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车辆在车顶挤压期间的耐用性的门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168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4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车辆(1)的门系统(2),门系统(2)包括车身结构(3)和第一门结构(4)。第一门结构(4)包括第一门梁(7)。第一支架(8)附接到第一门梁(7)的下端(7a)并且被布置成在布置于车身结构(3)中的第一导轨(9)上运行。第一导轨(9)包括第一凹部(10)。第一支架(8)包括布置在底端(8a)处的第一突出部(11)。公开了一种车辆和一种用于提高车辆的耐用性的方法。当发生车顶挤压时,第一突出部(11)和第一导轨(9)中的第一凹部(10)被布置成能够接合,以防止第一门结构(4)与车身结构(3)分离。以防止第一门结构(4)与车身结构(3)分离。以防止第一门结构(4)与车身结构(3)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提高车辆在车顶挤压期间的耐用性的门系统及方法


[0001]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车辆在车顶挤压期间的耐用性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门系统,该门系统包括车身结构和第一门结构。车身结构包括通向车辆的内部舱室的开口,其中门系统包括被构造成用于使第一门结构相对于开口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位的移位机构。第一门结构在关闭位置被布置成覆盖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第一门结构在打开位置被布置成沿车身结构的纵向方向与关闭位置相距一段距离。第一门结构包括基本上垂直地布置的第一门梁,第一门梁被布置成当第一门结构处于关闭位置时在车身结构的下部和车身结构的上部之间延伸。

技术介绍

[0002]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打开车门。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滑动的前门和后门。为了提供美观的设计,该方案导致了附接至车身的B柱的移除。由于B柱构成了车辆碰撞保护的一部分,在碰撞期间通常由B柱吸收或传递的力必须得以管理,以满足例如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和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的要求。例如,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216a是针对抗车顶挤压性的一个规定。
[0003]美国授权专利US 6,332,641B1公开了一种没有B柱的车辆,其中门向外打开,即其中后门是所谓的后开式门。为了吸收来自因侧面碰撞引起的冲击的力,在前门和后门的接合表面附近配备有加强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内容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了所提出的问题的门系统和方法。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中的门系统和权利要求10的方法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提供了有利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05]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门系统,门系统包括车身结构和第一门结构。车身结构包括通向车辆的内部舱室的开口。门系统包括被构造成用于使第一门结构相对于开口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位的移位机构。第一门结构在关闭位置被布置成覆盖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第一门结构在打开位置被布置成沿车身结构的纵向方向与关闭位置相距一段距离。第一门结构包括基本上垂直地布置的第一门梁,第一门梁被布置成当第一门结构处于关闭位置时在车身结构的下部和车身结构的上部之间延伸。第一支架通过至少一个紧固装置附接至第一门梁的下端。第一支架被布置成在布置于车身结构中的第一导轨上运行。第一导轨包括第一凹部。第一支架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的底端的第一突出部。当发生车顶挤压时,第一导轨中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一凹部被布置成能够接合,从而防止第一门结构与车身结构分离。
[0006]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门系统提供了一种用于没有B柱的车辆的装置,以确保其满足安全要求。当第一导轨确保第一门结构只能以期望的方式移动时,被布置成在布置于车身结构中的第一导轨上运行的第一支架为第一门结构提供稳定性。此外,通过在第一支架的
