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人工椎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37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人工椎体,该可调节人工椎体包括:椎体主体,具有沿其轴线延伸的安装孔;端盖,盖设在椎体主体的上端;高度调节件,可升降地穿设于安装孔中,高度调节件的上端位于安装孔的外侧,高度调节件的上端面和端盖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球面配合结构,端盖能够通过球面配合结构相对高度调节件转动;第一锁紧结构,设置在端盖和高度调节件之间,以限制端盖相对高度调节件转动;第二锁紧结构,设置在椎体主体和高度调节件之间,以限制高度调节件相对椎体主体升降。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人工椎体的尺寸无法灵活调节的问题。法灵活调节的问题。法灵活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人工椎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椎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节人工椎体。

技术介绍

[0002]椎体肿瘤、严重粉碎性骨折以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等)常造成椎体的损伤,导致脊髓或神经迫害等神经功能障碍,或者导致椎体的塌陷和脊柱的成角畸形,通过椎体切除术将损伤严重的椎体进行切除,并植入人工椎体以替换切除的椎体。
[0003]相关技术中,人工椎体大致可分为骨水泥填充型、钛网支撑型及支撑固定型,不同类型的人工椎体的设计不同,导致不同类型的人工椎体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不同,其中钛网支撑型的人工椎体的使用范围最广,将钛网制成的筒形的人工椎体放置于被切除的椎体的位置,以支撑与被切除椎体相邻的两个椎体,利用螺钉将被切除椎体相邻的两个椎体固定在钢板上。
[0004]然而,由于人体解剖的特殊性,人工椎体的尺寸因人而异,相关技术中的钛网支撑型的人工椎体的尺寸无法调节,需要在手术过程中临时裁剪钛网,或者配备多种尺寸的人工椎体,使得手术操作繁琐或人工椎体的备货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人工椎体,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人工椎体的尺寸无法灵活调节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人工椎体,可调节人工椎体包括:椎体主体,具有沿其轴线延伸的安装孔;端盖,盖设在椎体主体的上端;高度调节件,可升降地穿设于安装孔中,高度调节件的上端位于安装孔的外侧,高度调节件的上端面和端盖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球面配合结构,端盖能够通过球面配合结构相对高度调节件转动;第一锁紧结构,设置在端盖和高度调节件之间,以限制端盖相对高度调节件转动;第二锁紧结构,设置在椎体主体和高度调节件之间,以限制高度调节件相对椎体主体升降。
[0007]进一步地,球面配合结构包括第一弧形面以及与第一弧形面配合的第二弧形面,第一弧形面设置于高度调节件的上端面,第二弧形面设置于端盖的下表面;其中,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的其中一个设置有阶梯结构,阶梯结构包括多个台阶,多个台阶沿椎体主体的轴向依次排布,台阶为沿椎体主体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多个台阶的半径自下而上依次减小。
[0008]进一步地,高度调节件包括:高度调节柱,可升降地穿设于安装孔并与安装孔止转配合,高度调节柱的上端位于安装孔的外侧,球面配合结构设置在高度调节柱的上端面和端盖的下表面之间;限位环,套设在高度调节柱上并与高度调节柱螺纹配合,限位环绕其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椎体主体上,限位环在椎体主体的轴向方向上与椎体主体限位配合,第二锁紧结构设置在椎体主体与限位环之间。
[0009]进一步地,高度调节柱的外侧壁设置有螺旋外齿,限位环的内侧壁设置有螺旋内
齿,螺旋外齿的横截面形状和螺旋内齿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梯形结构;和/或,安装孔的横截面形状为扁圆形,高度调节柱的横截面形状为扁圆形,高度调节柱的外侧壁与安装孔的孔壁止转配合。
[0010]进一步地,安装孔的孔壁上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安装槽,安装槽贯穿椎体主体的部分外侧壁,限位环装配在安装槽内。
[0011]进一步地,限位环的下端面设置有沿其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支撑凸起,支撑凸起的下端与安装槽的下端壁相抵接。
[0012]进一步地,高度调节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条形槽,条形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齿牙,多个齿牙沿条形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椎体主体具有对应条形槽设置的避让孔。
[0013]进一步地,第一锁紧结构包括: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端盖并与端盖螺纹连接;凹槽,设置在高度调节件的外侧壁上,第一紧固件的一端伸入凹槽内并与凹槽的底壁相抵接。
[0014]进一步地,凹槽的底壁为半球面,半球面的中心向远离凹槽的底壁的方向凸出,第一紧固件的靠近高度调节件的一端设置有圆锥形凸台,圆锥形凸台的侧壁为与半球面相适配的内凹弧面;和/或,端盖包括端板以及设置在端板的边沿处的连接凸起,连接凸起向下延伸,椎体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的避让缺口,连接凸起能够伸入避让缺口内,在避让缺口的延伸方向上,连接凸起的尺寸小于避让缺口的尺寸。
[0015]进一步地,第二锁紧结构包括第二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穿设于椎体主体并与椎体主体螺纹连接,第二紧固件与高度调节件的外侧壁抵接;和/或,高度调节件沿安装孔的轴向相对椎体主体的移动行程为0mm至50mm。
[0016]进一步地,端盖在水平方向上相对高度调节件的摆动角度的范围为

