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芯面料及其三防整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073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芯面料及其三防整理工艺,包括由多组纬向分布的带连接段(5)的管状组织(1),所述的管状组织(1)包括第一经纱(3)沿纬向交织而成的表层组织(2),表层组织(2)内设有水平分布的第二经纱(4),第二经纱(4)间设有由第一经纱(3)交织形成的隔断层(6),第一经纱(3)与第二经纱(4)的数量比为2:1。它不仅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的夹芯面料,而且可以通过三防整理工艺提升其三防性能。升其三防性能。升其三防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芯面料及其三防整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及其整理工艺,特别是一种夹芯面料及其三防整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在人们对于面料的透气性和保暖性能都具有较高要求,现在的面料开始通过在面料中设置空气层来赋予面料具有较好的保暖和透气性能,如申请号为202220387203.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仿棉弹力空气层面料,所述仿棉表层由仿棉感弹性纱编织而成;所述基础内层设置在所述弹性空气层的内侧,所述弹性空气层设置在所述仿棉表层的内侧,所述仿棉表层表面还设有一层防水透气膜;所述弹性空气层为氨纶空气层,空气层面料利用氨纶空气层的设计,赋予面料很好的透气性、弹性,而且中间空气层的设计,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但是其不仅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制备难度较高,而且其三防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芯面料及其三防整理工艺。它不仅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的夹芯面料,而且可以通过三防整理工艺提升其三防性能。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夹芯面料,其特点是:包括由多组纬向分布的带连接段的管状组织,所述的管状组织包括第一经纱沿纬向交织而成的表层组织,表层组织内设有水平分布的第二经纱,第二经纱间设有由第一经纱交织形成的隔断层,第一经纱与第二经纱的数量比为2:1。
[0005]前述的一种夹芯面料中,所述的第一经纱为100D/96F的再生涤纶纱。
[0006]前述的一种夹芯面料中,所述的第二经纱为300D/288F的无扭矩涤纶纱。
[0007]前述的一种夹芯面料的三防整理工艺中,包括以下步骤:
[0008]第一步,对夹芯面料进行除油处理,得A品;
[0009]第二步,对A品进行染色处理,得B品;
[0010]第三步,对B品进行还原洗,得C品;
[0011]第四步,对C品进行三防整理,得成品。
[0012]前述的一种夹芯面料及其三防整理工艺中,第一步对夹芯面料进行除油处理的具体方式为,将夹芯面料放置于40℃的水中进行浸泡清洗,并在水中按2g/l的比例加入除油剂和精炼剂,除油脱水后的夹芯面料会以在烘箱中以80℃的温度烘15分钟,得A品。
[0013]前述的一种夹芯面料及其三防整理工艺中,第二步对A品进行染色处理的具体方式为,将染色池中ph值调节为4

5,并以3g/l的比例加入匀染剂和分散染料,染色30分钟后捞出脱水,以105℃的温度预烘10分钟,接着以130℃的温度烘40分钟,最后将温度逐渐降低至40℃,得B品。
[0014]前述的一种夹芯面料及其三防整理工艺中,第三步对B品进行还原洗的具体方式为,B品在70℃的水温下加入2g/l的液碱和3g/l 的保险粉,脱水后以85℃的温度烘15分钟,最后将温度缓慢下降至 40℃,得C品。
[0015]前述的一种夹芯面料及其三防整理工艺中,第四步对C品进行三防整理的具体步骤为以温度为180℃,车速为45m/min的条件对C品进行传输,传输过程中用柔软剂对C品进行处理,处理后再次进行2 次还原洗及脱水烘干,烘干为在100℃的温度下以20m/min的速度的条件下进行烘干,烘干后用三防助剂进行定型,定型后在150℃的温度下以40m/min的速度进行烘干,得成品。
[0016]前述的一种夹芯面料及其三防整理工艺中,所述的定型阶段的三防助剂包括:2%的柔软剂硅油418、1.6%的防水剂ECO PIUS和1.2%的三防增效剂。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经纱和经纱交织形成多组纬向分布的管状组织,管状组织中的第二经纱会使管状组织中形成空气层,形成较好的保温透气性能,并且空气层的形成仅通过针织设备便能完成,制备较为简单;
[0019]2、本专利技术中夹芯面料所采用的原料为再生涤纶纱和无扭矩涤纶纱,可以减小生产所需成本,并且无扭矩涤纶纱可以减小织造所需难度,减小生产难度;
[0020]3、本专利技术中的三防整理工艺可以将染色与三防整理结合在一起,减少处理流程,减少所需除油处理环节,除油处理可以避免油污影响染料与夹芯面料的结合,防止油污影响夹芯面料上三防整理层的形成,从而得到的成品质量更好;
[0021]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夹芯面料进行三防整理,使得得到的成品不仅具有很好的保温透气性能,并且具有很好的三防性能,防油、防污和防水性能好,得到成品初始三防评分可以达到95分,在5次水洗后仍能达到90分;
[0022]5、本专利技术中对夹芯面料进行三防整理过程中,对染色后的夹芯面料多次进行还原洗,从而提升面料色牢度,使面料色牢度可以达到 4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夹芯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夹芯面料的织针排列图。
[0025]附图中的标记为:1

