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动耦合无级变速机构及其变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7648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驱动耦合无级变速机构,属于无级变速器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和单向止动器,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齿圈连接,第一行星排的一侧通过连接第一输入轴连接着第一驱动件,第二行星排的同一侧通过第二输入轴连接着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安装在第二驱动件的一侧,第二行星排设置于第二驱动件的另一侧,第一齿圈和第二行星架的连接体上设置有单向止动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驱动耦合无级变速机构将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本无极变速机构的同一侧,将输出部件设置于本变速机构的另一侧,使输入和输出的位置更好的分隔,减少了输入端和输出部件会发生互相干扰的概率。了输入端和输出部件会发生互相干扰的概率。了输入端和输出部件会发生互相干扰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驱动耦合无级变速机构及其变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级变速器
,特别是一种双驱动耦合无级变速机构及其变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动车技术成了各大车企的主流研究方向。目前电动车多采用固定速比的减速器,虽然可以选用大速比的减速器来满足车辆起步爬坡时候的动力需求,但是大速比限制车辆无法达到较高的最大车速,这也是市场上电动车最高车速普遍低于燃油车最高车速的原因。为了兼顾车辆的最高车速和爬坡能力,很多车企已经开始在电动车上安装AMT变速器,但是AMT变速器从原理上属于有级变速,先天存在换挡顿挫,有动力中断的问题;AMT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受制于挡位设置,应用在重型车上面,为了扩大传动比范围,需要设置非常多的挡位,换挡过程慢,操作复杂,导致很多大车司机不愿意踩刹车;AMT变速器换挡过程依赖复杂的控制策略,很难把握准确的换挡时机,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AMT变速器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维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双驱动耦合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驱动耦合无级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行星排(1)、第二行星排(2)和单向止动器(3),所述第一行星排(1)上设置有第一太阳轮(101)、第一行星架(102)和第一齿圈(103),所述第二行星排(2)上设置有第二太阳轮(201)、第二行星架(202)和第二齿圈(203),所述第一齿圈(103)与所述第二行星架(202)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架(102)与所述第二齿圈(203)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排(1)的一侧通过第一输入轴(4)连接着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行星排(2)的同一侧通过第二输入轴(5)连接着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行星排(2)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齿圈(103)和第二行星架(202)的连接体上设置有单向止动器(3),所述第一行星架(102)的一侧连接着输出部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耦合无级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轴(5)呈空心管状,所述第二输入轴(5)的一端与第二驱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太阳轮(201)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4)的一端与第一驱动件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驱动件、第二输入轴(5)和第二太阳轮(201)与第一太阳轮(10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耦合无级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轮(101)上啮合有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轮安装在所述第一行星架(102)上,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齿圈(103)啮合,所述第一齿圈(10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耦合无级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太阳轮(201)上啮合有第二行星轮,所述第二行星轮安装在所述第二行星架(202)上,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齿圈(203)啮合,所述第二齿圈(20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耦合无级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止动器(3)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齿圈(103)和第二行星架(202)的转动方向;所述单向止动器(3)使所述第一齿圈(103)和第二行星架(202)的转动方向仅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转向一致。6.一种基于双驱动耦合无级变速机构的变速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件和第一太阳轮(101)通过第一输入轴(4)进行连接,使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转速和所述第一太阳轮(101)的转速相同;第二驱动件和第二太阳轮(201)通过第二输入轴(5)进行连接,使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转速和所述第二太阳轮(201)的转速相同;第一齿圈(103)和第二行星架(202)的转速相同;第一行星架(102)、第二齿圈(203)和输出部件(6)的转速均相同;通过调节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转速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转速,实现所述输出部件(6)的转速的无级连续变化,在此过程,速比也会相应发生变化。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驱动耦合无级变速机构的变速方法,其特征在于,变速方法根据车辆不同工况进行不同方式的变速,具体包括:状态A:当车辆起步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同时工作,并且转速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为正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件为反向转动;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转速轻松完成维持、过渡、切换,整个过程是连贯平顺的,没有动力中断;状态B:当车辆加速行驶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同时加速,当所述第一驱动件转速即将超出高效区时,停止增加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转速,并且降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转速,所述第二驱动件由反转逐渐降低到转速为0,然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转速开始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转速同向;当车辆到达最高车速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
的转向相同,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都达到最高转速;根据当下的工况,分别对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进行加速、减速或维持转速的设定,使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都能够长时间工作在各自的高效区域,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状态C:倒车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转速为反向,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转速为正向。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驱动耦合无级变速机构的变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A中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转速为N1,故所述第一太阳轮(101)的转速为N1,所述第一齿圈(103)有反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吴志先张权
申请(专利权)人:清驰汽车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