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94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用于驱动光转向机构,包括活动载体、固定基座以及驱动装置,活动载体承载光转向机构,固定基座沿第一旋转轴方向承载活动载体,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一致动单元以及一传动单元,致动单元设置于固定基座的周侧并平行于第一旋转轴,传动单元固定于所活动载体并与致动单元相对设置,其中,至少一致动单元包括压电体以及传动部,传动部从压电体向传动单元延伸,当压电体通电时,推动传动单元带动光转向机构围绕第一旋转轴或第二旋转轴转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分别与光轴正交。从而其通过调整光转向元件在两个自由度的转动,实现光学防抖,减小摄像模组的高度。减小摄像模组的高度。减小摄像模组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

技术介绍

[0002]近来,由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而普遍化的如智能手机类便携终端,小型化以及轻便化的摄像头模块出现,因此在便携终端本体上至少配置有一个以上的摄像头模块。客户对摄像模组的设计需求日渐增高,用户不仅要求移动终端上配置的摄像头模块具有高容量、高性能的特点,并且还需求开发达到数码相机(DSLR)标准的摄像头模块,摄像头模块的开发在维持高性能高容量的同时,需满足小型化以及轻便化的发展趋势。
[0003]其中潜望式摄像模组通过在传统棱镜的前端安置反射棱镜的方式,将从竖直方向入射到摄像模组前端的光束进行反射,使得光束能够从竖直方向被转折至竖直方向相互垂直的水平方向,再通过镜头组件和滤色片后到达感光芯片,进而保障长焦距摄像模组在满足长焦距拍摄效果的同时降低长焦摄像模组的高度,可以将摄像模组横放的方式安装于电子设备中。因此,潜望式摄像模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终端设备小型化以及光学变焦的要求,通过转化入射光线的角度,合理改变较长的镜头结构,降低模组高度。
[0004]摄像模组通过马达实现拍摄过程中的光学自动对焦功能(以下简称AF功能,Auto Focus,自动对焦)和光学防抖功能(以下简称OIS功能: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光学图像稳定)。AF功能是指通过马达使透镜系统在光轴方向上线性运动从而调节焦点,对被摄体进行聚焦,以在位于透镜后部的图像传感器(CMOS、CCD等)处产生清晰图像的功能。OIS功能是指由于颤动使透镜抖动时,通过马达防抖控制来补偿图像模糊的技术,图像传感器在对通过透镜系统射入的光进行摄像并将其转换为图像信号。
[0005]同时,摄像模组的拍摄角度与光学镜头的焦距相关,光学镜头的焦距越小所拍摄的角度越大,此时摄像模组对近处景物的拍摄能力就越强,相应地,光学镜头的焦距越大所拍摄的角度越小,此时摄像模组对远处景物的拍摄能力就越强。长焦镜头因为具有较大的焦距,因此其可以拍摄的距离能够达到更长,从而可以在很远的距离进行拍摄,因此长焦镜头的体形通常比较大,大体形的长焦镜头尤其会导致摄像模组的高度尺寸比较大,在将具有长焦镜头的摄像模组配置于电子设备时,长焦镜头的端面会严重地突出于电子设备的表面,这不仅会影响电子设备的外观,而且在电子设备被使用时,长焦镜头由于与其他物体的接触而导致其容易被磨损或者被碰触而损坏。进而难以在长焦镜头上搭载合适的马达,可能会导致整体尺寸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其通过调整光转向元件相对于光学镜头的角度以实现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从而改善摄像模组的成像品质。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其通过调整光转向元件在两个自由度的转动,实现光学镜头沿光轴正交面方向的光学防抖,减小摄像模组的高
度。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其通过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组件将光转向元件沿着x轴旋转以实现光学镜头在y轴方向防抖,并通过驱动装置的第二驱动组件将光转向元件沿着y轴旋转以实现光学镜头在x轴方向防抖。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其通过将驱动装置的致动单元和传动单元分别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设置,有效利用x轴和z轴方向的空间,避免占用y轴方向的空间,有利于降低对摄像模组的防抖马达高度要求,减少摄像模组高度。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其结构更加紧凑,减小载有防抖马达的摄像模组的尺寸,组装方便。
[0011]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动机构,用于驱动光转向机构,包括活动载体、固定基座以及驱动装置,所述活动载体承载光转向机构,所述固定基座沿第一旋转轴方向承载所述活动载体,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致动单元以及一传动单元,所述致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周侧并平行于第一旋转轴,所述传动单元固定于所活动载体并与所述致动单元相对设置,其中,所述至少一致动单元包括压电体以及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从所述压电体向所述传动单元延伸,当所述压电体通电时,推动所述传动单元带动所述光转向机构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或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分别与光轴正交。
[001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活动载体包括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所述第一载体沿所述第一旋转轴方向承载所述第二载体,所述第二载体承载光转向机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载体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载体围绕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
[001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致动单元和第一传动单元,所述第一传动单元沿所述第二旋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两侧,所述第一致动单元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致动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所述第二传动单元沿光轴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二载体的周侧,所述第二致动单元和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相同或不同。
[001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致动单元和所述第二致动单元分别贴附于所述固定基座的周侧,所述第一传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光转向机构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传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光转向机构的后侧。
[0015]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致动单元进一步包括夹持片,所述夹持片连接所述固定基座和所述压电体,所述传动单元为摩擦片,所述夹持片弹性支撑所述压电体的传动部抵接于所述传动单元,使得所述压电体的传动部推动所述传动单元运动。
[001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致动单元为线圈,所述传动单元为磁石,所述线圈和所述磁石间隔地相对设置,当所述线圈通电时,得以驱动所述磁石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或所述第二旋转轴运动。
[0017]作为一种优选,各个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支承机构和至少一导向槽,所述第一载体分别与所述第二载体和固定基座之间形成有相对面,所述至少一导向槽和所述至少一支承机构设置于所述相对面,所述支承机构可活动地接合于所述导向槽,得以支持所述第一载体相对于所述第二载体和/或所述固定基座之间的转动。
[001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支承机构包括第一支承机构和第二支承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槽对称地开设于所述固定基座和所述第一载体的相对面,所述第二导向槽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的相对面,所述第一支承机构容纳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中,所述第二支承机构容纳于所述第二导向槽中。
[001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导向槽呈弧形结构且平行于X

