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线立式缠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93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超细线立式缠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超细线立式缠绕机,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中间位置台面设置有放线单元,放线单元与设备主体固定安装,放线单元上端设置有瓷眼安装座,瓷眼安装座与放线单元固定安装,瓷眼安装座内部包括转向导轮盘、定位瓷眼、进线单丝、丝杆,放线单元内部包括氧化锆轴承、摩擦带、摩擦摆杆、拉簧、放线头、线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氧化锆轴承、摩擦摆杆、拉簧,实现极细单丝放线张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细线立式缠绕机


[0001]本技术涉及超细线立式缠绕设备
,具体为超细线立式缠绕机。

技术介绍

[0002]立式缠绕机用于缠绕包装,并且在超细线调制过程中缠绕技术不够成熟,有待改进。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原有结构单丝放线结构中,都存在单丝张力不稳定;
[0005]2、原有结构单丝放线结构中,单丝进线角度不可调整,导致缠绕成品外观不良,良品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超细线立式缠绕机,解决了现今存在的结构单丝放线结构中,都存在单丝张力不稳定,单丝进线角度不可调整,导致缠绕成品外观不良,良品成品率低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超细线立式缠绕机,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中间位置台面设置有放线单元,所述放线单元与设备主体固定安装,所述放线单元上端设置有瓷眼安装座,所述瓷眼安装座与放线单元固定安装,所述瓷眼安装座内部包括转向导轮盘、定位瓷眼、进线单丝、丝杆,所述放线单元内部包括氧化锆轴承、摩擦带、摩擦摆杆、拉簧、放线头、线盘。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向导轮盘有两个,所述转向导轮盘内部的定位瓷眼呈环形矩阵排布,所述进线单丝与转向导轮盘滑动连接,所述转向导轮盘与丝杆活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盘与摩擦带滑动连接,所述摩擦带与摩擦摆杆固定连接,所述摩擦摆杆一端与拉簧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盘的放置方式由原来的线盘垂直放置更改为平行放置。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线单元采用两头或三头上下放置为一个单元。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氧化锆轴承的型号为 698ZZ/608ZZ型号轴承,所述拉簧为小拉力拉簧。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线单丝的进线角度在 30
°‑
45
°
的区间内,所述转向导轮盘和固定瓷眼之间距离通过丝杆旋转调节。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超细线立式缠绕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超细线立式缠绕机,通过设置氧化锆轴承、摩擦摆杆、拉簧,其中原有线盘的垂直放置更改为平行放置,减小线盘重量对轴承轴向方向的受力,放线单元采用两头或三
头为一个单元,上下放置,实现小范围空间内放置更多放线单元,单丝放线单元轴承更换为旋转阻力更小的氧化锆轴承,采用摩擦系数的摩擦带,实现精密张力放线,同时控制摩擦摆杆的拉簧为小拉力拉簧,摆杆整体轻量化处理,摆杆力臂加长,可实现极细单丝放线张力
±
0.3g的张力波动。
[0016]2、该超细线立式缠绕机,通过设置转向导轮盘、定位瓷眼、丝杆,其中转向导轮盘和定位瓷眼由原来的位置固定更改为通过丝杆实现上下调节,单丝进线角度由原来的44
°
更换为30
°‑
45
°
之间随意调节,便于开机穿线,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同时缠绕进模具角度可调,产品外观显著提高,缠绕成品率提高到85%左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放线单主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结构放线单俯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结构放线单侧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结构总装主视图。
[0022]图中:1、设备主体;2、放线单元;3、瓷眼安装座;4、转向导轮盘;5、定位瓷眼;6、进线单丝;7、丝杆;8、氧化锆轴承;9、摩擦带;10、摩擦摆杆;11、拉簧;12、放线头;13、线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本实施方案中:超细线立式缠绕机,包括设备主体 1,设备主体1中间位置台面设置有放线单元2,放线单元2与设备主体1 固定安装,放线单元2上端设置有瓷眼安装座3,瓷眼安装座3与放线单元2固定安装,瓷眼安装座3内部包括转向导轮盘4、定位瓷眼5、进线单丝6、丝杆7,放线单元2内部包括氧化锆轴承8、摩擦带9、摩擦摆杆 10、拉簧11、放线头12、线盘13,达到结构简单的效果。
[0025]本实施例中,转向导轮盘4有两个,转向导轮盘4内部的定位瓷眼5 呈环形矩阵排布,进线单丝6与转向导轮盘4滑动连接,转向导轮盘4与丝杆7活动连接,利用丝杆7调节转向导轮盘4的高度;线盘13与摩擦带9滑动连接,摩擦带9与摩擦摆杆10固定连接,摩擦摆杆10一端与拉簧11固定连接;线盘13的放置方式由原来的线盘13垂直放置更改为平行放置,摆杆力臂加长,降低拉力;放线单元2采用两头或三头上下放置为一个单元,实现小范围空间内放置更多放线单元2的目的;氧化锆轴承 8的型号为698ZZ/608ZZ型号轴承,拉簧11为小拉力拉簧11,实现轻量化处理;进线单丝6的进线角度在30
°‑
45
°
的区间内,转向导轮盘4和固定瓷眼之间距离通过丝杆7旋转调节,便于开机穿线,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工作原理是将原有线盘13的垂直放置更改为平行放置,减小线盘13重量对轴承轴向方向的受力,放线单元2采用两头或三头为一个单元,上下放置,实现小范围空间内放置更多放线单元2,单丝放线单元2轴承更换为旋转阻力
更小的氧化锆轴承 8,采用摩擦系数的摩擦带9,实现精密张力放线,同时控制摩擦摆杆10 的拉簧11为小拉力拉簧11摆杆整体轻量化处理,摆杆力臂加长,转向导轮盘4和定位瓷眼5由原来的位置固定更改为通过丝杆7实现上下调节,单丝进线角度由原来的44
°
更换为30
°‑
45
°
之间随意调节;操作者通过将设备朱提组装完成后灵活实用即可。
[00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细线立式缠绕机,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中间位置台面设置有放线单元(2),所述放线单元(2)与设备主体(1)固定安装,所述放线单元(2)上端设置有瓷眼安装座(3),所述瓷眼安装座(3)与放线单元(2)固定安装,所述瓷眼安装座(3)内部包括转向导轮盘(4)、定位瓷眼(5)、进线单丝(6)、丝杆(7),所述放线单元(2)内部包括氧化锆轴承(8)、摩擦带(9)、摩擦摆杆(10)、拉簧(11)、放线头(12)、线盘(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线立式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导轮盘(4)有两个,所述转向导轮盘(4)内部的定位瓷眼(5)呈环形矩阵排布,所述进线单丝(6)与转向导轮盘(4)滑动连接,所述转向导轮盘(4)与丝杆(7)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线立式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晶莹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