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桁梁落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985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桁梁落梁装置,包括钢桁梁、支座和支墩组件,支墩组件包括第一支墩和第二支墩,第一支墩包括多个对应叠放设置的A型垫块,A型垫块包括第一加筋肋和第一连接板,第一加筋肋由多道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的加筋板组成,底端的A型垫块与支座之间设置钢垫板,第一支墩顶部设有千斤顶,第二支墩包括B型垫块和固定板,B型垫块包括第二加筋肋和长方形第二连接板,第二加筋肋包括与第二连接板长边方向一致且平行设置的横向加筋板,以及设置于横向加筋板之间的纵向加筋板,相邻第二连接板之间螺栓连接,两个第二支墩底部通过钢垫板与支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支墩组件兼顾良好的支撑性和拆卸的便捷性,落梁效率高。落梁效率高。落梁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桁梁落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钢桁梁落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钢结构桥梁施工过程中,落梁工序是一项重要的施工环节,钢桁梁与支座位置对准,需要设置临时支撑结构支撑钢桁梁,再逐步拆除临时支撑结构,最后将钢桁梁设置于支座上,完成落梁。现有的临时支撑结构普遍支撑性强,但拆除的便利性不足,导致落梁效率较低,延长施工期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钢桁梁落梁装置,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钢桁梁落梁装置,包括钢桁梁和支座,还包括设置于钢桁梁与支座之间的支墩组件,所述支墩组件包括第一支墩和并列设置于第一支墩一侧的两个第二支墩,所述第一支墩包括垫墩,以及设置于垫墩顶部的多个对应叠放的A型垫块,所述垫墩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支撑钢管、“井”字型加筋板和封板,所述支撑钢管底部与支座之间设置钢垫板,所述“井”字型加筋板嵌设于支撑钢管上部,所述封板和“井”字形加筋板尺寸适配,所述A型垫块包括第一加筋肋,以及设置于第一加筋肋上下两侧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加筋肋由多道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的加筋板组成,第一支墩顶部设有与钢桁梁抵接的千斤顶,所述第二支墩包括固定板和多个对应叠放的B型垫块,所述B型垫块包括第二加筋肋,以及设置于第二加筋肋上下两侧的长方形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加筋肋包括与第二连接板长边方向一致且平行的横向加筋板,以及设置于横向加筋板之间的纵向加筋板,相邻B型垫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板竖向设置于上下连接的B型垫块的相对两侧,一侧的第二支墩顶部设置千斤顶,两个第二支墩底部通过钢垫板与支座连接。
[0006]支墩组件与支座位置对应,用于临时支撑钢桁梁,第一支墩与第二支墩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保障落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第二支墩中B型垫块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便于拆卸,同时B型垫块之间通过固定板固定,提升第二支墩整体的稳定性和支撑性,既能提供稳定的支撑,又便于落梁工序中快速拆除,提升落梁效率。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墩的上部设置B型垫块,下部设置加强B型垫块,所述加强B型垫块包括第三加筋肋,以及设置于第三加筋肋上下两侧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加筋肋包括“井”字形加筋板,以及第三连接板长边边沿与“井”字形加筋板之间设置的加筋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尺寸相同。加强B型垫块相较于B型垫块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和支撑性,将加强B型垫块与B型垫块结合使用,有效提升第二支墩的支撑性。
[0008]进一步的,两侧所述第二支墩之间设置垫板,所述垫板分别与两侧上下相邻B型垫块的第二连接板螺栓连接。垫板用于连接两侧第二支墩,提升两侧第二支墩的结构稳定性。
[0009]进一步的,每两层所述B型垫块设置一层垫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加筋板均采用20钢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螺栓是M20螺栓。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采用8#槽钢。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提供一种钢桁梁落梁装置,在支座与钢桁梁之间设置支墩组件,第一支墩和并列设置于第一支墩一侧的两个第二支墩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保障落梁工序的安全稳定,第一支墩中的A型垫块与支墩的组合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支撑性,第二支墩中的B型垫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便于快速拆卸,固定板加强第二支墩的结构稳定性,钢桁梁两端的支墩组件同步拆除,第一支墩和第二支墩交替支撑和拆卸,保证落梁的安全稳定,并有效提升落梁效率。
[0015]2.第二支墩中将B型垫块与加强B型垫块结合使用,提升第二支墩的结构强度和支撑性,两侧第二支墩之间设置垫板,提升两侧第二支墩整体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钢桁梁落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墩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支墩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A型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4中A

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B型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支墩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图6中B

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B型垫块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

钢桁梁;2

支座;3

第一支墩;31

A型垫块;311

第一连接板;312

第一加筋肋;32

垫墩;321

封板;322
‑“
井”字形加筋板;323

支撑钢管;4

第二支墩;41

B型垫块;411

第二连接板;412

第二加筋肋;43

加强B型垫块;431

第三加筋肋;432

第三连接板;44

垫板;45

螺栓;5

钢垫板;6

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参照图1,一种钢桁梁落梁装置,包括钢桁梁1、设置于钢桁梁1两端底部的支墩组件、以及用于支撑支墩组件的支座2,支座2设置于支墩组件的底部,钢桁梁1与支座2位置对应,支墩组件作为钢桁梁1的临时支撑,通过逐步拆除支墩组件,最终将钢桁梁1放置于支座2上,以完成钢桁梁1的落梁工序。
[0028]参照图2,支墩组件包括第一支墩3和两个第二支墩4,其中,两个第二支墩4并排设置于第一支墩3一侧,与第一支墩3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三点支撑充分保证落梁的安全。
[0029]参照图3,第一支墩3包括垫墩32和A型垫块31,垫墩3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支撑钢管323、“井”字型加筋板322和封板321,封板321与“井”字形加筋板322尺寸适配,封板321采用尺寸是30*850*850mm的钢板,支撑钢管323底部通过钢垫板5设置于支座2顶面,支撑钢管323的尺寸为φ820*20mm,“井”字型加筋板322的高度为300mm,“井”字型加筋板322嵌设于支撑钢管323的上部,其顶面与支撑钢管323的顶面齐平,垫墩32用于减少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桁梁落梁装置,包括钢桁梁和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钢桁梁与支座之间的支墩组件,所述支墩组件包括第一支墩和并列设置于第一支墩一侧的两个第二支墩,所述第一支墩包括垫墩,以及设置于垫墩顶部的多个对应叠放的A型垫块,所述垫墩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支撑钢管、“井”字型加筋板和封板,所述支撑钢管底部与支座之间设置钢垫板,所述“井”字型加筋板嵌设于支撑钢管上部,所述封板和“井”字形加筋板尺寸适配,所述A型垫块包括第一加筋肋,以及设置于第一加筋肋上下两侧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加筋肋由多道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的加筋板组成,第一支墩顶部设有与钢桁梁抵接的千斤顶,所述第二支墩包括固定板和多个对应叠放的B型垫块,所述B型垫块包括第二加筋肋,以及设置于第二加筋肋上下两侧的长方形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加筋肋包括与第二连接板长边方向一致且平行的横向加筋板,以及设置于横向加筋板之间的纵向加筋板,相邻B型垫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板竖向设置于上下连接的B型垫块的相对两侧,一侧的第二支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武王立学董红军曾海权李小鹏宋宝平丁军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