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828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包括并网箱本体,所述并网箱本体的背面设置有晃动板,所述并网箱本体背面的中部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并网箱本体的一侧嵌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一个边角处设置有清理组件。该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实现了在使用该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的过程中,当并网箱本体受到撞击时,晃动板可以通过缓冲组件将大的撞击力分散到各个连接件上,将冲击力进行分散,使每个小部为均收到较小的冲击力,减缓并网箱本体受到的撞击,避免并网箱本体受到强力撞击,内部放置的原件发生移位或者是损坏,使并网箱本体的使用更加的安全,稳定。稳定。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光伏发电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以形成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而组成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系统相比,具有充分的清洁性,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0003]目前传统的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结构较为固定,功能较为单一,不具备良好的防护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撞击发生损坏,影响建筑过程的进展,并且现有的并网箱,在使用的过程中,通风装置表面的防尘网容易堆积较多的灰尘,灰尘堵塞防尘网的通孔,使并网箱的散热速度下降,并网箱的温度变高,容易造成并网箱内部元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在使用时,容易受到撞击发生损坏,以及灰尘堵塞防尘网的通孔造成散热速度下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包括并网箱本体,所述并网箱本体的背面设置有晃动板,所述并网箱本体背面的中部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并网箱本体的一侧嵌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一个边角处设置有清理组件;
[0006]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四个连接块,其中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均连接有连接柱,其中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分别与晃动板一侧壁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柱之间设置有长弹簧,所述长弹簧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长杆,两个长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所述圆盘的一侧设置有短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并网箱本体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盖板,相对应的两个连接块的一端分别与另外两个连接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长杆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板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长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另外两个连接块的一端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短弹簧的一端与圆盘一侧壁的中部连接,所述短弹簧的另一端与移动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盘一侧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均与并网箱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一侧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圆柱,所述弧形板一侧壁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圆柱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长板,所述长板一侧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棉杆。
[0011]优选的,所述弧形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壁与长板一侧壁的底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棉杆的顶端开设有蓄水孔,所述棉杆的外壁连接有刷块,所述刷块的底端与防尘网的一侧壁贴合。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
[0014]1、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实现了在使用该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的过程中,当并网箱本体受到撞击时,晃动板可以通过缓冲组件将大的撞击力分散到各个连接件上,将冲击力进行分散,使每个小部为均收到较小的冲击力,减缓并网箱本体受到的撞击,避免并网箱本体受到强力撞击,内部放置的原件发生移位或者是损坏,使并网箱本体的使用更加的安全,稳定;
[0015]2、通过设置有清理组件,实现了在使用该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的过程中,通过转动长板,将防尘网清理的更加干净,同时在蓄水孔的内部填充水液,使刷块在刷除防尘网表面的灰尘时,自身较为湿润,避免在清理防尘网时,灰尘四处飘摇,同时也使防尘网可以被清理的更加干净,可以高效的辅助并网箱本体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中晃动板和长弹簧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中连接板和长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中弧形板和圆柱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中长板和棉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1、连接块;102、连接柱;103、长弹簧;104、连接板;105、长杆;106、圆盘;107、支撑柱;108、通槽;109、移动杆;110、移动板;111、短弹簧;201、弧形板;202、弧形槽;203、圆柱;204、转动块;205、长板;206、棉杆;207、刷块;208、蓄水孔;1、并网箱本体;2、盖板;3、晃动板;4、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包括并网箱本体1,并网箱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晃动板3,并网箱本体1背面的中部设置有缓冲组件,为了避免并网箱本体1受到剧烈撞击发生损坏,缓冲组件包括四个连接块101,其中两个连接块101的一侧均连接有连接柱102,其中两个连接块101的一端分别与晃动板3一侧壁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柱102之间设置有长弹簧103,长弹簧103的一侧设置有两
个长杆105,两个长杆105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04,连接板104的一侧设置有圆盘106,圆盘106的中部开设有通槽108,通槽108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109,圆盘106的一侧设置有短弹簧111,并网箱本体1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盖板2,相对应的两个连接块101的一端分别与另外两个连接块10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长弹簧10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柱102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长杆105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板104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两个长杆105的另一端分别与另外两个连接块101的一端连接,移动杆10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10,移动杆109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04的一侧壁固定连接,短弹簧111的一端与圆盘106一侧壁的中部连接,短弹簧111的另一端与移动板110的一侧壁固定连接,圆盘106一侧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7,两个支撑柱107的一端均与并网箱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
[0024]请参阅图1、图4和图5,为了使并网箱本体1的散热功能不受到灰尘的影响,并网箱本体1的一侧嵌设有防尘网4,防尘网4的一个边角处设置有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弧形板201,弧形板201一侧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圆柱203,弧形板201一侧壁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包括并网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网箱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晃动板(3),所述并网箱本体(1)背面的中部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并网箱本体(1)的一侧嵌设有防尘网(4),所述防尘网(4)的一个边角处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四个连接块(101),其中两个所述连接块(101)的一侧均连接有连接柱(102),其中两个所述连接块(101)的一端分别与晃动板(3)一侧壁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柱(102)之间设置有长弹簧(103),所述长弹簧(103)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长杆(105),两个长杆(105)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04),所述连接板(104)的一侧设置有圆盘(106),所述圆盘(106)的中部开设有通槽(108),所述通槽(108)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109),所述圆盘(106)的一侧设置有短弹簧(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网箱本体(1)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盖板(2),相对应的两个连接块(101)的一端分别与另外两个连接块(10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节能光伏板并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弹簧(10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柱(102)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长杆(105)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板(104)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长杆(105)的另一端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现卓肖屹东葛朝晖员在斌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国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