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尾矿基自修复混凝土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758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铁尾矿基自修复混凝土掺合料,该掺合料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铁尾矿细粉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尾矿基自修复混凝土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铁尾矿基自修复混凝土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混凝土制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而对于油井、水坝、水渠、水池、天台、城市管廊等等结构,其防水、抗渗透性能决定着混凝土的耐久性,无论是钢筋锈蚀和硫酸盐侵蚀,还是碱骨料反应等原因造成的混凝土劣化,都将严重影响混凝土服役寿命,因此,混凝土在受到破坏后的自修复性能对其耐久性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常用方法为掺加膨胀剂、涂刷有机涂层等,但膨胀剂的掺量对混凝土性能具有严重影响,掺量较少时,起不到抗渗效果,而掺量过大时,则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破坏作用;涂刷有机涂层是较为不错的防护方法,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涂层会逐渐老化、剥落,导致防护作用失效,需重新刷涂,不仅浪费财力,也浪费人力物力。
[0003]而且目前随着尾矿量的不断增加,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在汛期,极易产生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溃坝,极易造成堵塞山谷造成山洪暴发,给工农业和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灾害和损失。而且,超标污染物质对生态环境更是造成了直接的破坏,污染环境和水资源,影响着周围植被的生长,因此,对于尾矿的利用及处理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提出一种铁尾矿基自修复混凝土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铁尾矿基自修复混凝土掺合料,该掺合料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铁尾矿细粉
ꢀꢀꢀꢀꢀꢀ
50

80份,激发剂
ꢀꢀꢀꢀꢀꢀꢀꢀꢀꢀ5‑
15份,硫酸盐
ꢀꢀꢀꢀꢀꢀꢀꢀꢀꢀ
10

20份,养护剂
ꢀꢀꢀꢀꢀꢀꢀꢀꢀꢀ1‑
3份,纳米材料
ꢀꢀꢀꢀꢀꢀꢀꢀ1‑
5份,耐蚀增强剂
ꢀꢀꢀꢀꢀꢀ
0.5

1份。
[0006]优选的,所述的掺合料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铁尾矿细粉
ꢀꢀꢀꢀꢀꢀ
60

80份,激发剂
ꢀꢀꢀꢀꢀꢀꢀꢀꢀꢀ8‑
15份,硫酸盐
ꢀꢀꢀꢀꢀꢀꢀꢀꢀꢀ
10

15份,养护剂
ꢀꢀꢀꢀꢀꢀꢀꢀꢀꢀ2‑
3份,纳米材料
ꢀꢀꢀꢀꢀꢀꢀꢀ2‑
4份,耐蚀增强剂
ꢀꢀꢀꢀꢀꢀ
1份。
[0007]进一步,所述的纳米材料为纳米碳酸钙、纳米氧化钛或纳米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纳米材料的粒径为小于等于100nm。
[0008]进一步,所述的耐蚀增强剂为戊二醇、苯甲醇、正丙醇或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0009]进一步,所述的激发剂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或水玻璃中的至少一种。
[0010]进一步,所述的养护剂为淀粉树脂、纤维树脂或聚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硫酸盐为硫酸钠、硫酸钙或硫酸铝中的至少一种。
[0011]进一步,所述的铁尾矿细粉的粒径小于等于0.02mm。
[0012]一种所述的铁尾矿基自修复混凝土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是将铁尾矿进行研磨、筛分、烘干,得到铁尾矿细粉;步骤2是将所述的铁尾矿细粉与激发剂、硫酸盐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步骤3是将所述的混合料进行焙烧,然后冷却至室温;步骤4是将冷却后的混合料进行研磨、筛分,得到A组分;步骤5是将养护剂、纳米材料与耐蚀增强剂混合均匀后密封,得到B组分即成。
[0013]进一步,所述的步骤3中的焙烧步骤具体为:10min升温至200℃,保温20min,继续升温至700℃,保温10min,最后将升温至1000℃,保温10min。
[0014]进一步,所述的步骤1中的铁尾矿细粉的粒径为小于等于0.02mm;所述的步骤4中的A组分的粒径为小于等于0.04mm。
[0015]一种所述的铁尾矿基自修复混凝土掺合料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将A组分与B组分加入搅拌机中,与混凝土混合、搅拌均匀即成。
[0016]所述的铁尾矿基自修复混凝土掺合料结合了铁尾矿细粉与激发剂、硫酸盐的性能优势,借助铁尾矿细粉中二氧化硅含量较大,并且在激发剂激发条件下容易产生活性,与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及水化硅酸钙)反应形成硅酸凝胶体系,该体系不断渗透进入混凝土孔隙中,密实混凝土结构。
[0017]反应如下:nCaO

