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低温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及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66003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低温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及电池,所述方法包括在充电模式下获取充电电池的温度数据,根据温度数据判断是否进入加热流程;若进入加热流程,根据充电的交直流状态来控制对应的控制策略来对电池进行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对低温下充电的电池进行科学合理的加热,在满足锂电池温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充电时间,提高用户体验;采用交直流分策略进行加热控制,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在直流快充下在低温时存在边加热边充电流程,保证了温度的同时减少充电时间。保证了温度的同时减少充电时间。保证了温度的同时减少充电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低温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及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设计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低温充电加热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电池低温充电会造成析锂且低温时充电电流受限,充电时间较长。因此在低温下对电池进行加热已经成为行业内普遍的解决方案。同时在低温下对电池进行充电时也需要进行加热,但现有技术中仅针对温度低这一条件来判断充电和加热的控制,控制策略简单且不能满足对于充电时间的要求,在某些情况下会造成充电时间过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低温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在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下分别控制不同的充电策略,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快速的完成充电。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低温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包括在充电模式下获取充电电池的温度数据,根据温度数据判断是否进入加热流程;若进入加热流程,根据充电的交直流状态来控制对应的控制策略来对电池进行加热。
[0005]根据温度数据判断是否进入加热流程包括:当温度小于X0时,禁止进入加热流程和/或发出电池故障报警。
[0006]进入加热流程后,若对电池的充电是交流充电,则当电池温度处于X0℃≤Tmin≤X1℃时开启电池加热,并实时监控电池温度直至温度加热到Tmin>X2℃时,停止加热并控制进入充电流程;当电池温度Tmin>X1℃时直接进入充电流程;其中X0、X1、X2为温度数值,其由小到大分别为X0、X1、X2。
[0007]进入加热流程后,若对电池的充电是直流充电,则:
[0008]当检测到电池温度为X0℃≤Tmin≤X3℃时仅开启电池加热流程,直至加热到X3℃时进入边加热边充电模式对电池进行加热及充电,当电池温度上升至大于X4℃时停止对电池进行加热,进入纯充电模式直至充电结束;
[0009]当检测到电池温度为X3℃<Tmin≤X4℃时进入边加热边充电模式,当电池升温至Tmin>X4℃时停止对电池进行加热进入纯充电模式直至充电结束;
[0010]其中X0、X3、X4为温度数值,其由小到大分别为X0、X3、X4。
[0011]在直流充电时对电池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当若电池温度低于X4℃时,启动对电池的加热进入边加热边充电流程。
[0012]当电池温度≥X0时,若温度处于X0℃≤Tmin≤X1℃或X0℃≤Tmin≤X4℃时则判断加热流程。
[0013]在进入加热流程后实时统计加热状态时间,若处于加热状态持续时间大于设定加热时间阈值,则判断加热超时故障和/或停止加热和/或停止充电流程。
[0014]通过充电器的CC/CP状态信号判断对电池充电为交流充电或直流充电。
[0015]一种电池,所述电池采用所述的锂电池低温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对电池进行加热。
