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车用后爬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18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车用后爬梯,包括爬梯,所述爬梯包括第一梯体,所述第一梯体顶端连接有第二梯体,所述第二梯体顶部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二梯体底部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梯体和第二梯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液压缸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第一梯体顶端,所述第一连接件顶部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于第二梯体上,所述液压缸对称设置于第二固定架两侧,且和第二固定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液压缸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固定好爬梯第二固定架之后,通过移动第一固定架,来实现爬梯与消防车之间的精确定位,消除了因误差累积造成的孔位偏差,从而避免了装配过程中二次打孔,进而提高装配效率。进而提高装配效率。进而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车用后爬梯


[0001]本技术属于消防车爬梯
,具体涉及一种消防车用后爬梯。

技术介绍

[0002]消防车后爬梯是消防车专用消防器材,它为消防官兵及施救者爬上消防车车顶进行消防炮操作、拿取消防梯、吸水管等提供有力保障。
[0003]现在的消防车后爬梯其结构为一个整体,尤其是爬梯上固定架与梯梁直接相连固定,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测量、加工或者焊接等公差的累积,往往造成爬梯上固定架的孔位与消防车上预留的孔位出现较大偏差,不得不重新打孔固定,不利于提高消防车生产效率;且现有的后爬梯一般均采用上下伸缩式结构,在将后爬梯展开时,底部的梯体自由下落时,很容易碰撞到人体导致损伤,较为不便。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车用后爬梯,包括爬梯,所述爬梯包括第一梯体,所述第一梯体顶端连接有第二梯体,所述第二梯体顶部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二梯体底部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梯体和第二梯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液压缸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第一梯体顶端,所述第一连接件顶部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于第二梯体上,所述液压缸对称设置于第二固定架两侧,且和第二固定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液压缸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件。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连接件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三连接件其中的两个端点分别转动连接液压缸输出端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另外一端点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轴身贯穿第一连接件且和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固定轴以及第二连接件和第二梯体之间活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梯体和第二梯体均包括梯梁,所述梯梁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梯梁之间均匀固定有踏板。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踏板为镂空状结构,且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梯梁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踏板和梯梁均为铝合金材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均通过螺栓固定于消防车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可以在固定好爬梯第二固定架之后,通过移动第一固定架,来实现爬梯与消防车之间的精确定位,消除了因误差累积造成的孔位偏差,从而避免了装配过程中二次打孔,进而提高装配效率。
[0013](2)通过翻转机构实现爬架的自动折叠和收起,利用第一梯体的翻转实现爬梯的折叠,相对比现有的伸缩爬梯结构,本技术方便自动折叠收起,避免爬梯碰撞到人体导致损伤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展开);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折叠);
[0017]图3为本技术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梯梁;2、踏板;3、第二固定架;4、第一固定架;5、液压缸;6、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第三连接件;9、固定轴;10、第一梯体;11、第二梯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车用后爬梯,包括爬梯,所述爬梯包括第一梯体10,所述第一梯体10顶端连接有第二梯体11,所述第二梯体11顶部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架4,所述第二梯体11底部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架3,所述第一梯体 10和第二梯体11的连接处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液压缸5和第一连接件6,所述第一连接件6固定于第一梯体10顶端,所述第一连接件6顶部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7,所述第二连接件7固定于第二梯体11上,所述液压缸5对称设置于第二固定架3 两侧,且和第二固定架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液压缸5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件8,所述第三连接件8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三连接件8其中的两个端点分别转动连接液压缸5输出端和第一连接件 6,所述第三连接件8另外一端点固定有固定轴9,所述固定轴9轴身贯穿第一连接件6且和第一连接件6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8 通过固定轴9以及第二连接件7和第二梯体11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4和第二固定架3均通过螺栓固定于消防车上,本实施方案中,安装爬梯时,将两个固定架与消防车预留的孔进行固定,通过第一固定架4和第二梯体11滑动连接,可使第一固定架4位置进行调整并固定。这样可以有效消除累积公差造成的爬梯上固定架与预留孔位的偏离问题,避免二次打孔,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利用翻转机构,实现第一梯体10折叠的同时,防止落下时,碰撞到人体。
[0024]为了减轻整体爬梯的重量以及保证爬梯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梯体10和第二梯体 11均包括梯梁1,所述梯梁1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梯梁1之间均匀固定有踏板2,所述踏板2为镂空状结构,且两端通过焊接方式
固定于梯梁1上,所述踏板2和梯梁1均为铝合金材质。
[0025]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固定架 4和第二梯体11的梯梁1滑动连接,起到限位作用,实现爬梯与消防车之间的精确定位,使用时,通过液压缸5输出,带动第三连接件 8利用和第二连接件7的连接点为中心转动,通过第三连接件8另外一端点和第一连接件6的活动连接点,利用第一连接件6拉动第一梯体10进行翻转即可,最后液压缸5回收输出端,利用输出端和第三连接件的8连接处将第一梯体10贴紧第二梯体11即可。
[0026]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车用后爬梯,包括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包括第一梯体(10),所述第一梯体(10)顶端连接有第二梯体(11),所述第二梯体(11)顶部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架(4),所述第二梯体(11)底部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架(3),所述第一梯体(10)和第二梯体(11)的连接处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液压缸(5)和第一连接件(6),所述第一连接件(6)固定于第一梯体(10)顶端,所述第一连接件(6)顶部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7),所述第二连接件(7)固定于第二梯体(11)上,所述液压缸(5)对称设置于第二固定架(3)两侧,且和第二固定架(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液压缸(5)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车用后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8)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三连接件(8)其中的两个端点分别转动连接液压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华王善凯王明东张伟程仁田王翠竹孙建龙王本龙武强袁中杰刘军屈光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创山东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