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零排放集成处理及回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093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零排放集成处理及回用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系统包括生化处理单元、MVR处理单元、特种膜处理单元、回用水高质化利用单元、浓缩废水无机盐分离纯化单元和浓盐水近零排放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处理,能够实现回用水高质化利用,能够有效降低废水的抑菌物和高含盐量对生化处理单元的冲击,提供系统稳定性。此外,抗生素废水经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统的处理后,产物只有盐和达到回用标准的水,实现了零排放的目标,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零排放集成处理及回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零排放集成处理及回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抗生素制药废水是在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其具有有机物浓度高,含盐浓度高,含难降解且具有有抑菌作用的抗菌素,具有生物毒性等特点。
[0003]现有技术中,行业内普遍采用传统生化系统+高级氧化工艺处理后排入下游污水处理厂,由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1)传统生化系统通常是依赖于微生物发酵的作用分解有机物,而抗生素制药废水的其中一个特点是含有较高浓度的抗菌素,抗菌素对微生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使得传统生化系统对抗生素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不佳;2)生化系统中微生物的活性与体系中各种物质(例如盐)的浓度都有关联,而抗生素制药废水中含盐浓度高,且不同批次的废水含盐量可能不同,这使得生化系统中的盐浓度可能经常变化,这使得生化系统极易受到水质波动的冲击。
[0004]针对上述问题,技术专利“CN207632674U

基于生化处理和MVR组合工艺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的系统”提供了一种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的系统,其将生化处理和MVR处理组合使用,通过MVR处理,能够浓缩分离高浓度的无机盐和部分抗菌素,从而减小抗菌素和高浓度盐对生化系统的不利影响,稳定出水水质,提供系统的抗冲击能力。
[0005]然而,上述系统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生化处理单元出水全部由MVR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不够经济,低浓度生化处理单元出水没有必要使用MVR处理单元进行处理;此外,经该系统处理后的废水温度、菌落数、电导率指标仍然不满足工业循环冷却水、锅炉用水或工艺生产用水标准,将其直接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锅炉用水或工艺生产用水会对设备或产品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0006]废水资源化利用是指污水经无害化处理达到特定水质标准,作为再生水替代常规水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居民生活、生态补水、农业灌溉、回灌地下水等,以及从污水中提取其他资源和能源循环利用。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而这些进入生产线后排出的污水量也非常巨大,所以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发展废水近零排放技术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和减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007]而现有技术中,尚未有能够将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零排放处理的技术,这使得抗生素生产过程对水资源消耗较大,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零排放集成处理及回用系统,目的在于:提高系统对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的水处理效果,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能力,使得系统的出水能够直接用于其它工艺,实现抗生素生产废水的零排放。
[0009]一种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零排放集成处理及回用系统,包括生化处理单元、MVR处理单元、特种膜处理单元、回用水高质化利用单元、浓缩废水无机盐分离纯化单元和浓盐水近零排放单元,所述MVR处理单元的入口端和所述特种膜处理单元的入口端分别与所述生化处理单元的出口端连通,所述MVR处理单元的出口端和所述特种膜处理单元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回用水高质化利用单元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回用水高质化利用单元的出口端与所述浓盐水近零排放单元的入口端连通;
[0010]所述MVR处理单元的出口端和所述特种膜处理单元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浓缩废水无机盐分离纯化单元的入口端连通;
[0011]所述生化处理单元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一废水进料口,所述MVR处理单元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二废水进料口,所述MVR处理单元的出口端还与所述生化处理单元的入口端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生化处理单元包括顺序连通的调节池、厌氧反应器、一级好氧池、二级A/O池、二级沉淀池和加压溶气气浮;
[0013]所述厌氧反应器包括ASTR厌氧反应器和上流式生物膜厌氧反应器;
[0014]所述调节池设置有进料口V和出料口V,所述ASTR厌氧反应器设置有进料口A和第一废水进料口,所述上流式生物膜厌氧反应器设置有进料口B,所述进料口A和进料口B分别与所述出料口V连通;所述ASTR厌氧反应器的出口端和所述上流式生物膜厌氧反应器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一级好氧池的入口端连通;
[0015]所述MVR处理单元的出口端与所述进料口V连通。
[0016]优选的,所述特种膜处理单元包括顺序连通的集水池、过滤池、缓冲池、一级过滤装置、中间水池a和二级过滤装置;
[0017]所述一级过滤装置设置有用于输出浓缩废水的第一出料口J和用于输出滤过液的第二出料口J,所述二级过滤装置设置有用于输出浓缩废水的第一出料口L和用于输出滤过液的第二出料口L;
[0018]所述第一出料口J和第一出料口L分别与所述浓缩废水无机盐分离纯化单元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J与所述中间水池a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L与所述回用水高质化利用单元连通。