管状组织,2

表层组织,3

第一经纱,4
‑ꢀ
第二经纱,5

连接段,6

隔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7]实施例。一种夹芯面料,构成如图1

2所示,包括由多组纬向分布的带连接段5的管状组织1,所述的管状组织1包括第一经纱3沿纬向交织而成的表层组织2,表层组织2内设有水平分布的第二经纱4,第二经纱4间设有由第一经纱3交织形成的隔断层6,第一经纱3 与第二经纱4的数量比为2:1。
[0028]所述的第一经纱3为100D/96F的再生涤纶纱。
[0029]所述的第二经纱4为300D/288F的无扭矩涤纶纱。
[0030]夹芯面料制备时的织针排列如图2所示,图2中1

52为一个管状组织的针织排列,其中1

4为管状组织中连接段5的织针排列,第一经纱3会交织形成连接段5和表层组织2,并
且织针时第一经纱3 会在织针的作用下形成隔断层6,隔断层6中会包覆有第二经纱4,第二经纱4包覆在表层组织2内,会使管状组织中部鼓起,形成空气层,从而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
[0031]一种夹芯面料的三防整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2]第一步对夹芯面料进行除油处理的具体方式为,将夹芯面料放置于40℃的水中进行浸泡清洗,并在水中按2g/l的比例加入除油剂和精炼剂,除油脱水后的夹芯面料会以在烘箱中以80℃的温度烘15分钟,得A品;
[0033]第二步对A品进行染色处理的具体方式为,将染色池中ph值调节为4

5,并以3g/l的比例加入匀染剂和分散染料,染色30分钟后捞出脱水,以105℃的温度预烘10分钟,接着以130℃的温度烘40 分钟,最后将温度逐渐降低至40℃,得B品,这里所采用的匀染剂可以为高温匀染剂DS/2115NE,在调节染色池ph值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芯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组纬向分布的带连接段(5)的管状组织(1),所述的管状组织(1)包括第一经纱(3)沿纬向交织而成的表层组织(2),表层组织(2)内设有水平分布的第二经纱(4),第二经纱(4)间设有由第一经纱(3)交织形成的隔断层(6),第一经纱(3)与第二经纱(4)的数量比为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芯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经纱(3)为100D/96F的再生涤纶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芯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经纱(4)为300D/288F的无扭矩涤纶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芯面料的三防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夹芯面料进行除油处理,得A品;第二步,对A品进行染色处理,得B品;第三步,对B品进行还原洗,得C品;第四步,对C品进行三防整理,得成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夹芯面料及其三防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对夹芯面料进行除油处理的具体方式为,将夹芯面料放置于40℃的水中进行浸泡清洗,并在水中按2g/l的比例加入除油剂和精炼剂,除油脱水后的夹芯面料会以在烘箱中以80℃的温度烘15分钟,得A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夹芯面料及其三防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利洪学智胡民锋乔连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彩蝶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