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防V
‑
AECMO双下肢管路俯卧位皮肤压迫固定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预防V
‑
AECMO双下肢管路俯卧位皮肤压迫固定带。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就是用于预防或诊治患者疾病时所用到的设备以及工具等,在医疗器械中为了预防V
‑
AECMO双下肢管路俯卧位时出现皮肤压迫,所以需要用到固定带。
[0003]现有的固定带使用时具有以下不足:1、现有的固定ECMO管路只是单纯的纱布和透明敷料,当血液渗出时,敷料容易卷边,且不能适用不同直径大小的管道使用,导致管路较多,增加患者的活动难度;2、现有的固定带使用时,当患者俯卧位时无法保证管道敷料是否移位脱落,且在患者俯卧位时易压迫管道造成管道折弯堵塞的现象,减少了固定带使用的便捷性,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预防V
‑
AECMO双下肢管路俯卧位皮肤压迫固定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预防V
‑
AECMO双下肢管路俯卧位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预防V
‑
AECMO双下肢管路俯卧位皮肤压迫固定带,包括固定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主体(1)的外表面前部和外表面后部分别开有左右穿通的一号安装槽(2)和二号安装槽(3),所述一号安装槽(2)的直径大于二号安装槽(3)的直径,且一号安装槽(2)和二号安装槽(3)内均设置有固定结构(4),所述固定带主体(1)的外表面下部开有左右穿通的夹持槽(5),所述固定带主体(1)的前端下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上设置有夹子(7),所述夹子(7)位于夹持槽(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V
‑
AECMO双下肢管路俯卧位皮肤压迫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主体(1)的内部开有两个转向槽(11),两个所述转向槽(11)分别与一号安装槽(2)和二号安装槽(3)内部相通,且两个转向槽(11)的内槽壁均活动连接有若干个滚轮(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V
‑
AECMO双下肢管路俯卧位皮肤压迫固定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曹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