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及其总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045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及其总成,所述引导装置为设置在已架梁或待架梁上的导向母座,所述导向母座用于主动引导待架梁与已架梁靠近并对齐以实现待架梁与已架梁的拼接,所述引导装置总成包括导向母座和与导向母座配合的导向座,所述导向母座和导向座中,其中一个设置在已架梁上,另一个对应地设置在待架梁上,所述导向母座用于主动与导向座连接并引导导向座与导向母座对接以实现待架梁与已架梁的对齐和拼接。该装置及总成无需工人现场作业,保证了作业安全,且对位效率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及其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架设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及其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桥梁架设领域不管是公铁两用的钢桁节段梁还是公路桥的钢箱梁、混凝土节段梁,目前对位安装均是安装工人采用手拉葫芦、撬棍、码板等施工机具配合起重设备进行反复调整完成节段梁的对位拼装。
[0003]目前节段梁对位拼装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待安装梁与已安装梁衔接部分是动、静结合部,临边防护设置困难,却又是现场施工人员聚集的作业场所,节段梁对位拼装临边防护普遍缺失,施工安全风险大;2.采用手拉葫芦、撬棍、码板等施工机具配合起重设备对位拼装功效低,耗时长,受环境影响因素大;3.钢梁的对位拼装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一般都是晚上人工进行操作安装,安装效率进一步下降。
[0004]当前没有一个能够自动引导待架梁与已架梁对齐的引导装置来克服上述安全及效率问题,特别是当待架梁与已架梁发生错台时,待架梁与已架梁的拼接效率更低,因此亟需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及其总成,该装置及总成无需工人现场作业,保证了作业安全,且对位效率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导向母座,所述导向母座用于主动引导待架梁与已架梁靠近并对齐以实现待架梁与已架梁的拼接,所述导向母座包括引导母座、设置在引导母座上的主动引导机构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引导母座设置有用于引导待架梁与已架梁的对齐的第一引导面,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主动引导机构沿引导母座轴向运动,所述主动引导机构用于主动与已架梁或待架梁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导面呈喇叭状且沿引导母座的轴线中心对称。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引导机构包括与引导母座同轴设置的导向轴以及第三对中机构,所述导向轴的一端与驱动装置铰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导向轴与已架梁或待架梁连接,所述第三对中机构用于控制导向轴在无外力作用下定位在引导母座的轴线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待架梁或已架梁连接的拉力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通过第一导向盒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向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半球,所述第二半球铰接在第一导向盒内,所述第一导向盒内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半球沿引导母座轴向运动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与第二半球球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与导向轴同轴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对中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导向盒上的弹簧座、设置在弹簧座
上的第三弹簧调节装置以及垂直于导向轴的第三弹簧组件,所述第三弹簧组件一端与第三弹簧调节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导向轴抵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导向轴同轴设置的第一油缸,所述引导母座一端设置有油缸座,所述第一油缸设置在油缸座内,所述第一油缸的尾部与油缸座铰接,所述第一油缸和油缸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对中机构,所述第二对中机构用于控制第一油缸在无外力作用下定位在引导母座的轴线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对中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弹簧组件、固定在油缸座上的第二弹簧调节装置以及设置在第一油缸下方的浮动支撑,所述第二弹簧组件一端与第二弹簧调节装置连接,另一端抵靠在第一油缸上,所述浮动支撑竖直设置,所述浮动支撑的一端固定在油缸座上,另一端支撑在第一油缸上。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总成包括权利要求至任一项所述的引导装置,还包括与导向母座配合的导向座,所述导向母座和导向座中,其中一个设置在已架梁上,另一个对应地设置在待架梁上,所述导向母座用于主动与导向座连接并引导导向座与导向母座对接以实现待架梁与已架梁的对齐和拼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座包括引导座和设置在引导座上的被动引导机构,所述引导座设置有与第一引导面配合的第二引导面,所述被动引导机构用于与主动引导机构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座为圆形筒体结构,所述引导座的外壁靠近引导母座一端的直径向外渐缩形成第二引导面。
[0017]进一步地,所述被动引导机构包括同轴设置在引导座内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用于将伸入导向管的导向轴限制在导向管内以实现导向母座与导向座的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内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将伸入导向管内的拉力件固定。
[0019]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孔,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导向管开孔处的外壁上的电磁铁以及设置在导向管内的挡块,所述电磁铁上弹性连接有剪力件,所述剪力件穿过导向管的开孔与挡块抵接,所述电磁铁用于将剪力件吸出导向管,所述挡块远离导向母座一侧通过第一弹簧与固定在导向管内的固定板连接,所述剪力件用于在拉力件顶开所述挡块后卡住拉力件。