SiO
2 + nH2O
ꢀ─ꢀ
xCaO

SiO2•
yH2O +(n

x) Ca(OH)2通过B组分养护剂的添加,可降低水泥基体内水分散失,并在水化过程中不断释放水分,改善了水泥基材料的水化环境,使其反应更彻底,减少游离产物;结合硫酸盐性能优势,通过硫酸根离子与水化产物水化C3A的反应,生成针状物并包裹在C3A表面,可以有效控制本材料反应速率,保障工作性能;反应如下:3C3A + 3(CaSO4•
2H2O) + 26H2O
ꢀ─ꢀ
3CaO

Al2O3•
3CaSO4•
32H2O纳米材料的反应活性非常大,且具有催化作用,加强了二氧化硅的反应活性,进而加强二氧化硅与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的反应,降低水泥基体内氢氧化钙含量,增强界面区粘结强度,提高水泥基体力学性能;反应如下:ZnO + Ca(OH)2ꢀ─ꢀ
CaZn2•
(OH)6•
2H2OSiO
2 + Ca(OH)2ꢀ─ꢀ
xCaO

SiO2•
yH2O耐蚀增强剂可以有效破坏微生物的生存环境,甚至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增强水泥基材料抗微生物腐蚀性能。产酸类菌微生物会在水泥基制品周围产生新陈代谢,产生
大量生物酸,降低水泥基制品表面pH值,并随着生物酸渗透进入水泥基制品内部,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具有膨胀效应的钙钒石和石膏,导致水泥基制品结构破坏。而耐蚀增强剂在水环境下具有较大活性,可以破坏产酸类菌等微生物细胞膜,使部分重要蛋白失活,抑制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最终使细胞裂解,达到灭杀产酸类菌的作用。随着产酸类菌数量的减少,水泥基制品周围因微生物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生物酸也逐渐减少,从而起到提高水泥基制品耐腐蚀性能。
[0018]本专利技术使用铁尾矿制备混凝土用增强材料,铁尾矿中含有大量硅、铁、铝元素,其在常温环境下处于惰性状态,不会与水泥基材料发生反应,只能起到填充作用,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激发剂,使铁尾矿具有一定的活性,即具备与水泥基材料反应的能力,同时,添加硫酸盐类药剂,改善与水泥基材料的适应性,此时,混合均匀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活性,但其化学性质不稳定,与水泥基材料反应非常迅速,不易控制,容易使混凝土产生结构破坏,通过高温烧制,将混合料内部的游离离子和元素固结在化合物晶体中,形成结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尾矿基自修复混凝土掺合料,其特征在于:该掺合料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铁尾矿细粉
ꢀꢀꢀꢀꢀꢀ
50

80份,激发剂
ꢀꢀꢀꢀꢀꢀꢀꢀꢀꢀ5‑
15份,硫酸盐
ꢀꢀꢀꢀꢀꢀꢀꢀꢀꢀ
10

20份,养护剂
ꢀꢀꢀꢀꢀꢀꢀꢀꢀꢀ1‑
3份,纳米材料
ꢀꢀꢀꢀꢀꢀꢀꢀ1‑
5份,耐蚀增强剂
ꢀꢀꢀꢀꢀꢀ
0.5

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尾矿基自修复混凝土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材料为纳米碳酸钙、纳米氧化钛或纳米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尾矿基自修复混凝土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蚀增强剂为戊二醇、苯甲醇、正丙醇或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尾矿基自修复混凝土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发剂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或水玻璃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尾矿基自修复混凝土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护剂为淀粉树脂、纤维树脂或聚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硫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超吴志刚刘伟王雪敏杜渊博樊伟张立雅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