[0019]优选的,所述过滤池中设置有反冲洗系统,所述反冲洗系统设置有反冲洗出口,所述反冲洗出口与所述生化处理单元连通。
[0020]优选的,所述MVR处理单元包括顺序连通的MVR一效蒸发器、MVR二效蒸发器和闭式冷凝器;
[0021]所述MVR一效蒸发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M和第二废水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M与所述生化处理单元的出口端连通;
[0022]所述MVR一效蒸发器设置有用于输出浓缩废水的第三出料口M,所述MVR二效蒸发器设置有用于输出浓缩废水的第三出料口N,所述第三出料口M和第三出料口N分别与所述浓缩废水无机盐分离纯化单元的入口端连通;
[0023]所述闭式冷凝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O和第二出料口O,所述第一出料口O与所述回用水高质化利用单元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O与所述生化处理单元的入口端连通。
[0024]优选的,所述回用水高质化利用单元包括顺序连通的一次降温装置、活性炭吸附塔、二次降温装置、一次过滤装置、二次过滤装置和离子交换器;
[0025]所述一次降温装置设置有进料口P、第一出料口P和第二出料口P,所述进料口P与所述MVR处理单元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P与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P与所述二次降温装置的入口端连通;
[0026]所述二次降温装置设置有第一进料口R、第二进料口R和第三进料口R,所述第一进料口R与所述特种膜处理单元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料口R与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三进料口R与所述一次降温装置的出口端连通;
[0027]所述二次降温装置设置有用于输出活性炭吸附塔输入水和特种膜处理单元输入水的第一出料口R,所述二次降温装置还设置有用于输出一次降温装置输入水的第二出料口R,所述第一出料口R与所述一次过滤装置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R与所述浓盐水近零排放单元连通;
[0028]所述二次过滤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零排放集成处理及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处理单元、MVR处理单元、特种膜处理单元、回用水高质化利用单元、浓缩废水无机盐分离纯化单元和浓盐水近零排放单元,所述MVR处理单元的入口端和所述特种膜处理单元的入口端分别与所述生化处理单元的出口端连通,所述MVR处理单元的出口端和所述特种膜处理单元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回用水高质化利用单元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回用水高质化利用单元的出口端与所述浓盐水近零排放单元的入口端连通;所述MVR处理单元的出口端和所述特种膜处理单元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浓缩废水无机盐分离纯化单元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生化处理单元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一废水进料口(51),所述MVR处理单元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二废水进料口(81),所述MVR处理单元的出口端还与所述生化处理单元的入口端连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单元包括顺序连通的调节池(1)、厌氧反应器、一级好氧池(4)、二级A/O池(5)、二级沉淀池(6)和加压溶气气浮(7);所述厌氧反应器包括ASTR厌氧反应器(2)和上流式生物膜厌氧反应器(3);所述调节池(1)设置有进料口V(49)和出料口V(50),所述ASTR厌氧反应器(2)设置有进料口A(52)和第一废水进料口(51),所述上流式生物膜厌氧反应器(3)设置有进料口B(53),所述进料口A(52)和进料口B(53)分别与所述出料口V(50)连通;所述ASTR厌氧反应器(2)的出口端和所述上流式生物膜厌氧反应器(3)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一级好氧池(4)的入口端连通;所述MVR处理单元的出口端与所述进料口V(49)连通。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膜处理单元包括顺序连通的集水池(8)、过滤池(9)、缓冲池(10)、一级过滤装置(11)、中间水池a(12)和二级过滤装置(13);所述一级过滤装置(11)设置有用于输出浓缩废水的第一出料口J(72)和用于输出滤过液的第二出料口J(73),所述二级过滤装置(13)设置有用于输出浓缩废水的第一出料口L(77)和用于输出滤过液的第二出料口L(78);所述第一出料口J(72)和第一出料口L(77)分别与所述浓缩废水无机盐分离纯化单元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J(73)与所述中间水池a(12)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L(78)与所述回用水高质化利用单元连通。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9)中设置有反冲洗系统,所述反冲洗系统设置有反冲洗出口(68),所述反冲洗出口(68)与所述生化处理单元连通。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VR处理单元包括顺序连通的MVR一效蒸发器(14)、MVR二效蒸发器(15)和闭式冷凝器(16);所述MVR一效蒸发器(14)设置有第一进料口M(79)和第二废水进料口(81),所述第一进料口M(79)与所述生化处理单元的出口端连通;所述MVR一效蒸发器(14)设置有用于输出浓缩废水的第三出料口M(82),所述MVR二效蒸发器(15)设置有用于输出浓缩废水的第三出料口N(83),所述第三出料口M(82)和第三出料口N(83)分别与所述浓缩废水无机盐分离纯化单元的入口端连通;所述闭式冷凝器(16)设置有第一出料口O(87)和第二出料口O(88),所述第一出料口O(87)与所述回用水高质化利用单元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O(88)与所述生化处理
单元的入口端连通。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用水高质化利用单元包括顺序连通的一次降温装置(17)、活性炭吸附塔(18)、二次降温装置(19)、一次过滤装置(20)、二次过滤装置(21)和离子交换器(22);所述一次降温装置(17)设置有进料口P(89)、第一出料口P(90)和第二出料口P(91),所述进料口P(89)与所述MVR处理单元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P(90)与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8)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文娟沈云鹏地尔夏提
申请(专利权)人: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