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7470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焚烧炉及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水箱内竖向设有至少一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导流结构,所述螺旋管的底端与引入管的顶端连接,所述螺旋管的顶端与引出管的底端连接,所述引入管的底端及引出管的顶端伸出所述水箱外,所述焚烧炉上设有与所述引入管密封连接的导烟管,所述导烟管的上端伸入所述引入管内且导烟管顶端的水平位置高于引入管底端的水平位置,所述引入管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导流结构连通的第二导流结构,所述引入管的底端还设有排水管。设有排水管。设有排水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垃圾处理通常采用卫生填埋或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垃圾填埋场的占地、异味、渗滤液污染等潜在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促进了垃圾焚烧技术的推广和使用。焚烧通常采用焚烧炉进行,但高温焚烧炉所产生的尾气中具有多种有害物质,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潜在的威胁,因此通常会对垃圾焚烧后的烟气进行处理。现有的烟气处理系统通常由各种处理单元组合而成,其中有些烟气处理系统中大多包含了烟气冷却单元或是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单元。例如专利公开号“CN205026710U”的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包括烟气脱硫除尘间......在烟气脱硫除尘间和化学中和反应室的墙壁都设置有冷水空间,冷水空间与烟气冷却室连通。”并记载了“烟气冷却室设置有冷却水箱,将越境的烟气在多支导烟管进行分支流动,将多支导烟管完全置于冷却水之中,多支导烟管起到了双重作用,即多支导烟管内导烟吸热,管壁实现冷热交换,降低烟温。”但垃圾燃烧后的烟气中往往含有一定的水分,采用此种方式,当导烟管置于冷却水中,管壁实现冷热交换时,烟气中的水蒸汽会在管道内壁上凝结成水滴,残留在导烟管内不易排出,对导烟管内壁造成腐蚀损坏,当烟气处理系统长时间运行使用时,水滴越积越多达到一定量时,还可能顺着导烟管流动至其他烟气处理单元进而对烟气处理系统中的其他单元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导烟管内凝结的水滴不易排出,进而易腐蚀导烟管内壁的问题,降低烟气处理系统损坏的几率,提高烟气处理系统的使用寿命。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焚烧炉及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水箱内竖向设有至少一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导流结构,所述螺旋管的底端与引入管的顶端连接,所述螺旋管的顶端与引出管的底端连接,所述引入管的底端及引出管的顶端伸出所述水箱外,所述焚烧炉上设有与所述引入管密封连接的导烟管,所述导烟管的上端伸入所述引入管内且导烟管顶端的水平位置高于引入管底端的水平位置,所述引入管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导流结构连通的第二导流结构,所述引入管的底端还设有排水管。
[0005]进一步地,所述引入管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流结构包括直槽及若干个弧形导流槽,所述直槽设于所述引入管的内壁底侧且一端延伸至所述排水管,所述弧形导流槽的底端与所述直槽连通,弧形导流槽的顶端沿着所述引入管的内壁向所述引入管的周向方向延伸。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结构包括螺旋导流槽,所述螺旋导流槽沿着所述螺旋管的内壁螺旋下降延伸至所述引入管并与所述直槽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储水箱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水泵。
[0008]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管设有三组,且呈品字形排列。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上设有水温检测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的管口上设有电磁阀。
[0011]采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焚烧炉用于对垃圾进行焚烧,换热装置对烟气进行降温并对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再利用。换热装置包括水箱,水箱上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进水口用于向水箱内注入冷水,出水口用于将热水排出水箱。水箱内竖向设有至少一组螺旋管,螺旋管的底端与引入管的顶端连接,顶端与引出管的底端连接,所述引入管的底端及引出管的顶端伸出所述水箱外,烟气经引入管进入螺旋管内再经过引出管引出到其他烟气处理单元,此时,螺旋管位于水箱内,此时通过螺旋管壁的冷热交换,对螺旋管内的烟气降温的同时也对水箱内的冷水加热。螺旋管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导流结构,当螺旋管内的烟气中的水蒸汽凝结在螺旋管内壁上时,通过第一导流结构向引入管方向流动。焚烧炉上设有于所述引入管密封连接的导烟管,此时,焚烧炉产生的烟气经过导烟管进入引入管内,导烟管与引入管密封连接可避免烟气泄漏对周围空气环境造成影响。导烟管上端伸入到所述引入管内且导烟管顶端的水平位置高于引入管底端的水平位置,此时可避免螺旋管内的水滴经引入管回流到导烟管内,进而流入焚烧炉内再次被焚烧炉内的高温汽化,再次随烟气进入到螺旋管内。引入管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导流结构连通管的第二导流结构,所述引入管的底端还设有排水管此时,水滴从第一导流结构引流至引入管上的第二导流结构内,再通过第二导流结构将水滴引至排水管管口并通过排水管排出。
[0012]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通过螺旋管竖向设置以及与引入管、第一导流结构及第二导流结构的配合,既方便螺旋管内凝结的水滴排出,避免凝结的水滴长时间停留在螺旋管内对管道造成腐蚀损坏,又可防止螺旋管内凝结的水滴回流至焚烧炉内或是流动至其他烟气处理单元对烟气处理系统造成损伤,提高了烟气处理系统给的使用寿命;且此时还对烟气中的余热进行了再利用,水箱内被加热的水可用于垃圾焚烧厂内其他需要,进一步提高了垃圾焚烧的能源利用率;再者,排水管设于引入管的底端,可在烟气处理系统运行的同时将汇集在引入管底端的水滴排出,而不影响整个烟气处理系统的运行。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的细节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螺旋管的截面示意图。
[0017]附图中:100

焚烧炉,101

导烟管,200

换热装置,201

水箱,2011

进水口,2012

出水口,300
‑ꢀ
螺旋管,301

第一导流结构,3011

螺旋导流槽,400

引入管,401

第二导流结构,4011

直槽,4012
‑ꢀ
弧形导流槽,500

引出管,600

排水管,601

电磁阀,700

储水箱,701

进水管,702

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
[0019]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实施例,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焚烧炉100及换热装置200,焚烧炉100用于对垃圾进行焚烧,换热装置200对烟气进行降温并对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再利用。
[0020]所述换热装置200包括水箱201,所述水箱201上设有进水口2011及出水口2012,进水口2011 用于向水箱201内注入冷水,出水口2012用于将热水排出水箱201用于其他用途。其中,所述进水口2011通过进水管701与储水箱700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100)及换热装置(200),所述换热装置(200)包括水箱(201),所述水箱(201)上设有进水口(2011)及出水口(2012),所述水箱(201)内竖向设有至少一组螺旋管(300),所述螺旋管(300)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导流结构(301),所述螺旋管(300)的底端与引入管(400)的顶端连接,所述螺旋管(300)的顶端与引出管(500)的底端连接,所述引入管(400)的底端及引出管(500)的顶端伸出所述水箱(201)外,所述焚烧炉(100)上设有与所述引入管(400)密封连接的导烟管(101),所述导烟管(101)的上端伸入所述引入管(400)内且导烟管(101)顶端的水平位置高于引入管(400)底端的水平位置,所述引入管(400)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导流结构(301)连通的第二导流结构(401),所述引入管(400)的底端还设有排水管(6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管(400)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流结构(401)包括直槽(4011)及若干个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