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腕关节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049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腕关节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腕关节康复装置,康复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康复装置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用于支撑患者的小臂;康复组件,所述康复组件包括旋转筒和转动支架,转动支架转动连接在可转动的支架上,旋转筒转动安装在转动支架上,支架通过拱形架与支撑组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康复装置,以人体小臂及手腕为载体,对损伤的腕关节进行主被动和助动康复训练,考虑手腕机手掌的一般姿态进行设计,提高康复训练的舒适性,对手腕进行旋前/旋后、尺/桡偏转及屈/伸组合的运动,训练效果好,采用三个运动关节调节的方式,采用复合驱动方式进行柔性康复训练,提高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舒适度。提高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舒适度。提高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腕关节康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腕关节康复设备
,具体是一种腕关节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脑卒中患病患者增多,脑卒中患者常表现为上肢手臂肌肉萎缩,腕关节不能正常活动或者丧失活动能力。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810935095.4的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及其腕关节训练装置,其中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式的、迷你型的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可对手腕进行转动训练,实现上肢的康复训练。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腕部康复机构是针对上肢患者的手臂整体进行康复运动,忽略了腕关节的康复训练,人体腕关节作为椭球型关节在实际情况下的组合运动方式,单纯转动训练的康复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腕关节康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腕关节康复装置,康复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康复装置还包括:
[0008]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用于支撑患者的小臂;
[0009]康复组件,所述康复组件包括旋转筒和转动支架,转动支架转动连接在可转动的支架上,旋转筒转动安装在转动支架上,支架通过拱形架与支撑组件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和用于支撑底板的吸盘,吸盘阵列设置在底板的一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与底板固定连接的套管和伸缩杆,伸缩杆滑动设置在套管上,套管的一侧设置有紧固螺栓,用于固定伸缩杆,伸缩杆的上固定设有小臂托板,小臂托板上连接有绑带。
[0012]进一步的,所述拱形架上转动设有轴杆,第一绕线盘固定设置在轴杆上,用于驱动支架转动,轴杆上连接有旋转套筒,旋转套筒上设有配合槽,用于支架安装。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为弯曲结构,第一连杆的一端设有配合块,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绕线盘,第二连杆的一端也设有配合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通过配合块与配合槽连接。
[0014]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杆,用于支撑支架的结构稳定,固定杆的两端设有螺纹结构。
[0015]进一步的,所述康复组件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一侧设有主动齿轮,用于驱动旋转筒自转,转动支架包括两个安装板,驱动组件与安装板连接固定,安装板安装在连接板上。
[0016]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通过花键轮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转动
连接,第二绕线盘与一个花键轮连接,用于驱动花键轮转动。
[0017]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筒内固定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弹性夹层,弹性夹层内设有放置槽,用于放入患者的手掌,旋转筒的一端设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配合,用于传动。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绕线盘与第二绕线盘上均为鲍登线绕线盘,用于进行柔性驱动。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康复装置,以人体小臂及手腕为载体,对损伤的腕关节进行主被动和助动康复训练,考虑手腕机手掌的一般姿态进行设计,提高康复训练的舒适性,对手腕进行旋前/旋后、尺/桡偏转及屈/伸组合的运动,训练效果好;
[0021]2、本专利技术康复装置,采用三个运动关节调节的方式,独立调节方便,实现组合康复训练功能,采用复合驱动方式进行柔性康复训练,提高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康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康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一种腕关节康复装置,如图1所示,腕关节康复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支撑组件1上设置有升降组件2,用于支撑使用者的小臂,辅助进行腕关节康复训练,支撑组件1上设置有康复组件,康复组件设置在支架5上,支架5的下方设有拱形架3,拱形架3与支撑组件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用于支撑固定支架5。
[0028]支撑组件1包括底板11和吸盘12,吸盘12阵列设置在底板11的一侧,用于支撑固定底板11。
[0029]升降组件2包括套管和伸缩杆21,套管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底板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杆21滑动连接,套管的一侧设置有紧固螺栓22,用于固定套管内竖直滑动的伸缩杆21,伸缩杆21的上端固定设有小臂托板23,小臂托板23为弧形,用于放置患者的小臂,通过上下移动伸缩杆21,调节小臂托板23的高度,小臂托板23上设有连接螺栓24,通过连接螺栓24使小臂托板23固定在伸缩杆21的上端。
[0030]拱形架3上安装有第一绕线盘4,拱形架3上转动设有轴杆,第一绕线盘4与轴杆固定连接,拱形架3上设有旋转套筒31,旋转套筒31上设有配合槽,旋转套筒31内设有轴孔,轴孔未示出,通过螺栓穿过拱形件3上的轴杆与轴孔配合,使轴杆固定连接旋转套筒31。
[0031]如图1、图3所示,支架5包括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
分别设置在康复组件的两侧,第一连杆51的一端设有配合块53,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绕线盘9,第二连杆52的一端也设有配合块53,配合块53对称连接在旋转套筒31上,配合块53与配合槽配合,通过设置在配合块53一侧的第一锁紧螺栓54与旋转套筒31连接固定。
[0032]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均为弯曲结构,支架5还包括固定杆55,固定杆55位于第一连杆51与第二连杆52之间,且固定杆55的两端设有螺纹结构,固定杆55的两端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栓56,第二锁紧螺栓56穿过第一连杆51或第二连杆52与螺纹结构配合,对固定杆55进行固定,保持支架5的结构稳定。
[0033]如图1、图2、图3所示,康复组件包括旋转筒6、驱动组件7和转动支架8,旋转筒6转动设置在转动支架8上,转动支架8包括两个安装板81,安装板81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7,安装板81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板82,连接板82与安装板8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34]连接板82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83,转动杆83的一端设有花键轮84,两个花键轮84转动设置在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内,第二绕线盘9与一个花键轮84连接,通过驱动花键轮84转动,使旋转筒6在转动杆83带动上转动。
[0035]第一绕线盘4与第二绕线盘9上均为鲍登线绕线盘,用于驱动。
[0036]驱动组件7的一侧设有主动齿轮71,旋转筒6的一端设有从动齿轮63,通过驱动组件7带动主动齿轮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腕关节康复装置,康复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其特征在于,康复装置还包括:升降组件(2),所述升降组件(2)固定设置在支撑组件(1)上,用于支撑患者的小臂;康复组件,所述康复组件包括旋转筒(6)和转动支架(8),转动支架(8)转动连接在可转动的支架(5)上,旋转筒(6)转动安装在转动支架(8)上,支架(5)通过拱形架(3)与支撑组件(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关节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底板(11)和用于支撑底板(11)的吸盘(12),吸盘(12)阵列设置在底板(1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关节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与底板(11)固定连接的套管和伸缩杆(21),伸缩杆(21)滑动设置在套管上,套管的一侧设置有紧固螺栓(22),用于固定伸缩杆(21),伸缩杆(21)的上固定设有小臂托板(23),小臂托板(23)上连接有绑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关节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架(3)上转动设有轴杆,第一绕线盘(4)固定设置在轴杆上,用于驱动支架(5)转动,轴杆上连接有旋转套筒(31),旋转套筒(31)上设有配合槽,用于支架(5)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腕关节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包括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均为弯曲结构,第一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郭策靖亚丽孟庆洋卢梦晨王淮阳周燕祝铭辉赵文祺汪鉴霍清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