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接线结构和碳纤维对接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44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碳纤维加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碳纤维接线结构和碳纤维对接仓,该碳纤维接线结构包括对接件、金属导线、接线端子和碳纤维发热线;对接件包括对接柱;金属导线与对接柱的一端电连接;接线端子具有压接端与套接端;碳纤维发热线通过对接件与金属导线电连接;其中,碳纤维发热线包括碳纤维丝束,碳纤维丝束与接线端子的压接端固定连接,接线端子的套接端套接在对接柱的另一端上,以减少碳纤维丝束在连接点上发生应力的集中的情况,使碳纤维发热线的连接更加稳固,提高碳纤维加热产品的使用安全性。的使用安全性。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接线结构和碳纤维对接仓


[0001]本技术涉及碳纤维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接线结构和碳纤维对接仓。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电热体是一种全黑体材料,电热转化效率比金属发热提高30%,电热效率约100%,具有高强度,耐高温,导电和导热等诸多优异性能,碳纤维在发热功能的电子电气产品中被广泛应用,如电热毯、电热护膝等柔性发热器等。
[0003]在以碳纤维发热线为加热源的供暖方式中,均需要将碳纤维发热线与金属导线相连接。由于碳纤维丝为非金属材料,故无法像金属材料一样直接采用焊接等工艺进行连接。
[0004]现有技术中,碳纤维丝束与金属导线一般采用铆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但由于碳纤维丝束由多根碳纤维细丝组成,而单根碳纤维丝的强度较低,这种连接方式在连接点与碳纤维丝束的接触部位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的情况,导致碳纤维丝束与金属线的连接脱落,甚至出现碳纤维断裂而引起不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碳纤维发热线与金属导线连接不牢固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碳纤维接线结构,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0007]该碳纤维接线结构包括:对接件,包括对接柱;金属导线,一端与所述对接柱的一端电连接;接线端子,具有压接端和套接端;碳纤维发热线,所述碳纤维发热线通过所述对接件与所述金属导线电连接;其中,所述碳纤维发热线包括碳纤维丝束,所述碳纤维丝束与所述接线端子的压接端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的套接端套接在所述对接柱的另一端上。
[0008]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接线端子为圆柱形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套接端呈圆柱形套筒状。
[0009]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对接件还包括对接座,所述对接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对接座上,所述对接柱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对接座的两侧,以分别与所述金属导线和所述接线端子连接。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碳纤维对接仓,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所述碳纤维对接仓包括上述的碳纤维接线结构,所述碳纤维对接仓还包括具有腔体的壳体仓,所述对接件和所述碳纤维发热线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所述金属导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腔体外。
[0011]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壳体仓在所述腔体内设有卡线槽,所述碳纤维发热线嵌设在所述卡线槽内。
[0012]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卡线槽具有多个,并与所述碳纤维发
热线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卡线槽呈发散式设置,以使所述碳纤维发热线呈阵列发散排布。
[0013]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卡线槽的内侧壁上设有锯齿,所述锯齿朝向所述腔体设置。
[0014]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碳纤维对接仓还包括导线端子,所述导线端子包括与所述金属导线的一端电连接的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上设有对接孔,所述插接件通过所述对接孔与所述对接柱的一端电连接。
[0015]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壳体仓上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插接件适配;所述对接座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对接座上所述对接柱的一端朝向所述插槽;在所述插接件插接于所述插槽内时,所述插接件上的所述对接孔与所述对接柱相插接,以使所述金属导线的一端通过所述插接件与所述对接柱电连接。
[0016]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插槽的内壁和所述插接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卡扣,另一个上设有卡口,所述插接件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口的卡接以与所述壳体仓的所述插槽固定插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接线结构和碳纤维对接仓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该碳纤维接线结构通过在碳纤维发热线与金属导线之间增设一对接件,金属导线与对接件电连接,碳纤维发热线通过接线端子与对接件连接,并且碳纤维发热线的碳纤维丝束与接线端子的压接端固定连接,接线端子的套接端以套接的方式连接在对接柱的另一端上,从而减少碳纤维发热线的碳纤维丝束在连接点上发生应力集中的情况,使碳纤维发热线的连接更加稳固,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20]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碳纤维接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碳纤维接线结构的对接件的剖视图;
[0022]图3是图1中碳纤维接线结构的对接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碳纤维对接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4中碳纤维对接仓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6是图4中壳体仓、对接件和碳纤维发热线的分解示意图;
[0026]图7是图4中碳纤维对接仓的壳体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图5中碳纤维对接仓的导线端子与金属导线的分解示意图。
[0028]附图中的标号如下:
[0029]100、碳纤维接线结构;
[0030]10、对接件;11、对接座;111、卡接槽;112、插柱孔;12、对接柱;
[0031]20、金属导线;
[0032]30、接线端子;30a、压接端;30b、套接端;
[0033]40、碳纤维发热线;
[0034]200、碳纤维对接仓;
[0035]50、壳体仓;50a、卡线槽;50b、卡接肋;50c、插槽;51、锯齿;52、卡扣;
[0036]60、导线端子;61、插接件;61a、对接孔;61b、卡口;62、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例如,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8]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9]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安装于”或“设置于”或“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接线结构包括:对接件,包括对接柱;金属导线,一端与所述对接柱的一端电连接;接线端子,具有压接端和套接端;碳纤维发热线,所述碳纤维发热线通过所述对接件与所述金属导线电连接;其中,所述碳纤维发热线包括碳纤维丝束,所述碳纤维丝束与所述接线端子的压接端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的套接端套接在所述对接柱的另一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为圆柱形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套接端呈圆柱形套筒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件还包括对接座,所述对接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对接座上,所述对接柱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对接座的两侧,以分别与所述金属导线和所述接线端子连接。4.一种碳纤维对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对接仓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碳纤维接线结构,所述碳纤维对接仓还包括具有腔体的壳体仓,所述对接件和所述碳纤维发热线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所述金属导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腔体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对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仓在所述腔体内设有卡线槽,所述碳纤维发热线嵌设在所述卡线槽内。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佳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馨安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