Z平面,所述第一支承机构为滚珠,各个所述第一导向槽中设有两个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间隔分布。
[002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导向槽呈弧形结构且平行于Y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机构,用于驱动光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载体,所述活动载体承载光转向机构;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沿第一旋转轴方向承载所述活动载体;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致动单元以及一传动单元,所述致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周侧,所述传动单元固定于所活动载体并与所述致动单元相对设置,其中,所述至少一致动单元包括压电体以及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从所述压电体向所述传动单元延伸,当所述压电体通电时,推动所述传动单元带动所述光转向机构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或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分别与光轴正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载体包括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所述第一载体沿所述第一旋转轴方向承载所述第二载体,所述第二载体承载光转向机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载体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载体围绕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致动单元和第一传动单元,所述第一传动单元沿所述第二旋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两侧,所述第一致动单元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致动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所述第二传动单元沿光轴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二载体的周侧,所述第二致动单元和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相同或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致动单元和所述第二致动单元分别贴附于所述固定基座的周侧,所述第一传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光转向机构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传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光转向机构的后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单元进一步包括夹持片,所述夹持片连接所述固定基座和所述压电体,所述传动单元为摩擦片,所述夹持片弹性支撑所述压电体的传动部抵接于所述传动单元,使得所述压电体的传动部推动所述传动单元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单元为线圈,所述传动单元为磁石,所述线圈和所述磁石间隔地相对设置,当所述线圈通电时,得以驱动所述磁石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或所述第二旋转轴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支承机构和至少一导向槽,所述第一载体分别与所述第二载体和固定基座之间形成有相对面,所述至少一导向槽和所述至少一支承机构设置于所述相对面,所述支承机构可活动地接合于所述导向槽,得以支持所述第一载体相对于所述第二载体和/或所述固定基座之间的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支承机构包括第一支承机构和第二支承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槽对称地开设于所述固定基座和所述第一载体的相对面,所述第二导向槽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的相对面,所述第一支承机构容纳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中,所述第二支承机构容纳于所述第二导向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呈弧形结构且平行于X

Z平面,所述第一支承机构为滚珠,各个所述第一导向槽中设有两个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间隔分布。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呈弧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桢请求不公布姓名姚施琴熊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