20
°
至20
°
;和/或,端盖绕高度调节件的轴线相对高度调节件的转动角度的范围为

10
°
至10
°

[0017]进一步地,可调节人工椎体还包括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第一终板与椎体主体的下端连接,第二终板与端盖的上端连接。
[0018]进一步地,第一终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圆锥凸台,多个第一圆锥凸台沿椎体主体的周向间隔排布,椎体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与多个第一圆锥凸台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圆锥凹槽,第一圆锥凸台插设在第一圆锥凹槽内,第二终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圆锥凸台,多个第二圆锥凸台沿椎体主体的周向间隔排布,端盖的上端设置有与多个第二圆锥凸台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圆锥凹槽,第二圆锥凸台插设在第二圆锥凹槽内;和/或,第一终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多孔结构,第二终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多孔结构。
[0019]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调节人工椎体包括椎体主体、端盖、高度调节件、第一锁紧结构以及第二锁紧结构,将高度调节件穿设于椎体主体的安装孔中,将端盖盖设在椎体主体的上端,在调节可调节人工椎体的高度时,通过高度调节件在安装孔内的升降移动,带动端盖沿椎体主体的轴线方向远离和靠近椎体主体,从而可调节人工椎体的整体高度,在可调节人工椎体的整体高度满足使用需要时,通过第二锁紧结构限制高度调节件相对椎体主体的升降,使得可调节人工椎体的高度固定。在调节可调节人工椎体的角度时,利用球面配合结构,使得端盖相对高度调节件转动,改变端盖的上表面和椎体主体的下端面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可调节人工椎体的上端面和可调节人工椎体的下端面之间的夹角,无极调节可调节人工椎体的角度,在可调节人工椎体的角度满足使用需要时,通过第一锁紧结
构限制端盖相对高度调节件的转动,使得可调节人工椎体的角度固定。因此,利用高度调节件在安装孔内的升降可调节人工椎体的高度,利用球面配合结构无极调节可调节人工椎体的角度,使得可调节人工椎体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高度和角度,以满足不同的手术解剖数据和人体结构,提高手术效率并降低手术前的备货数量。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人工椎体的爆炸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人工椎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人工椎体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人工椎体包括:椎体主体(10),具有沿其轴线延伸的安装孔(11);端盖(20),盖设在所述椎体主体(10)的上端;高度调节件(30),可升降地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1)中,所述高度调节件(30)的上端位于所述安装孔(11)的外侧,所述高度调节件(30)的上端面和所述端盖(20)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球面配合结构(40),所述端盖(20)能够通过所述球面配合结构(40)相对所述高度调节件(30)转动;第一锁紧结构(50),设置在所述端盖(20)和所述高度调节件(30)之间,以限制所述端盖(20)相对所述高度调节件(30)转动;第二锁紧结构(60),设置在所述椎体主体(10)和所述高度调节件(30)之间,以限制所述高度调节件(30)相对所述椎体主体(10)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配合结构(40)包括第一弧形面(41)以及与所述第一弧形面(41)配合的第二弧形面(42),所述第一弧形面(41)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件(30)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弧形面(42)设置于所述端盖(20)的下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弧形面(41)和所述第二弧形面(42)的其中一个设置有阶梯结构(43),所述阶梯结构(43)包括多个台阶(431),多个所述台阶(431)沿所述椎体主体(10)的轴向依次排布,所述台阶(431)为沿所述椎体主体(10)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多个所述台阶(431)的半径自下而上依次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件(30)包括:高度调节柱(31),可升降地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1)并与所述安装孔(11)止转配合,所述高度调节柱(31)的上端位于所述安装孔(11)的外侧,所述球面配合结构(40)设置在所述高度调节柱(31)的上端面和所述端盖(20)的下表面之间;限位环(32),套设在所述高度调节柱(31)上并与所述高度调节柱(31)螺纹配合,所述限位环(32)绕其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椎体主体(10)上,所述限位环(32)在所述椎体主体(10)的轴向方向上与所述椎体主体(10)限位配合,所述第二锁紧结构(60)设置在所述椎体主体(10)与所述限位环(3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柱(31)的外侧壁设置有螺旋外齿(311),所述限位环(32)的内侧壁设置有螺旋内齿(321),所述螺旋外齿(311)的横截面形状和所述螺旋内齿(321)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梯形结构;和/或,所述安装孔(11)的横截面形状为扁圆形,所述高度调节柱(31)的横截面形状为扁圆形,所述高度调节柱(31)的外侧壁与所述安装孔(11)的孔壁止转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1)的孔壁上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安装槽(111),所述安装槽(111)贯穿所述椎体主体(10)的部分外侧壁,所述限位环(32)装配在所述安装槽(111)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32)的下端面设置有沿其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支撑凸起(322),所述支撑凸起(322)的下端与所述安装槽(111)的下端壁相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件(30)的外侧壁
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条形槽(33),所述条形槽(33)的侧壁上设置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军李健蔡宏张克王彩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