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856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将轴部与轴座牢固地固定并抑制轴座的径向外侧的尺寸精度降低的导管。导管(10)具有:轴部(20),其为形成有从顶端到基端连通的内腔(21)的管体,具备内腔(21)开口的轴部基端面(24)及作为管体的外周面的轴部外表面(22);以及轴座(40),其安装于轴部(20)的基端,轴座(40)具有收容轴部(20)的筒状的收容部(41),收容部(41)具有与轴部外表面(22)直接熔接的轴座熔接面(49),收容部(41)的残余应变的绝对值随着从轴座熔接面(49)趋向径向外侧而减小。侧而减小。侧而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管。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基于外科侵袭非常低的理由,使用导管的血管等管腔内的治疗盛行。导管通常包含具有从顶端到基端连通的内腔的轴部和配置于轴部基端的轴座。轴座为了与注射器等连接而形成与内腔连通的通路。
[0003]作为将轴部的基端固定于轴座的方法,已知嵌入成型方法、使用粘接剂的粘接方法等。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

180802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昭63

174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9]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嵌入成型方法中,将轴部配置在注塑用模具内并用固定销按压轴部的一部分,在高温高压下对轴座用的树脂进行注塑成型。因此,存在产生由固定销引起的轴部的变形、轴部向轴心方向的偏移的可能性。轴部的变形、轴心方向的偏移存在使轴部与轴座的固定强度降低的可能性。
[0010]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使用粘接剂的粘接方法中,若轴部外径与轴座的轴部收容部的内腔的间隙过小,则粘接剂无法流入,在轴座与轴部之间残留间隙,存在产生轴部与轴座的固定强度降低的可能性。若轴部外径与轴座的轴部收容部的内腔的间隙过大,则轴座与轴部之间的间隙难以被粘接剂完全填满,存在产生使轴部与轴座的固定强度降低的可能性。
[001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轴部与轴座牢固地固定并抑制轴座的径向外侧的尺寸精度降低的导管。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导管具有:轴部,其为形成有从顶端到基端连通的内腔的管体,具备所述内腔开口的轴部基端面及作为所述管体的外周面的轴部外表面;以及轴座,其安装于所述轴部的基端,所述导管的特征在于,所述轴座具有收容所述轴部的筒状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具有与所述轴部外表面直接熔接的轴座熔接面,所述收容部的残余应变的绝对值随着从所述轴座熔接面趋向径向外侧而减小。
[0014]专利技术效果
[0015]在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导管中,由于熔接,收容部的残余应变的绝对值随着从轴座熔接面趋向径向外侧而减小,因此能够将轴部与轴座牢固地固定并牢固地熔接,能够抑
制轴座的径向外侧的尺寸精度降低。
[0016]也可以是,通过所述收容部的轴心的截面上的所述收容部的残余应变的绝对值的等高线形成为随着趋向径向外侧而成为凸状的圆弧状。由此,残余应变的绝对值随着从最大的轴座熔接面的部位趋向朝向径向外侧的方向及轴心方向的两个方向(顶端方向及基端方向)而逐渐减小。因此,能够有效抑制容部发生形状歪斜。
[0017]也可以是,所述轴部基端面熔接于所述轴座。由此,能够将轴部与轴座进一步牢固地固定。
[0018]也可以在所述收容部的顶端侧形成从所述轴部外表面向径向外侧远离并相对的轴座分离面。由此,由于轴部在收容部顶端的内侧变得容易弯曲,因此能够抑制轴部的应力集中、抑制轴部的损伤。另外,轴部在收容部顶端的内侧变得容易弯曲,由此,在轴部弯曲时,能够抑制欲要从轴部剥离的力作用于收容部的轴座熔接面,能够有效维持轴部与轴座的固定。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导管的俯视图。
