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夏大学专利>正文

枣树抹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308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枣树抹芽装置,包括驱动组件、转动组件、定位切割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锥形齿轮、圆形套筒、第三锥形齿轮、把手,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轴,定位切割组件包括扇叶,第一锥形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的下部,圆形套筒套设在第一锥形齿轮的外部,且圆形套筒套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第三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把手的一端与第三锥形齿轮连接,把手的另一端穿过圆形套筒套为自由端,第一转动轴与扇叶连接,把手带动第三锥形齿轮转动,第三锥形齿轮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转动带动扇叶转动,将新长出的枝芽剪掉,仅通过一个装置就将新长出的枝芽剪掉,不再需要人的两只手都长时间高举,使得劳动强度降低。动强度降低。动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枣树抹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果树枝条修剪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枣树抹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枣树在种植的过程中,随着枝条的生长,枣树的枝条上会生长出多余的新芽,由于这些新芽会吸收养分,使得枣树不易结果;针对枣树的新芽,目前国内大部分仍采用工作人员手工掐除的方法,手工掐除耗时长。
[0003]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520909435.8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枣树新芽去除装置,该技术利用拨动杆在枣树枝条间找取将要去除的枣树新芽,减少新芽周围枝条干扰,将枣树新芽露出,主体打芽部分进行修剪,但是该装置主体打芽部分和拨动杆部分为两个分体部分,工作人员需要用拨动杆将新芽拨开,再用主体打芽部分进行修剪,导致工作人员两个手需要高举工作,一个手握持拨动杆、另一个手握持主体打芽部分,使得劳动强度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劳动强度的枣树抹芽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枣树抹芽装置,包括驱动组件、转动组件、定位切割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锥形齿轮、圆形套筒、第三锥形齿轮、把手,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轴,所述定位切割组件包括扇叶,所述扇叶的内侧设置刀片,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下部,所述圆形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部,且所述圆形套筒套与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所述把手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连接,所述把手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形套筒套为自由端,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扇叶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下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的齿距相同,所述圆形套筒设置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包括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所述把手设置卡块,所述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所述把手带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所述卡块与第二卡槽卡接,所述把手带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啮合。
[0008]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弹簧、滑片,所述圆形套筒设置阻挡片,所述调节槽的两侧壁分别与所述阻挡片的侧壁垂直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卡块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片连接,所述滑片与所述把手滑动连接,所述滑片卡接在所述阻挡片的一侧。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卡槽设置阻力层。
[0010]优选地,所述弹簧的弹力小于1牛顿。
[0011]优选地,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座、连接块、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转动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扇叶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架、第二转动架,所述定位切割组件还包括连接筒、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架的一端与所述圆形套筒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筒的外壁连接,所述连接筒与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扇叶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枣树抹芽装置中,通过缓慢转动把手,把手带动第三锥形齿轮转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从而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带动扇叶转动,当扇叶转动时,会触碰到枝条,枝条进行晃动,当枝条晃动后,一方面可以进行定位,是否是目标剪切枝条;另一方面枝条晃动可以远离周围其他枝条干扰,当枝条远离其他枝条后,立即快速驱动把手,扇叶快速转动,所述刀片快速对需要剪切的枝条进行切割,把新长出的枝芽剪掉,仅通过一个装置就将新长出的枝芽剪掉,不再需要人的两只手都长时间高举,使得劳动强度降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枣树抹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驱动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0017]图3为枣树抹芽装置的剖视图。
[0018]图中:枣树抹芽装置10、驱动组件100、第一锥形齿轮110、圆形套筒120、调节槽121、第一卡槽1211、第二卡槽1212、阻力层12121、阻挡片122、第三锥形齿轮130、把手140、卡块141、第二锥形齿轮150、弹簧160、滑片170、转动组件200、第一转动座210、连接块220、第二转动座230、第一转动架240、第二转动架250、第一转动轴260、定位切割组件300、扇叶310、刀片311、连接筒320、第二转动轴33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0020]请参看图1至图2,一种枣树抹芽装置10,包括驱动组件100、转动组件200、定位切割组件300,所述驱动组件100包括第一锥形齿轮110、圆形套筒120、第三锥形齿轮130、把手140,所述转动组件200包括第一转动轴260,所述定位切割组件300包括扇叶310,所述扇叶310的内侧设置刀片311,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1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轴260的下部,所述圆形套筒120套设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10的外部,且所述圆形套筒120套与所述第一转动轴260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30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10啮合,所述把手1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30连接,所述把手14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形套筒120套为自由端,所述第一转动轴260与所述扇叶310连接。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本技术提供一种枣树抹芽装置10中,通过缓慢转动把手140,把手140带动第
三锥形齿轮130转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30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10啮合从而带动第一转动轴260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260转动带动扇叶310转动,当扇叶310转动时,会触碰到枝条,枝条进行晃动,当枝条晃动后,一方面可以进行定位,是否是目标剪切枝条;另一方面枝条晃动可以远离周围其他枝条干扰,当枝条远离其他枝条后,立即快速驱动把手140,扇叶310快速转动,所述刀片311快速对需要剪切的枝条进行切割,把新长出的枝芽剪掉,仅通过一个装置就将新长出的枝芽剪掉,不再需要人的两只手都长时间高举,使得劳动强度降低。
[002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100还包括第二锥形齿轮150,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50位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10的下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50与所述第一转动轴260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50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10的直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10与第二锥形齿轮150的齿距相同,所述圆形套筒120设置调节槽121,所述调节槽121包括第一卡槽1211、第二卡槽1212,所述把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枣树抹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转动组件、定位切割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锥形齿轮、圆形套筒、第三锥形齿轮、把手,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轴,所述定位切割组件包括扇叶,所述扇叶的内侧设置刀片,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下部,所述圆形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部,且所述圆形套筒套与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所述把手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连接,所述把手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形套筒套为自由端,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扇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枣树抹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下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的齿距相同,所述圆形套筒设置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包括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所述把手设置卡块,所述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所述把手带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所述卡块与第二卡槽卡接,所述把手带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枣树抹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涛宋丽华赵钰磊张悦程楠李骐丞张立强万仲武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