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动力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转向动力装置设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动力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正处于无人驾驶汽车的风口,无人驾驶催生了汽车转向自动控制的需求。市场上满足无人驾驶的转向动力装置多为液压式、伺服电机式,都是由转向助力装置演变而来,控制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动力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向动力装置的控制精度低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动力装置,包括:定子,定子具有腔体,定子的内壁上沿定子的轴向设置有多个定子凸极组,各定子凸极组包括多个沿定子周向间隔设置的定子凸极,定子凸极上均设置有通电线圈,定子与车辆的车架连接;动子,部分的动子位于腔体内,动子的外表面沿动子的轴向设置有多个动子凸极组,各动子凸极组包括多个沿定子周向间隔设置的动子凸极,动子凸极上均设置有通电线圈,动子与车辆的转向直拉杆连接;其中,通过对通电线圈施加第一预设脉冲电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10),所述定子(10)具有腔体(11),所述定子(10)的内壁上沿所述定子(10)的轴向设置有多个定子凸极组(12),各所述定子凸极组(12)包括多个沿所述定子(10)周向间隔设置的定子凸极(121),所述定子凸极(121)上均设置有通电线圈(30),所述定子(10)与车辆的车架连接;动子(20),部分的所述动子(20)位于所述腔体(11)内,所述动子(20)的外表面沿所述动子(20)的轴向设置有多个动子凸极组(21),各所述动子凸极组(21)包括多个沿所述定子(10)周向间隔设置的动子凸极(211),所述动子凸极(211)上均设置有所述通电线圈(30),所述动子(20)与所述车辆的转向直拉杆连接;其中,通过对所述通电线圈(30)施加第一预设脉冲电流可使所述定子(10)与所述动子(20)之间产生第一预设方向的磁引力,以使所述动子(20)沿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定子(10)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20)包括动子轴(22)和动子本体(23),所述动子轴(22)与所述动子本体(23)连接,多个所述动子凸极组(21)沿所述动子本体(23)的轴向方向间隔均匀地设置,各所述动子凸极组(21)内的多个所述动子凸极(211)沿所述动子本体(23)的周向间隔均匀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轴(22)与所述动子本体(23)一体成型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动力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政源,江开东,孙丰涛,黄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