[0020]图2是示出轴座及轴部的基端部的剖视图。
[0021]图3是示出轴座的顶端部及轴部的基端部的剖视图。
[0022]图4是示出轴部固定前的轴座的顶端部的剖视图。
[0023]图5是示出将轴部熔接于轴座的过程的剖视图,(A)示出熔接开始的状态,(B)示出熔接中的状态。
[0024]图6是以等高线示出轴座的顶端部及轴部的基端部的残余应变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说明,存在附图的尺寸比率夸张而与实际的比率不同的情况。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导管的进行操作一侧记为“基端侧”,将向生物体内插入一侧记为“顶端侧”。
[0026]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导管10包括:轴部20,其为长尺寸的管体;轴座40,其固定于轴部20的基端;以及柔软的抗扭保护器60,其用于抑制轴部20的弯折。导管10除了支撑导丝的导管以外,也可以是导引导管、造影导管、微导管或具有扩张用的内腔的球囊导管、图像诊断导管。另外,导管10既可以是形成有从轴部的顶端到轴座连通的导丝内腔的整体更换(OTW)型,也可以是仅在轴部的顶端部形成有导丝内腔的快速更换(RX)型。例如,RX型的球囊导管的导丝内腔从轴部的顶端形成至轴部的轴心方向中途的开口部。RX型球囊导管的供使球囊扩张的流体流通的扩张用内腔形成为从球囊到导管的基端的轴座连通。
[0027]轴部20形成有从顶端到基端连通的内腔21。轴部20具有轴部外表面22、轴部内表面23及轴部基端面24。
[0028]轴部外表面22是作为管体的轴部20的径向外侧的面,从轴部20的顶端延伸至基端。轴部外表面22具有从轴部20的基端朝向顶端到规定的位置为止形成的轴部基端侧外表面25。轴部基端侧外表面25被轴座40包围收容。轴部基端侧外表面25沿着轴部20的轴心X具
有大致均匀的外径。轴部基端侧外表面25具有:轴部熔接面26,其熔接于轴座40;以及轴部分离面27,其配置在轴部熔接面26的顶端侧并远离轴座40。轴部分离面27未熔接于轴座40,与轴座40具有间隙地远离轴座40。
[0029]轴部内表面23是作为管体的轴部20的径向内侧的面,从轴部20的顶端延伸至基端。
[0030]轴部基端面24是在轴部20的基端朝向基端侧的面,以与轴部20的轴心X垂直切断的方式形成。
[0031]本实施方式中的轴部20具有形成轴部内表面23的内层28、形成轴部外表面22的外层29及埋设于轴部20的加强体30。
[0032]外层29的构成材料例如除了聚酰胺树脂、聚酯树脂、聚烯烃树脂、聚氨酯树脂以外,能够举出聚酰胺弹性体、聚酯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或其中的1种以上的混合物或硬度不同的物质的混合物。外层29也可以是将硬度不同的材料以从基端向顶端变得柔软的方式排列的构造。
[0033]内层28的构成材料既可以是与上述外层29的构成材料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与外层29的构成材料不同的材料。为了提高轴部20内周面的滑动接触性,内层28的构成材料也可以是聚四氟乙烯树脂等氟系树脂材料。
[0034]加强体30对轴部20进行加强,将多根加强线31编织成筒状而形成。另外,加强体30也可以将1根以上加强线31卷绕为螺旋状而形成。外层29或内层28的材料进入加强体30的多根加强线31的间隙。加强线31由不锈钢、NiTi等金属构成。
[0035]轴座40具有配置在顶端侧并收容轴部20的基端部的筒状的收容部41、配置在收容部41基端侧的轴座主体42、翼部52、螺纹切削突起53及环状突起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导管,其具有:轴部,其为形成有从顶端到基端连通的内腔的管体,具备所述内腔开口的轴部基端面及作为所述管体的外周面的轴部外表面;以及轴座,其安装于所述轴部的基端,所述导管的特征在于,所述轴座具有收容所述轴部的筒状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具有与所述轴部外表面直接熔接的轴座熔接面,所述收容部的残余应变的绝对值随着从所述熔接面趋向径向外侧而减小。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濑有司岛田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