[001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对低温下充电的电池进行科学合理的加热,在满足锂电池温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充电时间,提高用户体验;采用交直流分策略进行加热控制,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在直流快充下在低温时存在边加热边充电流程,保证了温度的同时减少充电时间;而针对交流慢充则优先将电池加热到一定温度下才开启充电,可以最大可能的减少充电时间;整个充电逻辑可靠安全且既可以满足充电温度的要求,又能满足充电时间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交流充电流程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直流充电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根据低温交流充电及直流充电不同充电特性,采用两种加热策略。低温交流充电由于电流较小,若电池管理系统自检时检测到电池温度X0℃≤Tmin≤X1℃时开启加热,加热至Tmin>X2℃断开加热继电器,进入纯充电模式。若电池管理系统自检时检测到电池温度T>X1℃则直接进入充电。对于低温直流充电由于充电电流较大,当电池管理系统自检时检测到电池温度X0℃≤Tmin≤X3℃时开启加热,加热至X3℃<Tmin≤X4℃时进入边加热边充电模式,当电池升温至Tmin>X4℃时断开加热继电器进入纯充电模式,若环境温度较低,电池温度回落至Tmin≤X4℃,进入边加热边充电流程。当电池管理系统自检时检测到电池温度X3℃<Tmin≤X4℃时进入边加热边充电模式,当电池升温至Tmin>X4℃时断开加热继电器进入纯充电模式,若环境温度较低,电池温度回落至Tmin≤X4℃,进入边加热边充电流程。当电池管理系统自检时检测到电池温度Tmin>X4℃时,直接进入充电模式,若环境温度较低,电池温度回落至Tmin≤X4℃,进入边加热边充电流程。具体方案介绍如下:
[0022]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低温充电加热控制方法,首先当充电枪插入后可以根据CC/CP等信号判断处于充电状态以及对应的交流状态还是直流状态;此时BMS会采集电池包的温度数据,并根据温度判断是否进入加热流程或直接充电或故障报警,其判断逻辑为:
[0023]当温度小于X0℃时,禁止进入加热流程和/或发出电池故障报警,X0为电池的极限温度,当温度低于这个是无法启动加热及充电的,因此此时需要禁止进入充电模式或加热模式或发出故障报警,及时提醒用户电池的状态问题。
[0024]若温度处于X0℃≤Tmin≤X1℃或X0℃≤Tmin≤X4℃时则判断加热模式,在加热模式下对电池进行加热使得电池满足温度要求下进行充电。其中当交流充电时电池包温度Tmin状态X0℃≤Tmin≤X1℃则判断进入加热模式,否则判断进入充电模式;或当直流充电时X0℃≤Tmin≤X4℃时则判断进入加热模式;否则判断进入充电模式。其中X0、X1、X2为温度数值,其由小到大分别为X0、X1、X2。X0、X3、X4为温度数值,其由小到大分别为X0、X3、X4,其数字可
以根据电池特性以及实验标定设置而成。
[0025]在充电模式下获取充电电池的温度数据,根据温度数据判断是否进入加热流程;若进入加热流程,根据充电的交直流状态来控制对应的控制策略来对电池进行加热。
[0026]在进入加热模式后,根据交直流充电的不同进入不同的加热策略,这种做的目的是在保证电池温度达到充电要求的同时保证充电时间尽可能的少,从而实现低温下的快速充电,其方案如下:
[0027]进入加热流程后,若对电池的充电是交流充电,则当电池温度处于X0℃≤Tmin≤X1℃时开启电池加热,并实时监控电池温度直至温度加热到Tmin>X2℃时,停止加热并控制进入充电流程;当电池温度Tmin>X1℃时直接进入充电流程;其中X0、X1、X2为温度数值,其由小到大分别为X0、X1、X2。在本申请中加热一般为加热膜或加热板等部件,其产生热量需要消耗电流,而交流充电特点就是电流小,为了尽快充电减少充电时间,应当先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低温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充电模式下获取充电电池的温度数据,根据温度数据判断是否进入加热流程;若进入加热流程,根据充电的交直流状态来控制对应的控制策略来对电池进行加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低温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温度数据判断是否进入加热流程包括:当温度小于X0时,禁止进入加热流程和/或发出电池故障报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低温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加热流程后,若对电池的充电是交流充电,则当电池温度处于X0℃≤Tmin≤X1℃时开启电池加热,并实时监控电池温度直至温度加热到Tmin>X2℃时,停止加热并控制进入充电流程;当电池温度Tmin>X1℃时直接进入充电流程;其中X0、X1、X2为温度数值,其由小到大分别为X0、X1、X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低温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加热流程后,若对电池的充电是直流充电,则:当检测到电池温度为X0℃≤Tmin≤X3℃时仅开启电池加热流程,直至加热到X3℃时进入边加热边充电模式对电池进行加热及充电,当电池温度上升至大于X4℃时停止对电池进行加热,进入纯充电模式直至充电结束;当检测到电池温度为X3℃<Tmin≤X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全赵国华吴磊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