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生物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926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块化生物净化装置,包括若干个净化模块,若干个净化模块之间并联、串联或叠置连接,单个净化模块包括:箱体,箱体内由下至上依次为集水区、主净化区和布水区,集水区内填充硬质填料,主净化区内填充轻质亲水填料包;布水管道,安装于布水区内,外接进水管道;拔风溶氧机构,包括进风隧道、进风管和拔风管,进风隧道水平分布于主净化区底部且进风隧道上分布有空气扩散孔,进风管的一端与进风隧道相连通、另一端连通至箱体侧壁外,拔风管竖向插入箱体内,拔风管的底端与进风隧道相连通、顶端作为出风口延伸出箱体顶部外。本装置为模块化生物净化装置,可根据进口污水水质指标进行并联、串联,也可根据现场场地的大小进行叠置。小进行叠置。小进行叠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生物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适用于分散生活污水处理的一种模块化高效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是农村水源地潜在的安全隐患,还会加剧淡水资源的危机,危害农民的生存发展。因此,加强乡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避免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荐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0003]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稳定塘、土地渗滤处理等。农村的生活污水可分为黑水和灰水,其中氮磷含量较高的污水需要通过多重过滤工序来进行净化处理,而较为干净的生活污水则只需通过简单的过滤就能达标,现有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都将二者混合在一些进行净化处理,这样会降低装置的整体净化效率,增加过滤机构的负担;此外,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且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小,波动大,统一收集难度较大,如要建立统一的处理装置,则投资较大,由于污染规模较小,也不便设置专业人员进行看守和操作管理;再则部分农村居住地交通不便,可利用的安装场地不足,不利于大尺寸设备装置的安装和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分散生活污水处理的一种模块化高效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0005]一种模块化生物净化装置,包括若干个净化模块,若干个净化模块之间并联、串联或叠置连接,所述净化模块包括:
[0006]箱体,所述箱体内由下至上依次为集水区、主净化区和布水区,所述集水区内填充硬质填料,所述主净化区内填充轻质亲水填料包,所述集水区对应的箱体侧壁上开设排水口;
[0007]布水管道,安装于所述布水区内,外接进水管道;
[0008]拔风溶氧机构,包括进风隧道、进风管和拔风管,所述进风隧道水平分布于主净化区底部且所述进风隧道上分布有空气扩散孔,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与进风隧道相连通、另一端连通至箱体侧壁外,所述拔风管竖向插入箱体内,所述拔风管的底端与所述进风隧道相连通、顶端作为出风口延伸出箱体顶部外。
[0009]本装置为模块化生物净化装置,可根据进口污水水质指标进行并联、串联,也可根据现场场地的大小进行叠装。达标后的生活污水通过装置底部的排水口排除,也可与污水预处理装置进行生物净化装置循环,达到进一步的净化效果。
[0010]经过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通过装置顶部的布水管道均匀喷洒在装置内轻质亲水填料上,并与通过无动力拔风溶氧装置收集的氧气、填料上生物膜内的微生物,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等。经过轻质亲水填料,污水在装置底部收集,进一步通过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净化,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从而达到生活污水达标的目的。
[0011]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12]可选的,所述集水区的高度为300~500mm;所述主净化区的高度为 1500~2000mm。
[0013]可选的,所述硬质填料为粒径30~40mm的玄武岩;所述轻质亲水填料包为编制网袋包装规格为20~30mm
×
20~30mm
×
20~30mm的轻质亲水填料小方块。
[0014]可选的,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与所述拔风管的出风口的高度差为不少于 2000mm。
[0015]可选的,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与进风隧道所在水平面之间的高度差为 300~500mm。
[0016]可选的,所述进风隧道设置相互平行的2~3根;相邻进风隧道之间的间距为800~1200mm;沿进风隧道的轴向,相邻拔风管之间的间距为2000~2200mm。
[0017]可选的,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处设置过滤网;所述拔风管的出风口设置防雨帽。
[0018]可选的,所述布水管道包括:
[0019]布水总管,位于箱体内或箱体外并外接进水管道;
[0020]布水支管,水平分布于出水区内并与所述布水总管相连通,相邻布水支管之间的间距为600~1000mm;
[0021]以及对应设置于每根布水支管上的布水管开关阀和布水管反冲洗阀。
[0022]可选的,所述布水管开关阀位于靠近布水支管与布水总管的衔接处;所述布水管反冲洗阀位于靠近布水支管远离布水总管的端部。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4](1)抗污水波动能力强;
[0025](2)装置内填料亲水行强,菌种不易死亡且启动方便,停运时间可长达2~3 月;
[0026](3)装置运行不耗电,全程充氧无能耗,不加药,无运行成本;
[0027](4)装置运行简单,无值守,免维护;
[0028](5)装置污水处理能力高;
[0029](6)装置稳定可靠,无噪音;
[0030](7)可根据需要随意组合,施工快捷、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多个净化模块串联连接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多个净化模块并联连接的还示意图;
[0033]图3是图1或图2中单个净化模块的正视图。
[0034]图4是图1或图2中单个净化模块的俯视图。
[0035]图5是图1或图2中单个净化模块拔风溶氧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36]图中所示附图标记如下:
[0037]100

净化模块
[0038]101

箱体
ꢀꢀꢀꢀꢀꢀꢀꢀꢀꢀ
102

进风管
ꢀꢀꢀꢀꢀꢀꢀꢀꢀꢀꢀꢀꢀꢀꢀꢀ
103

拔风管
[0039]104

进风隧道
ꢀꢀꢀꢀꢀꢀ
105

主净化区
ꢀꢀꢀꢀꢀꢀꢀꢀꢀꢀꢀꢀꢀꢀ
106

集水区
[0040]107

排水管
ꢀꢀꢀꢀꢀꢀꢀꢀ
108

布水总管
ꢀꢀꢀꢀꢀꢀꢀꢀꢀꢀꢀꢀꢀꢀ
109

布水支管
[0041]110

布水管开关阀 111

布水管反冲阀
ꢀꢀꢀꢀꢀꢀꢀꢀꢀꢀ
112

空气扩散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净化模块,若干个净化模块之间并联、串联或叠置连接,所述净化模块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由下至上依次为集水区、主净化区和布水区,所述集水区内填充硬质填料,所述主净化区内填充轻质亲水填料包,所述集水区对应的箱体侧壁上开设排水口;布水管道,安装于所述布水区内,外接进水管道;拔风溶氧机构,包括进风隧道、进风管和拔风管,所述进风隧道水平分布于主净化区底部且所述进风隧道上分布有空气扩散孔,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与进风隧道相连通、另一端连通至箱体侧壁外,所述拔风管竖向插入箱体内,所述拔风管的底端与所述进风隧道相连通、顶端作为出风口延伸出箱体顶部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区的高度为300~500mm;所述主净化区的高度为1500~20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填料为粒径30~40mm的玄武岩;所述轻质亲水填料包为编制网袋包装规格为20~30mm
×
20~3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杰郑世南许明海王付超朱国平周敏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