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玻璃板浇铸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736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光学玻璃板浇铸成型装置,底模为成型面以及分别固定在成型面两侧的两个侧挡板组成的长槽结构;成型面由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连接组成,第一工作面为从底模端头朝向第一工作面与第二工作面的连接处向上倾斜的斜面,第二工作面为平面,第一工作面与第二工作面在水平方向上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2~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玻璃板浇铸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生产设备
,尤其是一种光学玻璃板浇铸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玻璃成型是熔融玻璃液转变为固有几何形状制品的过程,目前的成型方法主要有压制法、吹制法、拉制成型、压延法、浇铸成型法、溢流法以及浮法等方法。吹制法和压制法一般用于生产瓶、管、杯类玻璃制品;溢流法用于生产环保型铝硅钢化玻璃,其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生产中,具有极强的抗划伤、抗跌落性能;浮法成型多用于生产汽车玻璃或建筑玻璃;拉制成型和浇铸成型法一般用于光学玻璃的生产成型。
[0003]目前大部分光学玻璃生产厂家能够供货的厚度规格多在8~45mm范围内,在成型厚度为3~5mm规格的光学玻璃时,受限于光学玻璃成型工艺,因产品厚度过薄,其与模具的接触面过小,玻璃液在模具上停留时间较短,模具的带热能力不足,常常出现粘模的问题而导致良品率过低。3~5mm厚度规格的光学玻璃材料基本上是通过对8~10mm厚度规格的光学玻璃材料进行二次加热、再进行挤压而间接制得,这种生产方法虽然能够获得3~5mm厚度规格的光学玻璃材料,但无疑会增加材料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学玻璃板浇铸成型装置,能够直接成型3~5mm厚度光学玻璃材料。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光学玻璃板浇铸成型装置,包括底模和漏料管,所述底模为成型面以及分别固定在成型面两侧的两个侧挡板组成的长槽结构;所述成型面由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连接组成,第一工作面为从底模端头朝向第一工作面与第二工作面的连接处向上倾斜的斜面,第二工作面为平面,第一工作面与第二工作面在水平方向上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2~8
°
;漏料管悬空设置在底模上方。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工作面与第二工作面在水平方向上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2.86
°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工作面的长度为150~350mm,第二工作面的长度≥80mm。
[0008]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固定在底模设有第一工作面一端端头处的侧模;所述侧模上靠近第一工作面的端面为斜面,侧模的纵截面形状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侧模插入底模的长槽中形成嵌合配合。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漏料管悬空设置在侧模与第一工作面相交处的上方。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侧模上的斜面为弧形斜面,所述弧形斜面朝向侧模内部凹陷。
[0012]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挡板外侧的侧部冷却水道,所述侧部冷却水道沿底模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底模的内部设有多个底部冷却水道,底部冷却水道与侧部冷却水道相连通。
[0014]进一步的是:所述底部冷却水道横向设置在底模的内部,底部冷却水道的两端分别与底模两侧的侧部冷却水道连通。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对底模上用于成型玻璃的成型面进行改进,将成型面设置为两段结构,将玻璃液浇铸过程中率先与熔融状态玻璃液相接触的第一工作面设置为斜面,使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形成上拱的成型面,并延长第一工作面的长度,因此可增加了玻璃液与成型面的接触面积,能够增强对玻璃液的冷却效果,从而解决了3~5mm厚度规格的光学玻璃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出现的粘模、良品率低的问题,提高了3~5mm厚度规格的光学玻璃材料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轴测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
[0018]图中标记为:100

底模、110

侧挡板、200

漏料管、310

第一工作面、320

第二工作面、400

侧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公开的光学玻璃板浇铸成型装置包括底模100和漏料管200。漏料管200用于向底模100上输送熔融状态的玻璃液,底模100的顶面为与玻璃液直接接触的成型面,在底模100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侧挡板110,底模100通过成型面和侧挡板110的配合组成了长槽结构。漏料管200悬空设置在底模100上方,由漏料管20输送的玻璃液在底模100上流动并扩散、摊平,直至流动至侧挡板110处受到侧挡板110的阻挡而不再流动,玻璃液经过冷却即形成了固化的玻璃板。本技术中对成型面进行改进,将成型面设置为由第一工作面310和第二工作面320连接组成的两段结构,并且将成型面率先与玻璃液相接触的一段即第一工作面310设置为斜面,第一工作面310从底模100端头方向朝向第一工作面310与第二工作面320的连接处向上倾斜,而第二工作面320为水平设置的平面;通过上述改进,玻璃液从漏料管200中流至第一工作面310上后,由于第一工作面310为斜面且第一工作面310端头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工作面320,则玻璃液不能直接向第二工作面320方向流动,当第一工作面320上汇集了一定量的玻璃液后,玻璃液才被推动至向第二工作面320流动,这无疑就能延长玻璃液与成型面的接触时间;同时,由于第一工作面310为斜面,在水平投影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长度要长于具有相同水平投影面积的平面的长度,因而本技术可增大玻璃液与成型面的接触面积。综上,本技术通过对成型面的改进,增大了玻璃液与成型面的接触面积、延长了玻璃液与成型面的接触时间,从而能够提高对玻璃液的冷却效果,解决了光学玻璃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因冷却不到位而引起的粘模、
良品率低的问题。
[0022]根据3~5mm厚度规格的光学玻璃材料的实际生产需求,本技术中将第一工作面310的长度设定为150~350mm,第二工作面320的长度设定为≥80mm,此处的长度指工作面在玻璃牵引方向的长度;且第一工作面310与第二工作面320之间的夹角即第一工作面310与第二工作面320在水平方向上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设定为2~8
°
,并且以2.86
°
为最佳角度。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本技术进一步的在底模100上增加了侧模400,如图1和图2所示,侧模400设置在底模100设有第一工作面310一端的端头处,并且将侧模400靠近第一工作面310的端面设置斜面,使得侧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学玻璃板浇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100)和漏料管(200),所述底模(100)为成型面以及分别固定在成型面两侧的两个侧挡板(110)组成的长槽结构;所述成型面由第一工作面(310)和第二工作面(320)连接组成,第一工作面(310)为从底模(100)端头朝向第一工作面(310)与第二工作面(320)的连接处向上倾斜的斜面,第二工作面(320)为平面,第一工作面(310)与第二工作面(320)在水平方向上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2~8
°
;漏料管(200)悬空设置在底模(100)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板浇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面(310)与第二工作面(320)在水平方向上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2.86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板浇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面(310)的长度为150~350mm,第二工作面(320)的长度≥8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板浇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底模(100)设有第一工作面(310)一端端头处的侧模(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宝贵梁玉野梁鉥潘涛刘祥华袁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