和底模板22组成的下模板2被固定安装,将多个线束组件4和端子组件3放置于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进行压合,实现多个线束组件4快速安装。
[0019]所述线束压模11和凹形压模13的上表面均固定设有多个安装座16,所述线束压模11的底面固定设有多个上弧形块12,所述凹形压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线束用复合式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配合连接有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1)包括有线束压模(11)和凹形压模(13),所述线束压模(11)和凹形压模(13)固定连接,所述凹形压模(13)上安装有多个弧形压块(14),所述下模板(2)包括有L形底模(21)和底模板(22),所述L形底模(21)和底模板(22)滑动连接,所述L形底模(21)和线束压模(11)之间夹设安装有多个线束组件(4),所述底模板(22)和凹形压模(13)之间夹设安装有端子组件(3),所述端子组件(3)与线束组件(4)卡接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线束用复合式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压模(11)和凹形压模(13)的上表面均固定设有多个安装座(16),所述线束压模(11)的底面固定设有多个上弧形块(12),所述凹形压模(13)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131),所述第一滑槽(131)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固定连接多个弧形压块(1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线束用复合式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31)内滑动设有第一滑块(133),所述凹形压模(13)螺纹设置有多个螺栓(132),所述螺栓(132)与第一滑块(13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33)与连接板(15)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线束用复合式冲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奕勇华坤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腾索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