底端处增加被布置成与第一导轨中的第一凹部接合的突出部,可以防止车门结构在车顶挤压期间通过沿横向或Y方向的移动而或者进入内部舱室或者与车辆分离。这确保了车辆满足针对车顶挤压的必要要求。
[0007]第一支架可以包括设置在其下端的第一接合部,并且第一导轨可以包括具有沿Y方向的延伸部的成对应形状的横截面,其中第一支架的第一接合部被布置成与第一导轨的成对应形状的横截面相互作用。
[0008]门系统的功能之一是确保门结构不与车身结构分离,以确保在车顶挤压期间和之后的结构完整性。通过具有包括第一接合部的支架和具有成对应形状的横截面的第一导轨,第一支架和第一导轨的形状相互作用,从而确保在车顶挤压期间当第一支架被引导于第一导轨中时,能够防止第一支架沿竖直方向移动。
[0009]第一支架可以被布置成能够通过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二紧固装置附接到第一门梁的下侧处,第一紧固装置布置位于在第一支架上的基本垂直的第一紧固槽中的下侧位置处,第二紧固装置布置在位于第一支架上的基本垂直的第二紧固槽中的下侧位置处,其中第二紧固槽布置在第一紧固槽的上方。
[0010]垂直的紧固槽允许紧固装置在车顶挤压期间在支架中的轻微移动。
[0011]移位机构可被构造成用于使门结构相对于开口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滑动地移位。
[0012]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门系统适用于许多用于打开门的方法。一个是用于具有一个滑动门或两个滑动门的车辆。车门系统当然也适用于不具有B柱的其它车辆,例如具有自杀门的车辆。
[0013]门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门结构。门系统包括被构造成用于使第二门结构相对于开口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位的移位机构,其中,第二门结构在关闭位置被布置成覆盖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第二门结构在打开位置被布置成沿车身结构的纵向方向与关闭位置相距一段距离。第二门结构包括基本上垂直地布置的第二门梁,第二门梁被布置成当第二门结构被布置在关闭位置时在车身结构的下部和车身结构的上部之间延伸。第二支架被布置成通过至少一个紧固装置附接到第二门梁的下端处,其中第二支架被布置成在车身结构中的第二导轨上运行,第二导轨包括第二凹部。第二支架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的底端的第二突出部。当发生车顶挤压时,第二突出部被布置成与位于车身结构中的第二导轨上的第二凹部相互作用,从而防止第二门结构与车身结构分离。
[0014]除了第一门结构之外,车辆可以包括第二门结构,第二门结构包括与第一门结构相同的部件。具有第二门结构的优点在于,增加了车辆的门系统的耐用性,因为车辆将具有两个能够分散车顶挤压的力的门结构。此外,具有其中的每一个都被布置成能够增加门系统的耐用性的第一门结构和第二门结构,这确保了在车顶挤压期间完全或绝大部分地影响门结构中的一个的车辆将仍能够达到针对车顶挤压的安全标准的要求。另外,第二门结构的优点与上述第一门结构的优点相同。
[0015]第二支架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的下端的第二接合部,并且第二导轨可以包括具有沿Y方向的延伸部的成对应形状的横截面,其中第二支架的第二接合部被布置成与第二导轨的成对应形状的横截面相互作用。
[0016]具有这种第二支架的优点与上述第一支架的优点相同。
[0017]第二支架可以被布置成通过第三紧固装置和第四紧固装置附接到第二门梁的下端处,第三紧固装置布置在位于第二支架中的基本上垂直的第三紧固槽的下侧位置处,第四紧固装置布置在位于第二支架中的基本上垂直的第四紧固槽的下侧位置处,其中第四紧固槽布置在第三紧固槽的上方。
[0018]具有这种第二支架的优点与上述第一支架的优点相同。
[0019]移位机构可被构造成用于使第二门结构相对于开口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滑动地移位。
[0020]具有这种移位机构的优点与上述第一支架的优点相同。
[0021]本公开内容还涉及一种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系统的车辆。
[0022]本公开内容还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车辆在车顶挤压期间的耐用性的方法。车辆包括门系统,门系统包括车身结构和第一门结构,其中,车身结构包括通向车辆的内部舱室的开口。门系统包括被构造成用于使第一门结构相对于开口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位的移位机构。