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笔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043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笔洗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笔洗装置,包括主体和与主体固定连接的底壳,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清洗笔的清洗组件,清洗组件包括由主体向下凹陷形成的水槽,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清洗组件向水槽进水/出水的控制组件和与笔配套使用的配件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主体、清洗组件、控制组件和配件单元等之间的配合,集成了多个配件使其呈一体化设计,使得使用更加便捷且可以保证墨水质量;同时具有多个功能以满足不同场景的笔洗需求,提高自动化程度,不仅方便了使用者的操控,还可以保证笔洗的效果。笔洗的效果。笔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笔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笔洗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笔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书法桌的笔洗套件,通常由笔洗、墨碗、笔搁等零散的配件组成。目前专利技术的电动笔洗,其原理是通过直流隔膜水泵从水桶中吸水到带有排水孔的不锈钢制铁碗中冲洗毛笔的,通过控制出水时间来满足不同的笔洗需求。
[0003]但是目前电动笔洗存在有以下问题:1、水槽旁没有控制按键,多为分体式按键安装在桌子外侧,使得整体操控不方便;2、多个零散的配件组成容易丢失存,整体使用也不方便,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多功能笔洗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笔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缺少控制按键导致操控不便,零散组件导致使用不便等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具有多个控制按键满足不同场景的笔洗需求,且配件一体化设计的多功能笔洗装置。
[0007]基于上述思路,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笔洗装置,包括主体1和与主体1固定连接的底壳2,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清洗笔的清洗组件4,清洗组件4包括由主体1向下凹陷形成的水槽407,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清洗组件4向水槽407进水/出水的控制组件5和与笔配套使用的配件单元。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清洗组件4还包括与主体1固定连接的水泵401,水泵401的进口通过进水管402与外部水源接通,其出口接通有与水槽407位置对应的弯管403,弯管403上加装有水流调节控制器以控制弯管403的出水速度。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组件5包括与主体1固定连接的电路板501和数码管503以及固定嵌合在主体1顶部的控制面板502,电路板501与数码管503、控制面板502、水泵401、水流调节控制器和电磁阀405之间以及数码管503与控制面板502之间均电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水槽407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弯管403正前侧的底座7,底座7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702,放置槽70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固定笔尖一侧的支撑组件8,放置槽70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用于驱动支撑组件8自转动的调节组件9,底座7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水流通的流道701。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组件8包括转动安装在放置槽702内的圆环801,圆环80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调节组件9位置对应的齿轮802,圆环801的内部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连接有夹块803。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节组件9包括滑动安装在放置槽702内的浮块
901,浮块90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与齿轮802位置对应的柔性齿条902,底座7的内部开设有与放置槽702接通且用于柔性齿条902安置的U形槽703。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7靠近弯管的表面滑动安装有与圆环801位置对应的移动组件10,圆环80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移动组件10往复滑动的凸轮804。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移动组件10包括与底座7滑动配合呈对称设置的两个L形支架1001,两个支架1001分别与凸轮804的两侧活动贴合;两个支架1001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侧块1002,两个侧块1002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呈错位排列的横杆1003,横杆1003与另一个侧块1002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004。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7呈h形设置,浮块901相对于底座7的滑动最高点高于圆环801基于底座7的位置高度。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配件单元包括活动安置在主体1内的墨碗3、与主体1转动连接且用于盖住墨碗3的盖板12和与主体1固定连接的笔搁13。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主体、清洗组件、控制组件和配件单元等之间的配合,集成了多个配件使其呈一体化设计,使得使用更加便捷且可以保证墨水质量;同时具有多个功能以满足不同场景的笔洗需求,提高自动化程度,不仅方便了使用者的操控,还可以保证笔洗的效果,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底部结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水槽和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和流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圆环和底座后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浮块与放置槽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主体;2、底壳;3、墨碗;4、清洗组件;5、控制组件;6、搁置槽;7、底座;8、支撑组件;9、调节组件;10、移动组件;11、限位组件;12、盖板;13、笔搁;401、水泵;402、进水管;403、弯管;404、排水管;405、电磁阀;406、溢流管;407、水槽;501、电路板;502、控制面板;503、数码管;701、流道;702、放置槽;703、U形槽;704、滑槽;801、圆环;802、齿轮;803、夹块;804、凸轮;901、浮块;902、柔性齿条;1001、支架;1002、侧块;1003、横杆;1004、第二弹簧;1101、连杆;1102、凸块;1103、卡块;1104、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笔洗装置,主要用于提高笔洗使用时的便利性,该笔洗装置包括固定嵌合在桌子上的主体1和固定安装在主体1底部的底壳2;当然,主体1也可以单独固定在墙面上。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清洗笔的清洗组件4,清洗组件4包括由主体1向下内凹形成的水槽407,水槽407呈上宽下窄式设计以缩小底部空间,加快蓄水速度以达到快速蓄水,通过清洗组件4对水槽407通入清水来实现笔洗。主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清洗组件4向水槽407进水/出水的控制组件5,以及设置有与笔配套使用的配件单元。
[0021]请参阅图1至图2,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清洗组件4还包括与主体1固定连接的水泵401,水泵401的进口通过进水管402与外部水源接通,其出口接通有与水槽407位置对应的弯管403;同时在水槽407的底部接通有用于笔洗完成后排水的排水管404,在弯管403和排水管404上分别加装有水流调节控制器和电磁阀405,以分别控制弯管403的出水速度以及排水管404的开合,出水速度的改变可以满足笔洗不同场景的具体需求。
[0022]为了保证用水安全,水槽407的表面且位于排水管404的上方接通有溢流管406,当水槽407蓄水达到溢流管406的高度时即通过溢流管406自动流出,实现防溢水设计。
[0023]控制组件5包括与主体1固定连接的电路板501和数码管503以及固定嵌合在主体1顶部的控制面板502,电路板501与数码管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笔洗装置,包括主体1和与主体1固定连接的底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清洗笔的清洗组件4,清洗组件4包括由主体1向下凹陷形成的水槽407,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清洗组件4向水槽407进水/出水的控制组件5和与笔配套使用的配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笔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4还包括与主体1固定连接的水泵401,水泵401的进口通过进水管402与外部水源接通,其出口接通有与水槽407位置对应的弯管403,弯管403上加装有水流调节控制器以控制弯管403的出水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笔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5包括与主体1固定连接的电路板501和数码管503以及固定嵌合在主体1顶部的控制面板502,电路板501与数码管503、控制面板502、水泵401、水流调节控制器和电磁阀405之间以及数码管503与控制面板502之间均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笔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407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弯管403正前侧的底座7,底座7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702,放置槽70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固定笔尖一侧的支撑组件8,放置槽70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用于驱动支撑组件8自转动的调节组件9,底座7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水流通的流道7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笔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8包括转动安装在放置槽702内的圆环801,圆环80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调节组件9位置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加炳卢英俊李小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盾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