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ASS工艺生物脱氮除磷能力优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5814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ASS工艺生物脱氮除磷能力优化装置,包括纳米气泡发生器、固定架以及纳米曝气装置,所述纳米气泡发生器安装在生化池主反应区的走道板上,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所述生化池主反应区的内壁上,若干个所述纳米曝气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设有若干个贯穿至所述壳体内部的曝气嘴。有益效果:通过将传统CASS工艺非限制性曝气方式调整为限制性或部分限制性曝气方式,在进水阶段一段时间内(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时间长短调整,灵活多变)增加悬挂式微纳米曝气器运行,增大反硝化功能区和厌氧释磷区,整体提升了生物脱氮除磷能力。整体提升了生物脱氮除磷能力。整体提升了生物脱氮除磷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ASS工艺生物脱氮除磷能力优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CASS工艺生物脱氮除磷能力优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ASS工艺是传统SBR改良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因其占地小、投资低、对进水水质抗冲击能力强且运行控制灵活多变,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中小型市政、工业污水处理行业。但CASS工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设计缺陷问题,即生物脱氮除磷能力因选择区水力停留时间较短、没有明显的厌缺氧功能区等造成去除能力远不如A2O、氧化沟等其他成熟生化工艺,故面对进水总氮、总磷较高水质时处理能力会明显下降,影响日处理能力。
[0003]目前,国内大多数污水处理厂普遍通过增加进水碳源或减少滗水深度即减少进水量、增加化学除磷装置进行前端化学除磷等来保障出水水质达标。此种处理方式,不仅会因为增加过多化学药剂造成生化池内化学污泥产量激增而泥层上升影响滗水深度,且生化池污泥活性下降,容易造成沉淀效果差、出水跑泥、运营成本上升、出水水质不稳定,系统处理能力自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ASS工艺生物脱氮除磷能力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气泡发生器、固定架(8)以及纳米曝气装置(9),所述纳米气泡发生器安装在生化池主反应区的走道板上,所述固定架(8)安装在所述生化池主反应区的内壁上,若干个所述纳米曝气装置(9)安装在所述固定架(8)上,所述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曝气管(5),所述曝气管(5)上设有若干个贯穿至所述壳体(1)内部的曝气嘴(6),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曝气管(5)相连通的气泵(4),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水泵(2),所述水泵(2)的输入端与所述生化池主反应区内部连接贯通,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管(3),所述输出管(3)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纳米曝气装置(9)相连通的输出软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SS工艺生物脱氮除磷能力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曝气装置(9)包括密封壳,所述密封壳内中部设有分隔管(10),所述分隔管(10)的两侧分别连通有若干个从动旋转管一(11)与从动旋转管二(12),所述从动旋转管一(11)与所述从动旋转管二(12)两者与所述分隔管(10)活动连接,所述从动旋转管一(11)与所述从动旋转管二(12)两者的另一端均贯穿至所述密封壳的外侧与喷头(18)连接贯通,所述喷头(18)上设有若干个喷嘴(19),所述密封壳内部设有与所述从动旋转管一(11)与所述从动旋转管二(12)两者相配合的调节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ASS工艺生物脱氮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锦虎邓灿华程琼
申请(专利权)人:北控技术服务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