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自加热电路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38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10:05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自加热电路及车辆,包括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多相桥臂以及与多相桥臂一一对应的多相绕组,其中,每一相绕组连接对应桥臂的中点;第一电池组的负极和第二电池组的正极连接,且第一电池组负极和第二电池组正极与多相绕组的中性点连接;第一电池组的正极连接多相桥臂的第一汇流端,第二电池组的负极连接多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第二端连接,且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第二端与多相绕组的中性点连接,且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池组的负极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池组的正极连接。第一电容在第一电池组自加热中滤波降噪,第二电容在第二电池组自加热中滤波降噪。中滤波降噪。中滤波降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自加热电路及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电池自加热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自加热电路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供能元件,其发展也越来越迅速。电池包的工作特性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包的容量较低,因此,电池包在低温下需要加热来维持正常运行的状态。
[0003]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电池自加热技术来对电池包进行自加热,电池自加热技术是利用电池循环充放电,依靠电池自身的内阻进行发热,电池自加热技术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效率高、均温性好以及成本低等优点,但在自加热的同时,也会同时增加噪声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自加热电路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自加热电路,包括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多相桥臂以及与所述多相桥臂一一对应的多相绕组,其中,每一相绕组连接对应桥臂的中点;
[0006]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池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池组正极与所述多相绕组的中性点连接;
[0007]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连接所述多相桥臂的第一汇流端,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连接所述多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
[0008]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连接,且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与所述多相绕组的中性点连接,且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连接。
[0009]可选地,电池自加热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多相绕组的中性点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为接触器。
[0011]可选地,电池自加热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一电池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池组正极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多相绕组的中性点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多相桥臂为三相桥臂,所述多相绕组为三相绕组。
[0013]可选地,复用电机的多相线圈作为所述多相绕组,复用电机控制器的多相桥臂作为所述多相桥臂。
[0014]可选地,所述电机包括驱动电机或空调压缩机,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对应的电机控制器,或与所述空调压缩机对应的电机控制器。
[0015]可选地,电池自加热电路还包括直流充电口,所述多相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直流充电口的正极连接,所述多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与所述直流充电口的负极连接,所述多相绕组和所述多相桥臂构成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将所述直流充电口的直流电进行升
压处理后,以对所述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进行充电。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容值相同。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容值均小于10uf。
[0018]根据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自加热电路。
[0019]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池自加热电路及车辆,该电路包括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多相桥臂以及与该多相桥臂一一对应的多相绕组,其中,每一相绕组连接对应桥臂的中点;第一电池组和多相绕组配合进行充放电实现第一电池组的自加热,由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池组的正极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多相绕组的中性点连接,相当于第一电容与第一电池组并联,故第一电容可以在第一电池组自加热中进行滤波降噪;第二电池组和多项绕组配合进行充放电实现第二电池组的自加热,由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多相绕组的中性点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池组的负极连接,相当于第二电容与第二电池组并联,故第二电容可以在第二电池组自加热中进行滤波降噪。进而实现了电池包自加热的降噪。
[0020]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自加热电路的电路图;
[0023]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自加热电路的电路图;
[0024]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自加热电路的电路图;
[0025]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自加热电路的电路图;
[0026]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自加热电路的电路图;
[0027]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自加热电路的电路图;
[0028]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自加热电路的电路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10

第一电池组;120

第二电池组;130

多相桥臂;131

第一桥臂;132

第二桥臂;133

第三桥臂;140

多相绕组;C1

第一电容;C2

第二电容;C3

第三电容;C4

第四电容;K1

第一开关;K2

第二开关;K3

第三开关;K4

第四开关;T1

第一开关管;T2

第二开关管;T3

第三开关管;T4

第四开关管;T5

第五开关管;T6

第六开关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32]本公开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003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自加热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电池组110、第二电池组120、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多相桥臂130以及与多相桥臂130一一对应的多相绕组
140,其中,每一相绕组连接对应桥臂的中点。
[0034]第一电池组110的负极和第二电池组120的正极连接,且第一电池组110负极和第二电池组120正极与多相绕组140的中性点连接;第一电池组110的正极连接多相桥臂130的第一汇流端,第二电池组120的负极连接多相桥臂130的第二汇流端。
[0035]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C1第二端连接,且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C1第二端与多相绕组140的中性点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自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多相桥臂以及与所述多相桥臂一一对应的多相绕组,其中,每一相绕组连接对应桥臂的中点;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池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池组正极与所述多相绕组的中性点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连接所述多相桥臂的第一汇流端,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连接所述多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连接,且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与所述多相绕组的中性点连接,且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自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多相绕组的中性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自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为接触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自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一电池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池组正极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和平兰云炜张俊伟闫磊孟郭强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