第一门结构在关闭位置被布置成覆盖开口的至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车辆(1)的门系统(2),所述门系统(2)包括车身结构(3)和第一门结构(4),其中,所述车身结构(3)包括通向所述车辆(1)的内部舱室(6)的开口(5),其中,所述门系统(2)包括被构造成用于使所述第一门结构(4)相对于所述开口(5)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位的移位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门结构(4)在所述关闭位置被布置成覆盖所述开口(5)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门结构(4)在所述打开位置被布置成沿所述车身结构(3)的纵向方向与所述关闭位置相距一段距离,其中,所述第一门结构(4)包括基本上垂直地布置的第一门梁(7),所述第一门梁(7)被布置成当所述第一门结构(4)处于关闭位置时在所述车身结构(3)的下部(3a)和所述车身结构(3)的上部(3b)之间延伸;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8)通过至少一个紧固装置附接到所述第一门梁(7)的下端(7a),其中,所述第一支架(8)被布置成在布置于所述车身结构(3)中的第一导轨(9)上运行,其中,所述第一导轨(9)包括第一凹部(10),其中,所述第一支架(8)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8)的底端(8a)处的第一突出部(11),其中,当发生车顶挤压时,所述第一突出部(11)和所述第一导轨(9)中的第一凹部(10)被布置成接合从而防止所述第一门结构(4)与所述车身结构(3)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系统(2),其中,所述第一支架(8)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下端(8b)处的第一接合部(13),并且所述第一导轨(9)包括具有沿Y方向的延伸部的成对应形状的横截面,其中,所述第一支架(8)的第一接合部(13)被布置成与所述第一导轨(9)的成对应形状的横截面相互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系统(2),其中,所述第一支架(8)被布置成通过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二紧固装置附接到所述第一门梁(7)的下端(7a),其中,所述第一紧固装置布置在位于所述第一支架(8)上的基本垂直的第一紧固槽中的下侧位置处,所述第二紧固装置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架(8)上的基本垂直的第二紧固槽中的下侧位置处,其中所述第二紧固槽布置在所述第一紧固槽的上方。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系统(2),其中,所述移位机构被构造成用于使所述门结构相对于所述开口(5)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滑动地移位。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系统(2),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13)可以基本上呈T形,并且所述第一导轨(9)能够具有基本上成对应形状的接收横截面。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系统(2),其中,所述门系统(2)包括第二门结构(14),所述门系统(2)包括被构造成用于使所述第二门结构(14)相对于所述开口(5)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位的移位机构,其中,所述第二门结构(14)在所述关闭位置被布置成覆盖所述开口(5)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门结构(14)在所述打开位置被布置成沿所述车身结构(3)的纵向方向与所述关闭位置相距一段距离,其中,所述第二门结构(14)包括基本上垂直地布置的第二门梁(15),所述第二门梁(15)被布置成当所述第二门结构(14)被布置在关闭位置时在所述车身结构(3)的下部(3a)和所述车身结构(3)的上部(3b)之间延伸,其中,第二支架(16)被布置成通过至少一个紧固装置附接到所述第二门梁(15)的下端(15a),其中,所述第二支架(16)被布置成在位于所述车身结构(3)中且包括第二凹部(18)的第二导轨(17)上运行,其中,所述第二支架(16)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16)的底端(8a)处的第二突出部(19),其中当发生车顶挤压时,所述第二突出部(19)被布置成与位于所述车身结构(3)中的第二导轨(17)上的第二凹部(18)相互作用,以防止所述
第二门结构(14)与所述车身结构(3)分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系统(2),其中,所述第二支架(16)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下端(16b)处的第二接合部(20),并且所述第二导轨(17)包括具有沿Y方向的延伸部的成对应形状的横截面,其中,所述第二支架(16)的第二接合部被布置成与所述第二导轨(17)的成对应形状的横截面相互作用。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门系统(2),其中,所述第二支架(16)被布置成通过第三紧固装置和第四紧固装置附接到所述第二门梁(15)的下端(15a),其中,所述第三紧固装置布置在位于所述第二支架(16)上的基本上垂直的第三紧固槽中的下侧位置处,所述第四紧固装置布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