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307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去毛刺装置,包括上下料机构、取料机构和去毛刺机构;上下料机构包括上料振动盘、料道、分料结构和料仓,料道的一端与上料振动盘的出料口对应,另一端与料仓对应,分料结构被配置为用于将料道内的产品一一独自下料到料仓中;取料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夹爪气缸和设置在夹爪气缸上的夹爪,夹爪气缸设置在第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去毛刺机构包括第二气缸、高速旋转动力装置和刀具,高速旋转动力装置设置在第二气缸的动力输出端,刀具设置在高速旋转动力装置上。该自动去毛刺装置,提高了产品去毛刺的生产效率及安全性,产品质量提高,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去毛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的自动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油管接头是汽车发动机上的重要组成零部件,其是保证输给发动机的油品质量的重要的零部件,使用中要严格保证每一汽车油管接头内部均不能具有毛刺,如果有一个毛刺堵塞到油管中会导致不供油或者刹车失灵,造成严重的事故。
[0003]目前传统的除毛刺机基本为手动加工去毛刺的方法或工艺,作业人员需手拿产品一个一个去除毛刺,不仅影响产量,且安全性低,同时生产效率不高,一般人工作业日成品量7000个左右,且人工造成的零件不良率5%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去毛刺装置,提高了产品去毛刺的生产效率及安全性,产品质量提高,降低生产成本。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去毛刺装置,包括:
[0006]上下料机构、取料机构和去毛刺机构;
[0007]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上料振动盘、料道、分料结构和料仓,所述料道的一端与所述上料振动盘的出料口对应,另一端与所述料仓对应,所述分料结构被配置为用于将所述料道内的产品一一独自下料到所述料仓中;
[0008]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夹爪气缸和设置在所述夹爪气缸上的夹爪,所述夹爪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夹爪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带动下可从料仓中取料后回到去毛刺工位;
[0009]所述去毛刺机构包括第二气缸、高速旋转动力装置和刀具,所述高速旋转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刀具设置在所述高速旋转动力装置上,所述刀具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气缸的带动下可从原始位置到达与所述去毛刺工位适配的工作位置进行产品去毛刺。
[0010]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料结构包括沿所述料道并排的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的缸杆分别插入对应的所述料道内,且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的缸杆被设置为一上一下的插入或离开所述料道,且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的缸杆之间形成容纳一个产品的空间。
[0011]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料道为长管状结构,且所述料道倾斜设置。
[0012]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的缸杆分别从外至内插入所述长管状结构的管壁内。
[0013]至少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料机构,所述接料机构被配置为用于接收被去毛刺的产品。
[0014]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料机构包括接料仓和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带动所述接料仓从原始位置到达接料位置。
[0015]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料位置位于所述去毛刺工位的下方。
[0016]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速旋转动力装置为高速马达。
[0017]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料仓连接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带动所述料仓从原始位置到达与所述料道对应的出料口。
[0018]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去毛刺机构设置在所述取料机构的上方,所述上下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去毛刺机构和所述取料机构的一侧。
[0019]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由于自动去毛刺装置,包括上下料机构、取料机构和去毛刺机构;
[0021]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上料振动盘、料道、分料结构和料仓,所述料道的一端与所述上料振动盘的出料口对应,另一端与所述料仓对应,所述分料结构被配置为用于将所述料道内的产品一一独自下料到所述料仓中;
[0022]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夹爪气缸和设置在所述夹爪气缸上的夹爪,所述夹爪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夹爪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带动下可从料仓中取料后回到去毛刺工位;
[0023]所述去毛刺机构包括第二气缸、高速旋转动力装置和刀具,所述高速旋转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刀具设置在所述高速旋转动力装置上,所述刀具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气缸的带动下可从原始位置到达与所述去毛刺工位适配的工作位置进行产品去毛刺。本方案采用的自动去毛刺装置保证保证每一个产品油孔无毛刺,提高产品质量,实际操作中人数抵减到1人,使用自动去毛刺机,生产效率提高30%,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零件加工不良率0.3%,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保证作业人员手不被毛刺划伤碰伤,保证作业人员生产安全。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所示:
[0026]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上下料机构5去毛刺机构10上料振动盘50第二气缸11料道51高速马达12分料结构52刀具120第三气缸6接料机构121第四气缸60接料仓1200缸杆61第五气缸1210缸杆a去毛刺工位2取料机构
ꢀꢀ
20第一气缸
ꢀꢀ
21夹爪气缸
ꢀꢀ
22夹爪
ꢀꢀ
3料仓
ꢀꢀ
4第六气缸
ꢀꢀ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去毛刺装置,上下料机构1、取料机构2和去毛刺机构5;
[0029]上下料机构1包括上料振动盘10、料道11、分料结构12和料仓3,料道 11的一端与上料振动盘10的出料口对应,另一端与料仓3对应,分料结构12 被配置为用于将料道11内的产品一一独自下料到料仓3中;
[0030]取料机构2包括第一气缸20、夹爪气缸21和设置在夹爪气缸21上的夹爪 22,夹爪气缸21设置在第一气缸20的动力输出端,夹爪22被配置为在第一气缸20的带动下可从料仓3中取料后回到去毛刺工位a;
[0031]去毛刺机构5包括第二气缸50、高速旋转动力装置和刀具52,高速旋转动力装置设置在第二气缸50的动力输出端,刀具52设置在高速旋转动力装置上,刀具52被配置为在第二气缸50的带动下可从原始位置到达与去毛刺工位 a适配的工作位置进行产品去毛刺。优选地,上述去毛刺机构5设置在取料机构2的上方,上下料机构1设置在去毛刺机构5和取料机构2的一侧。优选地,高速旋转动力装置为高速马达51。
[0032]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料仓位置的调节,避免位置干涉等,优选地将上述料仓3连接第六气缸4,第六气缸4带动料仓3从原始位置到达与料道11对应的出料口。
[0033]本实施例中,上述分料结构12包括沿料道11并排的第三气缸120和第四气缸121,第三气缸120和第四气缸121的缸杆分别插入对应的料道内,且第三气缸120和第四气缸121的缸杆被设置为一上一下的插入或离开料道11,且第三气缸120和第四气缸121的缸杆之间形成容纳一个产品的空间。优选地,料道11为长管状结构,且料道11倾斜设置。第三气缸120和第四气缸121的缸杆分别从外至内插入长管状结构的管壁内。
[0034]方便收集去毛刺后的产品,本实施中,还包括接料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料机构、取料机构和去毛刺机构;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上料振动盘、料道、分料结构和料仓,所述料道的一端与所述上料振动盘的出料口对应,另一端与所述料仓对应,所述分料结构被配置为用于将所述料道内的产品一一独自下料到所述料仓中;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夹爪气缸和设置在所述夹爪气缸上的夹爪,所述夹爪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夹爪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带动下可从料仓中取料后回到去毛刺工位;所述去毛刺机构包括第二气缸、高速旋转动力装置和刀具,所述高速旋转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刀具设置在所述高速旋转动力装置上,所述刀具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气缸的带动下可从原始位置到达与所述去毛刺工位适配的工作位置进行产品去毛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结构包括沿所述料道并排的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的缸杆分别插入对应的所述料道内,且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的缸杆被设置为一上一下的插入或离开所述料道,且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的缸杆之间形成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涌姜英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口制作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