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静压机充排介质系统及等静压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1962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等静压机充排介质系统及等静压机。该等静压机充排介质系统在等静压机的上塞内设计安装一套液控排气阀和一套液控充液阀,当等静压机的压制缸内介质充满经液控排气阀和排气机构排出,安装在回液机构上的流量检测装置检测排出液体介质量达到预设值时发出信号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充液结束,等静压机的压制缸内加压开始。当加压、卸压等结束,等静压机的框架在退出前,供液装置的电机反转带动供液装置的泵反转,又可通过液控充液阀将等静压机的压制缸内工作介质抽回供液装置的工作介质箱体内,从而有利于设备自动化操作的实现。动化操作的实现。动化操作的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静压机充排介质系统及等静压机


[0001]本技术涉及等静压机相关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等静压机充排介质系统及等静压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等静压机,多为手动将压制缸内的工作介质加到适当高度,上塞关闭、框架到位再启动加压程序工作。这样不利于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设备自动化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等静压机充排介质系统。
[0004]所述等静压机充排介质系统主要可以包括供液装置、液控充液阀、排气机构、液控排气阀、回液机构、流量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
[0005]其中,所述液控充液阀设置于等静压机的上塞内并与所述供液装置相连接,使得所述供液装置能够通过所述液控充液阀与等静压机的隔离桶相连通;并且,所述液控充液阀通过第一控制油路连接至压力油供油系统;
[0006]其中,所述排气机构设置于所述上塞上;
[0007]其中,所述液控排气阀设置于所述上塞内并与所述排气机构相连接,使得所述隔离桶能够通过所述液控排气阀和所述排气机构与外部大气连通;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静压机充排介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供液装置;液控充液阀,所述液控充液阀设置于等静压机的上塞(9)内并与所述供液装置相连接,使得所述供液装置能够通过所述液控充液阀与等静压机的隔离桶(25)相连通;并且,所述液控充液阀通过第一控制油路(8)连接至压力油供油系统;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设置于所述上塞(9)上;液控排气阀,所述液控排气阀设置于所述上塞(9)内并与所述排气机构相连接,使得所述隔离桶(25)能够通过所述液控排气阀和所述排气机构与外部大气连通;并且,所述液控排气阀通过第二控制油路(19)连接至压力油供油系统;回液机构,所述回液机构与所述排气机构相衔接并连接至所述供液装置;流量检测装置(22),所述流量检测装置(22)设置在所述回液机构上;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供液装置、所述压力油供油系统和所述流量检测装置(2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静压机充排介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装置包括工作介质箱体(1)、电机(2)、泵(3)和第一电磁阀(5);所述泵(3)的一端通过第一管路(4)和所述第一电磁阀(5)与液控充液阀相连接;所述泵(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管道连接至工作介质箱体(1)内;所述电机(2)和所述泵(3)驱动连接;所述电机(2)和所述第一电磁阀(5)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静压机充排介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机构包括第二管道(20);所述第二管道(20)设置在所述上塞(9)上并与所述液控排气阀相连通;并且,所述第二管道(20)与所述第一管路(4)的通径大小不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静压机充排介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机构包括接液管(21);所述接液管(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20)的出口相衔接;所述接液管(2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管道(23)连接至所述工作介质箱体(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静压机充排介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检测装置(22)设置在所述接液管(2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静压机充排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焱林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佰瑞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