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化工地块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置、长期削减和智能化监控一体化的耦合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5135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退役化工地块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置、长期削减和智能化监控一体化的耦合修复方法;所述方法涉及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的原位阻隔修复屏障和一个以上的可渗透反应墙屏障。该耦合修复方法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为气泵和智能监测井提供电力,低碳绿色无污染,原位阻隔修复屏障可实现地下水污染应急阻隔防控,可渗透反应墙屏障可实现地下水污染物持续高效去除,智能监测井可实现地下水污染状况实时监控反馈,形成集应急阻隔防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退役化工地块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置、长期削减和智能化监控一体化的耦合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水修复
,具体涉及退役化工地块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置、长期削减和智能化监控一体化的耦合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我国,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涉及到的污染应急事故频发,亟需对污染源进行防控,避免污染进一步扩大造成严重的物质和经济损失。阻隔控制是应急控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已经在各个实际领域中被采用。垂直阻隔防渗技术是一种适应性强、效果好的修复方式,采用垂直防渗墙可以有效阻止污染物随地下水水平迁移,保证周边土壤环境不受到污染。尽管阻隔控制能有效阻止污染物迁移,但并不能有效削减污染物的总量,致使污染物仍旧停留在地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阻隔控制与原位修复结合是治理污染地下水的有效途径之一。
[0003]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是目前用于修复受污染地下水最有潜力的一种原位修复技术,当地下水中的污染组分流经可渗透反应墙时,污染物可被活性介质固定或降解,进而达到去除的目的。可渗透反应墙技术的关键是活性反应介质的选择,另外,可渗透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的原位阻隔修复屏障和一个以上的可渗透反应墙屏障;所述原位阻隔修复屏障由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制成:粘土18%~37%、膨润土9%~28%、水泥5%~15%,余量为水;所述可渗透反应墙屏障为生物活性复合材料和石英砂的混合物;所述生物活性复合材料包括内层和外壳;所述内层由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制成:生物炭35%~42%,球磨铁5~15%,塑性粘结原料26%~29%,高渗透性原料8%~13%,余量为粘合剂;所述外壳由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制成:生物炭1%~7%,球磨铁0.5%~3.5%,高渗透性原料5%~10%,塑性粘结原料56%~60%,余量为粘合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阻隔修复屏障中,所述粘土的粒径为100~200目,所述膨润土的粒径为100~200目,所述水泥的粒径为100~200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阻隔修复屏障的厚度为1~3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复合材料中,所述生物炭的粒径为100~200目,所述球磨铁的粒径为200~300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水污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翠翠王水冯亚松蒋林惠潘月李梦雅朱冰清柏立森刘伟陶景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