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阀、双向阀组件及PICC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67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阀、双向阀组件及PICC导管,双向阀,包括:压力响应部,包括第一压力响应区和第二压力响应区,第一压力响应区上设有第一狭缝,第二压力响应区上设有第二狭缝,第一狭缝配置为至少在第一压力作用下开启,第二狭缝配置为至少在第二压力作用下开启,第一压力小于第二压力,且第一压力方向与第二压力方向相反;以及固定部,沿压力响应部周向设置。本申请所提供的双向阀,用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不同结构上的狭缝打开设定不同的打开压力,在一定压力响应下,正向打开双向阀组件阀片,有效进行液体输注;在更大的反向压力响应下,双向阀组件阀片反向打开,有效进行抽回血,结构简单,复形容易。复形容易。复形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阀、双向阀组件及PICC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阀、双向阀组件及PICC导管。

技术介绍

[0002]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肿瘤化疗及肠外营养的重要通路,因其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程序简单安全、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PICC的广泛应用,有关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以及血栓等并发症的报道日益增多,其中由于血液或药物反流引起的导管堵塞和血栓是其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0003]市面上现存的PICC主要有三大类,分别为前端三向瓣膜PICC、全通路PICC及后端阀垫PICC,因自身结构等限制,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缺陷和不足。前端三向瓣膜PICC,导管主要由硅橡胶材料制成,强度不够,容易断管,而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导管,其瓣膜又位于血管内,难以实现高压输注,输液效率较低;全通路PICC,导管一般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相比于前端三向瓣膜PICC,它可以实现高压输注,但因其没有瓣膜,容易使空气进入流体管路,造成血栓等并发症,使用夹具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其带来的问题,但夹具作用位置容易出现导管断裂及密封不完全,从而引发新的风险,并且大大限制了其使用;后端阀垫PICC,综合了前两种类型PICC的优点,是一款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PICC,但现存的产品阀垫往往结构复杂,又会带来输注及抽回血过程不稳定等问题,也限制了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PICC导管结构复杂导致输液及抽回血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向阀、双向阀组件及一种PICC导管。
[0005]一种双向阀,包括压力响应部,包括:第一压力响应区和第二压力响应区,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上设有第一狭缝,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上设有第二狭缝,所述第一狭缝配置为至少在第一压力作用下开启,所述第二狭缝配置为至少在第二压力作用下开启,所述第一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且所述第一压力方向与所述第二压力方向相反;以及固定部,沿所述压力响应部周向设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沿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周向设置,或,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的两侧,所述第一狭缝设置于所述压力响应部的中部,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上设置有相对所述第一狭缝对称的2n个所述第二狭缝,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的材料硬度小于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的材料硬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沿所述第一压力方向外凸。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的材料邵氏硬度小于50A,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的材料邵氏硬度大于55A。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包括阀片,所述阀片中部具有沿所述第一压力方向外凸的凸起,所述第一狭缝开设在所述凸起上,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包括开设在所述阀片上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压力方向内凹,所述第二狭缝开设在所述凹槽的底壁。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凸起上,所述第一狭缝与所述第二狭缝至少部分地重合,且所述第一狭缝与所述第二狭缝连通所述凹槽的底壁与所述阀片的底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还包括沿所述第二压力方向内凹的凹陷区域,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凹陷区域内,所述凹陷区域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凸起的曲率半径。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凸起的两侧,所述第一狭缝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狭缝的长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凸起的两侧,两个所述凹槽在垂直所述第二压力方向上的外轮廓处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圆周的圆心处于所述第一狭缝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围绕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的所述凸起周向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狭缝的形状包括直角形、工字型和一字型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包括阀片,所述阀片一侧具有沿所述第一压力方向外凸的凸起,所述第一狭缝开设在所述凸起上,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包括开设在所述阀片另一侧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压力方向内凹,所述第二狭缝开设在所述凹槽的底壁。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狭缝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狭缝的长度。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狭缝的长度和所述第二狭缝的长度均比所述凹槽的长度至少长0.2mm,且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不与所述固定部接触。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狭缝的长度比所述凸起的长度至少长0.2mm,且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不与所述固定部接触。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的二分之一。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和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的材料包括丁基橡胶、丁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氟硅橡胶及液态硅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进一步地,所述双向阀的材料的邵氏硬度介于40A

75A之间。
[0023]进一步地,所述双向阀通过一体注塑而成。
[002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双向阀组件,包括以上所述的双向阀,还包括第一壳体,具有用于与所述双向阀的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连通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的口径沿所述第一压力方向逐渐减小;第二壳体,具有用于与所述双向阀的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连通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的口径沿所述第二压力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双向阀及所述第一壳体沿所述第一压力方向依次设置。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材料包括聚碳酸酯、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6]进一步地,提供一种PICC导管,包括以上所述的双向阀组件,还包括导丝,所述双向阀组件包括用于供所述导丝穿过的导丝孔。
[0027]进一步地,还包括主体管材,所述主体管材由医用聚氨酯材料通过挤出工艺制备而成,所述主体管材分为变径管部分以及非变径管材部分。
[0028]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变径管部分连接的缝合翼,所述缝合翼两侧带有通孔,所
述通孔用于将所述主体管材固定在体表。
[0029]本申请所提供的双向阀,用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通过第一压力响应区和第二压力响应区的配合,在第一压力响应区和第二压力响应区上设定狭缝,且打开不同结构上的狭缝需要匹配不同的压力,在一定压力响应下,打开双向阀的第一狭缝,有效进行液体输注;在更大的反向压力响应下,双向阀的第二狭缝打开,有效进行抽回血;不施加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双向阀的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保持关闭状态,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复形容易,输注液体和抽回血过程稳定,并且可以有效防止渗血和降低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双向阀的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响应部,包括第一压力响应区和第二压力响应区,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上设有第一狭缝,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上设有第二狭缝,所述第一狭缝配置为至少在第一压力作用下开启,所述第二狭缝配置为至少在第二压力作用下开启,所述第一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且所述第一压力方向与所述第二压力方向相反;以及固定部,沿所述压力响应部周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沿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周向设置,或,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的两侧;所述第一狭缝设置于所述压力响应部的中部,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上设置有相对所述第一狭缝对称的2n个所述第二狭缝,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的材料硬度小于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的材料硬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沿所述第一压力方向外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的材料的邵氏硬度小于50A,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的材料的邵氏硬度大于55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包括阀片,所述阀片中部具有沿所述第一压力方向外凸的凸起,所述第一狭缝开设在所述凸起上,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包括开设在所述阀片上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压力方向内凹,所述第二狭缝开设在所述凹槽的底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凸起上,所述第一狭缝与所述第二狭缝至少部分地重合,且所述第一狭缝与所述第二狭缝连通所述凹槽的底壁与所述阀片的底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还包括沿所述第二压力方向内凹的凹陷区域,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凹陷区域内,所述凹陷区域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凸起的曲率半径。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凸起的两侧,所述第一狭缝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狭缝的长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凸起的两侧,两个所述凹槽在垂直所述第二压力方向上的外轮廓处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圆周的圆心处于所述第一狭缝上。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围绕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的所述凸起周向设置。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狭缝的形状包括直角形、工字型和一字型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响应区包括阀片,所述阀片一侧具有沿所述第一压力方向外凸的凸起,所述第一狭缝开设在所述凸起上,所述第二压力响应区包括开设在所述阀片另一侧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压力方向内凹,所述第二狭缝开设在所述凹槽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飞顾伊楠吴洪远刘通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