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腹膜透析螺口式降噪引流专用废液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96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化腹膜透析螺口式降噪引流专用废液桶,包括:分离式螺口,穹顶部及废液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穹顶部在其顶部设有手柄,在穹顶部内部设有消毒口,在消毒口内部还设有相应卡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据引流管的形状设计出完全嵌合的桶口,增加了密闭性及稳定性,起到了减少逆行感染的风险及防止连接处脱落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穹顶及牛津布引流的设计,使液体沿桶壁流下,有效降噪,该设计以患者身心健康为出发点,降低患者焦躁抑郁的机率,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含有消毒装置,可在引流完成后直接对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同时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同时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同时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化腹膜透析螺口式降噪引流专用废液桶


[0001]本技术涉及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腹膜透析螺口式降噪引流专用废液桶。

技术介绍

[0002]腹膜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方式之一,分为手工腹透和自动化腹透(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APD是泛指所有利用腹膜透析机进行腹透液交换的腹透形式,具有方便、容易操作且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0003]目前临床上有适合APD的腹透液和引流管,但是没有适用于APD引流管的废液袋或废液桶。患者在进行APD治疗时只能将引流管安置在自己购买的普通塑料桶的瓶口处,来引流腹透废液,此种方法存在多种弊端:
[0004]①
引流管与普通塑料桶无法构成密闭环境,引流管末端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增加了逆行感染的风险。
[0005]②
引流管与普通塑料桶连接的固定性不够良好,在透析过程中极易因为移动而造成引流管移位,腹透废液溢出桶外,既增加了清洁的工作量,又导致了额外的污染。
[0006]③
引流管末端放置于塑料桶的瓶口部分,与桶的底部距离较远,在废液引流至塑料桶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噪音。
[0007]④
目前患者在进行APD治疗时,透析废液具有相当的体积,而目前使用的塑料桶如果想要一次性装下所有的腹透废液,必然具备一定的容量,在非使用期间会占据不小的空间。
[0008]⑤
患者自行购买的废液桶材质多为不透明,一是不方便于读出腹透废液的体积,二是增加了观察废液澄清度的难度。
[0009]⑥
合并传染性疾病(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的患者引流的腹透废液如果没有做无害化处理,会成为新的传染源。
[0010]⑦
患者所使用的普通塑料桶使用完成后的清洗消毒步骤相对复杂繁琐,且容易增加细菌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腹膜透析螺口式降噪引流专用废液桶,用以解决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0012]一种自动化腹膜透析螺口式降噪引流专用废液桶,包括:分离式螺口,穹顶部及废液桶主体,所述穹顶部在其顶部设有手柄,在穹顶部内部设有消毒口,在消毒口内部还设有相应卡槽,穹顶部内底部为伞面结构,在伞面结构外围套设有牛津布;所述分离式螺口两侧各设有一个卡扣,在分离式螺口内部设有橡胶,在橡胶底部设有若干层螺纹开口;所述废液桶主体包括顶层结构、中层结构和底层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废液桶主体中的顶层结构和底层结构由TPR和PP材质构成且均不可
折叠,中层结构由TPR材质组成且可折叠。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依据引流管的形状设计出完全嵌合的桶口,增加了密闭性及稳定性,起到了减少逆行感染的风险及防止连接处脱落的作用。本技术采用穹顶及牛津布引流的设计,使液体沿桶壁流下,有效降噪,该设计以患者身心健康为出发点,降低患者焦躁抑郁的机率,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本技术含有消毒装置,可在引流完成后直接对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同时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中所涉及的自动化腹膜透析螺口式降噪引流专用废液桶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分离式螺口连接废液桶主体后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穹顶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分离式螺口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注如下:
[0021]1、消毒口;2、卡槽;3、手柄;4、穹顶部;5、伞面结构;6、牛津布;7、顶层结构;8、中层结构;9、底层结构;10、卡扣;11、橡胶;12、螺纹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腹膜透析螺口式降噪引流专用废液桶,包括:分离式螺口,穹顶部(4)及废液桶主体,所述穹顶部(4)在其顶部设有手柄(3),在穹顶部(4)内部设有消毒口(1),在消毒口(1)内部还设有相应卡槽(2),穹顶部(4)内底部为伞面结构(5),在伞面结构(5) 外围套设有牛津布(6);所述分离式螺口两侧各设有一个卡扣(10),在分离式螺口内部设有橡胶(11),在橡胶(11)底部设有若干层螺纹开口(12);所述废液桶主体包括顶层结构(7)、中层结构(8)和底层结构(9)。
[0025]优选地,所述废液桶主体中的顶层结构(7)和底层结构(9)由TPR和PP 材质构成且均不可折叠,中层结构(8)由TPR材质组成且可折叠。
[0026]在实际运用时,具体连接方法如下:
[0027]1.将废液桶主体的桶盖取下,将穹顶部(4)与桶身连接紧密;
[0028]2.分离式螺口由碘伏帽封闭,在使用时,打开碘伏帽,分离式螺口的螺旋处设置有橡胶(11)塞,当引流管插入后,橡胶(11)塞可与其完全贴合;分离式螺口两侧的卡扣(10)可以完全嵌合在引流管的凹槽内,使两者紧密连接;
[0029]3.将穹顶部(4)的密封盖取下,将分离式螺口与穹顶部(4)旋转连接;
[0030]至此整个装置连接完毕。
[0031]具体的操作流程步骤如下:
[0032]1.准备好APD机,腹透液和APD引流管;
[0033]2.拆除固定废液桶主体的胶带,检查废液桶主体的密闭性是否完好。检查废液桶主体的桶盖是否密封良好;检查消毒口(1)的螺旋瓶口是否拧紧,检查卡槽(2)是否与废液桶主体贴合良好;
[0034]3.打开桶盖,将废液桶主体与穹顶部(4)组装结合;
[0035]4.取下分离式螺口的碘伏帽,将APD的引流管插入开口内部的橡胶(11)中,完成连接;
[0036]5.将瓶口两侧的卡扣(10)设计固定于引流管末端上,防止滑脱;
[0037]6.打开废液桶的螺纹瓶盖,将分离式螺口与废液桶主体的螺纹瓶口拧紧,打开消毒口(1)盖帽;
[0038]7.开始引流;
[0039]8.在完成引流后,记录废液桶主体中腹透废液的体积和一般性状,若为传染病患者,有腹透废液的消毒需求,可于消毒口(1)处加入消毒试剂,完成腹透废液的无害化处理;若患者无传播性疾病,则不需进行消毒相关操作;
[0040]9.将废液桶主体与APD机分离,将废液桶主体提至相关区域,拧开穹顶部 (4),将废液排放至相应区域;分离式螺口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腹膜透析螺口式降噪引流专用废液桶,包括:分离式螺口,穹顶部及废液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穹顶部在其顶部设有手柄,在穹顶部内部设有消毒口,在消毒口内部还设有相应卡槽,穹顶部内底部为伞面结构,在伞面结构外围套设有牛津布;所述分离式螺口两侧各设有一个卡扣,在分离式螺口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武刘思嘉孔维怡刘倩邱雨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