[0020]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靠近导向母座一端为喇叭口,所述拉力件靠近导向座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管的喇叭口相配合的变直径段。
[0021]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远离导向母座一端与引导座铰接,所述导向管与引导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对中机构,所述第一对中机构用于控制导向管在无外力作用下定位在引导座的轴线上。
[0022]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通过第二导向盒与引导座连接,所述导向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半球,所述第一半球铰接在第二导向盒内,所述第二导向盒内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半球沿引导座轴向运动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与第一半球球面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与导向管同轴设置。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中机构包括垂直于导向管的第一弹簧组件以及设置在引导座内壁上的第一弹簧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弹簧组件一端与第一弹簧调节装置连接,另一端
与导向管抵接。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引导装置的导向轴与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之间铰接,当待架梁与已架梁对接时,能够根据待架梁与已架梁之间的偏差自适应地转动,并在第三对中机构的作用下复位,具有一定的容差能力,能够解决待架梁与已架梁之间错台难以对接的问题。
[0026]2.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引导装置的第一油缸尾部与油缸座铰接,油缸头部通过第二对中机构支撑,油缸能自适应摆动一定角度,保证油缸在轴线方向受力,可有效的降低油缸变形与漏油风险。
[0027]3.本专利技术通过主动引导机构和被动引导机构将导向母座和导向座连接,在油缸和桥面吊机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待架梁与已架梁的自动准确对位,无需人工现场作业,有效降低了现场施工安全风险,改善了现场工人的作业环境。
[0028]4.本专利技术的主动引导机构能够在第一油缸和桥面吊机的作用下,主动与被动引导机构连接,并在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逐渐完全对接的过程中,待架梁与已架梁逐渐对齐,引导座与引导母座完全对接后,待架梁就已进入了能够与已架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导向母座(201),所述导向母座(201)用于主动引导待架梁与已架梁靠近并对齐以实现待架梁与已架梁的拼接,所述导向母座(201)包括引导母座(237)、设置在引导母座(237)上的主动引导机构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引导母座(237)设置有用于引导待架梁与已架梁的对齐的第一引导面(221),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主动引导机构沿引导母座(237)轴向运动,所述主动引导机构用于主动与已架梁或待架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面(221)呈喇叭状且沿引导母座(237)的轴线中心对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引导机构包括与引导母座(237)同轴设置的导向轴(234)以及第三对中机构,所述导向轴(234)的一端与驱动装置铰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导向轴(234)与已架梁或待架梁连接,所述第三对中机构用于控制导向轴(234)在无外力作用下定位在引导母座(237)的轴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234)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待架梁或已架梁连接的拉力件(236)。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234)通过第一导向盒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向轴(23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半球(235),所述第二半球(235)铰接在第一导向盒内,所述第一导向盒内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半球(235)沿引导母座(237)轴向运动的第二支撑部(229),所述第二支撑部(229)的一端与第二半球(235)球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229)与导向轴(234)同轴设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对中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导向盒上的弹簧座(231)、设置在弹簧座(231)上的第三弹簧调节装置(233)以及垂直于导向轴(234)的第三弹簧组件(232),所述第三弹簧组件(232)一端与第三弹簧调节装置(233)连接,另一端与导向轴(234)抵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导向轴(234)同轴设置的第一油缸(224),所述引导母座(237)一端设置有油缸座(222),所述第一油缸(224)设置在油缸座(222)内,所述第一油缸(224)的尾部与油缸座(222)铰接,所述第一油缸(224)和油缸座(222)之间设置有第二对中机构,所述第二对中机构用于控制第一油缸(224)在无外力作用下定位在引导母座(237)的轴线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中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弹簧组件(225)、固定在油缸座(222)上的第二弹簧调节装置(226)以及设置在第一油缸(224)下方的浮动支撑,所述第二弹簧组件(225)一端与第二弹簧调节装置(226)连接,另一端抵靠在第一油缸(224)上,所述浮动支撑竖直设置,所述浮动支撑的一端固定在油缸座(222)上,另一端支撑在第一油缸(224)上。9.一种节段梁快速对位自动引导装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总成(200)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引导装置,还包括与导向母座(201)配合的导向座(202),所述导向母座(201)和导向座(202)中,其中一个设置在已架梁上,另一个对应地设置在待架梁上,所述导向母座(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志坚程茂林肖浩易飞纪晓宇张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