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144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包括产卵池、孵化器、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产卵池池底呈倒锥状;多个所述第一滤网直径不同,所述第一滤网轴线与产卵池池底轴线重合立设在池底;所述第二滤网设置在排水口;所述第一滤网的滤孔孔径大于鱼卵直径2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中,因为有第一滤网的层层过滤,倒锥状的池底加快了第一滤网的过滤效率,使经过第二滤网水流中的杂质较少;使第二滤网不易发生堵塞,也使排水管内的水流流量大而流速快,加快了鱼卵收集的速度。鱼卵进入孵化器的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鱼类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养殖技术的发展,鱼类的养殖面积、养殖质量和养殖产量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更大的养殖面积、更多鱼类养殖数量给鱼卵的人工繁育带来了困难。
[0003]鱼卵收集是鱼类人工繁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鱼卵比重,鱼卵可分为沉性卵、浮性卵和半沉性卵。现有技术为了收集鱼卵,根据鱼卵比重性质采用拖网、筛网和抽水等方法。但上述方法不仅带来了较大的人工成本,且鱼卵收集效率较低。本领域急需一种高效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实现自动且高效的收集鱼卵。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包括产卵池、孵化器、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
[0006]所述产卵池池底呈倒锥状;所述产卵池池底中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连通孵化器;所述第一滤网呈管状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滤网直径不同,所述第一滤网轴线与产卵池池底轴线重合立设在池底;所述第二滤网设置在排水口;所述第一滤网的滤孔孔径大于鱼卵直径2倍,所述第二滤网的滤孔孔径大于鱼卵直径小于第一滤网。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喷水管;多个所述喷水管均匀设置在产卵池池底的周缘且朝向排水口设置。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清洗管、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清洗管竖直设置,所述清洗管上端连通排水管,所述清洗管下端分别连通出水管和孵化器;所述清洗管中部设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上设有多个直径小于鱼卵的滤孔;所述进水管连通清洗管。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连通于截止阀下方的清洗管管壁;所述进水管朝向截止阀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中设有调压阀。
[0011]进一步地,所述产卵池池底的倾斜角度为15

45度。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中,因为“所述产卵池池底呈倒锥状”,故而在产卵池池底中部设置排水口,排水口在池底的最低点。在排水管开启而排水时,产卵池里的物质容易随着水流朝排水口移动。
[0013]因为第一滤网的设置,所述产卵池内的物质在朝排水口移动的过程中,将受第一滤网的层层过滤,尺寸较大的物质将被第一滤网阻挡。最终水流在通过第二滤网后,使排水管的水流中仅有鱼卵和污泥。随后鱼卵将自动进入孵化器中。
[0014]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中,因为有第一滤网的层层过滤,倒锥状的池底加快了第一滤网的过滤效率,使经过第二滤网水流中的杂质较少;使第二滤网不易发生堵塞,也使排水管内的水流流量大而流速快,加快了鱼卵收集的速度。鱼卵进入孵化器的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截止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标号说明:
[0019]1、产卵池;11、排水管;2、孵化器;3、第一滤网;4、第二滤网;5、喷水管;6、清洗管;61、截止阀;
[0020]7、进水管;8、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2]请参照图1

3,一种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包括产卵池1、孵化器2、第一滤网3和第二滤网4;
[0023]所述产卵池1池底呈倒锥状;所述产卵池1池底中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排水管11连通孵化器2;所述第一滤网3呈管状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滤网3直径不同,所述第一滤网3轴线与产卵池1池底轴线重合立设在池底;所述第二滤网4设置在排水口;所述第一滤网3的滤孔孔径大于鱼卵直径2倍,所述第二滤网4的滤孔孔径大于鱼卵直径小于第一滤网。
[0024]由上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中,因为“所述产卵池1池底呈倒锥状”,故而在产卵池1池底中部设置排水口,排水口在池底的最低点。在排水管开启而排水时,产卵池1里的物质容易随着水流朝排水口移动。
[0025]因为第一滤网3的设置,所述产卵池1内的物质在朝排水口移动的过程中,将受第一滤网3的层层过滤,尺寸较大的物质将被第一滤网3阻挡。最终水流在通过第二滤网4后,因为第二滤网滤孔的孔径适配鱼卵的直径,使排水管的水流中仅有鱼卵和污泥。随后鱼卵将自动进入孵化器2中。
[0026]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中,因为有第一滤网3的层层过滤,倒锥状的池底加快了第一滤网3的过滤效率,使经过第二滤网4水流中的杂质较少;使第二滤网4不易发生堵塞,也使排水管11内的水流流量大而流速快,加快了鱼卵收集的速度。鱼卵进入孵化器2的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降低了人工成本。
[0027]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喷水管5;多个所述喷水管5均匀设置在产卵池1池底的周缘且朝向排水口设置。
[0028]由上描述可知,所述排水口在排水时,对产卵池1周缘的物质吸力较小,所述喷水管5喷出的水流将产卵池1周缘的物质推向排水口,加快了第一滤网3过滤杂质的效率,从而提高了鱼卵收集的效率。
[0029]进一步地,还包括清洗管6、出水管8和进水管7,所述清洗管6竖直设置,所述清洗管6上端连通排水管11,所述清洗管6下端分别连通出水管8和孵化器2;所述清洗管6中部设有截止阀61,所述截止阀61上设有多个直径小于鱼卵的滤孔;所述进水管7连通清洗管6。
[0030]由上描述可知,在鱼卵进入孵化器2前对鱼卵清洗能提高鱼苗的产量。所述截止阀61可以理解成滤网,所述截止阀61上设有多个直径小于鱼卵的滤孔,故截止阀61承接住鱼卵,进水管7向清洗管6注入的清水将冲刷鱼卵,在出水口排水时,水流带走污泥。在多次注水排水,尽可能使鱼卵清洗干净后;进水管7再注水,截止阀61打开,水流将带着鱼卵进入孵化器2中。
[0031]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7连通于截止阀61下方的清洗管6管壁;所述进水管7朝向截止阀61设置。
[0032]由上描述可知,进水管7在截止阀61下方,从下到上地朝鱼卵喷水,有助于鱼卵与污泥的分离,也有助于污泥通过截止阀61的滤孔。
[0033]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7中设有调压阀。
[0034]由上描述可知,进水管7的水流可以通过调压阀来调节压力,调节压力后可实现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是调节水压较小,避免冲击鱼卵而损坏鱼卵。此时,进水管7的作用仅是想清洗管6内注入水,使水没过截止阀61。第二个功能是水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产卵池、孵化器、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产卵池池底呈倒锥状;所述产卵池池底中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连通孵化器;所述第一滤网呈管状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滤网直径不同,所述第一滤网轴线与产卵池池底轴线重合立设在池底;所述第二滤网设置在排水口;所述第一滤网的滤孔孔径大于鱼卵直径2倍,所述第二滤网的滤孔孔径大于鱼卵直径小于第一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喷水管;多个所述喷水管均匀设置在产卵池池底的周缘且朝向排水口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的高效鱼卵收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磊陈志谢祥乐陈依芳兰昌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