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装置和电吹风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340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装置和电吹风,其中,发热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包括至少三块支撑板,三块支撑板沿第一支撑架的周向排布,支撑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电热膜,电热膜呈螺旋状缠绕于第二支撑架的外周壁,并沿第二支撑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弹性件,弹性件所围成区域的径向尺寸可随弹性件的形变发生变化,弹性件与三个第二连接端连接,以使三个第二连接端可随弹性件的形变相对于第一连接部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热装置,在使用时可自动张紧电热膜,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装置和电吹风


[0001]本技术涉及温度调节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热装置和电吹风。

技术介绍

[0002]电吹风用于将头发定型或将湿头发快速吹干,电吹风通常包括外壳、风扇和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设置于外壳内。现有加热组件通常包括电热膜和支撑架,电热膜沿支撑架的轴向缠绕。风扇工作产生的气流将电热膜通电后产生的热量带走,使得电吹风吹出热风。
[0003]但目前加热组件结构不合理,随着电热膜受热后,电热膜受热胀冷缩的影响,造成电热膜在支撑架上松动,使得气流经过电热膜时,电热膜产生震动,产生大量噪音,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热膜热胀后松动的问题,提供一种发热装置,包括:
[0005]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接部;
[0006]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至少三块支撑板,三块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周向排布,所述支撑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
[0007]电热膜,所述电热膜呈螺旋状缠绕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外周壁,并沿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长度方向延伸;
[0008]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所围成区域的径向尺寸可随所述弹性件的形变发生变化,所述弹性件与三个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以使三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可随所述弹性件的形变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所述弹性件所围成区域的径向延伸,所述弹性件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滑动槽内,以使所述弹性件在形变时可沿所述滑动槽移动。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具有所述滑动槽;所述弹性件具有对应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连接板的限位段,以及连接相邻两所述限位段的连接段,所述限位段具有限位空间,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端以及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连接板在所述弹性件的周向上可以在所述限位空间内移动;
[0011]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对应所述滑动槽的连接孔,所述弹性件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连接孔内。
[0012]可选地,所述限位段包括连接臂和两限位臂,所述连接臂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周向延伸;
[0013]两所述限位臂分设于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其中一所述限位臂具有远离所述连接臂的第一限位端,另一所述限位臂具有远离所述连接臂的第二限位端,两所述限位臂沿所述
第一支撑架的径向延伸,以使所述连接臂和两所述限位臂围合形成呈U型设置的限位空间。
[0014]可选地,所述限位臂与所述连接臂连接处呈弧形过渡设置;和/或,
[0015]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端,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连接臂连接处呈圆弧过渡设置。
[0016]可选地,三个所述限位段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周向间隔排布设置;
[0017]所述弹性件呈环形并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于其中两相邻的所述限位段之间;
[0018]所述连接段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所述连接段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周向排布,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端连接,所述开口和两个所述连接段与三个所述限位段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周向交替设置;
[0019]两个所述连接段、所述开口和三个所述限位段围合成环形的所述弹性件。
[0020]可选地,所述弹性件由长条状的金属条或长条状的金属片弯折形成;与所述开口相邻的两所述限位臂具有第三限位端和第四限位端;
[0021]所述弹性件还包括第一开口段,所述第一开口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限位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段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径向延伸;和/或,
[0022]所述弹性件还包括第二开口段,所述第二开口段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限位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口段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径向延伸。
[0023]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具有连通所述滑动槽与外部的第一避让缺口,以使所述弹性件可通过所述第一避让缺口进入所述滑动槽,所述第二连接端还具有连通所述连接孔与外部的第二避让缺口,以使所述弹性件可通过所述第二避让缺口进入所述连接孔;和/或,
[0024]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连接孔可转动配合,以使所述弹性件在形变时,所述弹性件可相对所述支撑板转动;和/或,
[0025]所述发热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具有贯穿所述安装板相对两侧面的第一转接孔,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对应第一转接孔的第二转接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转接孔和所述第二转接孔,并与所述第一转接孔和/或所述第二转接孔可转动配合;和/或,
[0026]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外壁具有多个限位缺口,多个所述限位缺口的排布方向呈螺旋状设置,所述电热膜设置于所述限位缺口中;和/或,
[0027]所述电热膜包括相连的第一电热段和第二电热段,所述第一电热段呈螺旋状缠绕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外周壁,并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电热段呈螺旋状缠绕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外周壁,并沿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长度方向延伸。
[0028]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电热段自所述第一连接部朝所述第二连接部方向缠绕;
[0029]所述第二电热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热段临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热段自所述第二连接部朝所述第一连接部方向缠绕。
[003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吹风,所述电吹风包括外壳上述的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0031]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32]本技术发热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端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端与弹
性件连接。使得在电热膜紧缠绕于第二支撑架时,弹性件可以形变并蓄能。在电热膜受热增长时,弹性件复位并驱动第二连接端移动,使得第二连接端可相对第一连接端转动,第二支撑架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随电热膜的缠绕压力变小而外扩,如此,电热膜在第二支撑架上始终处于张紧状态,避免了电热膜在第二支撑架上松动,造成噪音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33]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申请的主旨。
[003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视角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视角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发热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8]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发热装置的第一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0039]图6为图5中Ⅱ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0]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至少三块支撑板,三块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周向排布,所述支撑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电热膜,所述电热膜呈螺旋状缠绕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外周壁,并沿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所围成区域的径向尺寸可随所述弹性件的形变发生变化,所述弹性件与三个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以使三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可随所述弹性件的形变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所述弹性件所围成区域的径向延伸,所述弹性件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滑动槽内,以使所述弹性件在形变时可沿所述滑动槽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具有所述滑动槽;所述弹性件具有对应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连接板的限位段,以及连接相邻两所述限位段的连接段,所述限位段具有限位空间,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端以及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连接板在所述弹性件的周向上可以在所述限位空间内移动;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对应所述滑动槽的连接孔,所述弹性件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连接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段包括连接臂和两限位臂,所述连接臂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周向延伸;两所述限位臂分设于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其中一所述限位臂具有远离所述连接臂的第一限位端,另一所述限位臂具有远离所述连接臂的第二限位端,两所述限位臂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径向延伸,以使所述连接臂和两所述限位臂围合形成呈U型设置的限位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与所述连接臂连接处呈弧形过渡设置;和/或,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端,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连接臂连接处呈圆弧过渡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限位段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周向间隔排布设置;所述弹性件呈环形并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于其中两相邻的所述限位段之间;所述连接段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所述连接段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周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飞沈新峰赵宇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